劉莎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164)
馬克思思想與茶文化思想結合對當前中國文化的影響
劉莎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164)
本文主要介紹了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并進一步分析了馬克思思想與茶文化思想結合對當前中國文化的影響,并進一步介紹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形成。在文章的最后,筆者提出了馬克思思想與茶文化思想結合對當前中國文化的影響。
茶文化;馬克思思想;結合;中國文化;影響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于周魯,興于唐宋,盛在明清,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茶文化以茶為依托,通過這一載體做好傳播活動,是茶與文化的結合,它不僅體現了我國古代豐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同時也是我們現代人不斷追求精神的目標??梢?,茶文化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茶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人類社會發展中所創造出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綜合,與茶有關的物質為載體,反映出特定的精神內容,這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統一的體現,同時,也是對茶認知的一種集合形態。而狹義上的茶文化主要是指其精神財富。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廣義上的茶文化,但是更偏重于精神文明的那一部分。茶文化分為物態、心態、行為以及制度這四種文化層次。
首先,物態文化。主要是指人們從事茶葉生產活動以及其產品生產方式的綜合,即所有與茶葉有關的加工、保存、培育和化學研究等等,同時也包括了茶藝中需要用到的茶葉、桌椅、茶具以及所有肉眼可見的與茶有關的建筑物和物品。
其次,心態文化。人們在使用茶葉、享受茶葉的過程中,會孕育出來一定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思維。人們在品嘗茶湯時會追求一定的審美情趣,人們通常將人生與飲茶做聯系,最終上升到具有高度哲學意義茶道。
再次,行為文化。這里主要是指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或者消費活動的過程中,所作出的約定俗成的行為,通常以茶禮與茶俗進行表現,以茶待客、以茶祭祀等等。
最后,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有關的茶葉生產或者消費的過程中會制定一些關于茶的行為規范,例如茶法。一些專家、學者在苦心地研究茶文化,不是對茶的生長、制作以及化學成分的研究,也不是簡單地去對茶葉的發展史進行考古,而是切實地研究由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帶來的社會現象,即人人透過茶文化所表現出的信仰與理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民族化的體現形式之一,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體現在馬克思思想在中國的運用,也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發展道路相結合,并創造出具有生機的發展道路。在任何情況下,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包括對中國現實情況的考慮及對中國歷史情況的考慮。
尤其是中國的文化傳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包括兩個大的方向,一方面是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實際的結合,運用馬克思主義進行實際的考察、分析,指導和發展當前的實踐工作,通過對中國社會現狀的調查和研究,進一步壯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化的應用道路。另一方面,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吸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利用馬克思的審美觀、價值觀去反思中國長期以來的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優秀文化的復興,并推動中國先進文化的形成、發展,使馬克思主義的形式和內容能夠進一步強化中國特色。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道路來看,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艱難的探索和歷史實踐得出來的結果。
馬克思主義于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正如毛主席所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蔽覀兝檬赂锩乃枷虢涷?,鼓舞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并利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價值觀,成為審視國家命運的標準,重新看待我們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在中國可以得到廣泛的傳播,是因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在當時受到了鼓舞,也充分地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對于國家思想的作用。在十月革命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同時也面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結合程度較低,中國人民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較為淺薄,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體系尚未構建。在這樣的情況下,盡管先進的知識分子盡力地想要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代社會結合,不徹底地觀察馬克思理論和方法論去分析中國社會的現狀,而是急切地從中尋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子。
我們真正意義上對馬克思的艱難探索源于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黨的二大首次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去分析中國的現實情況,提出了利用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的革命綱領,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道路結合的重要一步。
后來,歷經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以及走中國特色化社會主義道路這些歷史變革,我們發現,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構建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在其被實踐的一百多年以來,只有真正地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才能夠做到與時代共同進步,與人民共同譜寫歷史的篇章,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夠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對于馬克思思想的研究,需要從與中國道路結合的方向入手,深入體會馬克思主義對于當前中國文化的影響。
3.1 推動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文化、社會秩序都需要得到相應的管理,社會管理的職能就是穩定社會,實現社會的平穩發展,這就需要強大的執行隊伍作為支撐。堅持以馬克思思想為指導,積極融合茶文化中的清廉原則,實現對社會風氣的更正,尤其是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都需要貫徹落實馬克思思想,以茶文化中的精髓為社會更正風氣,加強官員制度建設,切實有效地維護社會公正,對于增強的執政能力,增強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3.2 實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改造
馬克思思想與中國茶文化的結合,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結合過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這個過程當中逐漸開始走向了中國的本土化、民族化。認真看待馬克思思想與茶文化思想結合對當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必須吸收茶文化中的精華,這也是發展民族文化、提升民族信心的重要條件。中國的茶文化是符合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體現著讓人寬容、淡然處世的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在此思想之上,實現對中國茶文化的繼承,它的中國化道路與茶文化的現代化道路結合成為了當下時代的精華,對于茶文化這項自古以來就有的文化,我們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地繼承,而是要采用正確的方法,與先進的思想相結合,實現更好的發展。
總的來說,馬克斯主義在我國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道路建設過程中,一直處于指導思想的地位,而茶文化作為歷經上千年傳承、發展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物質財富,隨著我國歷史進程的不斷推進,實現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實現茶文化的更新,確保二者得到有效的融合,進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引導我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更加輝煌、壯闊。
3.3 實現對孔孟之道的發揚
中國文化存在著自己的哲學精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魅力。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當中,儒家思想占據了重要地位,同時也對茶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馬克思主義走向中國化的道路當中,茶文化當中的“仁”的思想,就是對儒家文化的闡釋,同時也表達了當代民生建設的重點思路,實現對老百姓利益的維護。不僅如此,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充分地肯定了人的發展,不僅將馬克思主義豐富化,并進一步鼓勵其吸收中的茶文化,使其煥發出更炫彩的生命力。
3.4 實現對道教思想的遵從
茶文化中還包含了道教的“無為而治”的特點,強調順其自然。這對于中國的社會發展來說,也有著重要作用。茶文化講究順從自然,在當下的社會理解當中,就是遵從社會的發展規律。中國在不斷邁向一個個新的臺階,但是環境、公共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卻日益突出。一些踩踏事件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引發人們的關注。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盲目的追名逐利,而忽略了道德的底線,公共安全以及環境健康問題,給我們慘痛的教訓。茶文化時刻提醒著我們,追求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經濟的方面,而是要促進社會的和諧、全面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是全球達成的共識,這也是中國共產黨遵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領導,貫徹落實中國發展目標,踐行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舉措。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的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不結合具體的國情發展,會帶來一定的發展危機。在中國大步前進的同時,我們需要反思,如何立足本國國情,堅持與時俱進,實現創造性的理論更新,實現創造性的發展。積極融合中國傳統的茶文化,與富有現代意義的馬克思思想相結合,這條道路是實現中國飛騰式的發展必由之路。
[1]高長武.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的三個維度——學習習近平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J].黨的文獻,2015(1):24-30.
[2]張明.施拉姆關于毛澤東的思想性質的理性審思——兼論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格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54-58.
[3]陸建華.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的沉思——從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固有思想文化相結合的角度看[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432-436+559.
[4]殷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之結合探析——談二者結合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價值[J].遼寧高職學報,2014(1):98-100.
[5]陳衛平.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五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2014(5):4-8.
[6]李小銀,孟金.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思想歷程——李大釗、毛澤東和馮契為代表[J].綏化學院學報,2010(5):40-42.
江蘇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2014年專項課題指導項目《基于4R理論的高職院校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課題編號:14FYHLX31
劉莎(1981-),女,江蘇常州,本科,法學碩士,講師,機電學院學工辦主任,團委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