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欽州學院,廣西欽州 535011)
茶元素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結合初探
楊琴
(欽州學院,廣西欽州 535011)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茶文化深深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在中國文化領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茶元素與其的結合,更好的豐富了民族體育形式內(nèi)涵,促進了茶文化與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對于當代體育教育者以及文化工作者來說,應該重視茶元素在民族體育文化中的應用,關注兩者的整合,最終使其能夠更好的在現(xiàn)代社會中傳承,并創(chuàng)新。
茶元素;民族體育文化;結合
在當代,茶元素與民族體育文化的結合,是傳承民族體育文化以及茶文化的有效手段,由于兩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能夠彼此豐富,共同發(fā)展。從目前我國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趨勢來看,人們對體育文化的認識比較表面化,大眾體育文化與休閑娛樂體育文化比較普遍,而民族體育形式目前并不能實現(xiàn)全民化,普遍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茶文化的群眾基礎,促進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普及和傳承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來,體育發(fā)展方面比之前幾年有著很大的進步,從當前體育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事態(tài),從三個方面對體育文化發(fā)展的趨勢進行分析。
1.1 逐漸以隱性元素為主線
這里所提到的隱形元素更傾向于的指向是精神層面的,人民對體育文化從了解到認可最后轉化為自身所不可缺少的一種內(nèi)在因素,從之前的只是對于一些體育活動和比賽的觀看到現(xiàn)在對體育文化的追求,就是一種從外在顯性的對體育文化的追求到內(nèi)在的隱形的需求。這種體育文化的精神更像是對生活的一種向往和寄托,不是物化的,看不見摸不到的,是一種存在于精神層面的,就像很多人可能平時不會關注一些體育活動,但是當足球杯開始的時候還是會觀看,這就是一種共通性的原因。
1.2 突出大眾全民文化氛圍
當今時代,體育在慢慢的走進千家萬戶,當然這也是我國乃至世界都在提倡的做法,因為體育不僅給大眾帶來身體的健康,而且也會為人類帶來一個強健的靈魂,但是,在體育深入大眾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人民會因為所處的不同的階層對體育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如何消除這些問題呢?首先,應該改變社會大眾的體育觀念,讓大眾知道在體育這里沒有門檻,進而達到大眾能夠真正參加到體育活動中,其次,樹立一種重在參與的信念,使大眾能夠輕松的對待體育活動,最后,把參加體育活動當作是一種娛樂。
1.3 與休閑娛樂氛圍相融合
現(xiàn)在很多中老年退休的老人,都在尋找一些業(yè)余的活動,來打發(fā)時間,一方面可以讓生活有意思,另一方面,想證明自己還未老,所以,應該針對這一類人群設計一些體育活動,一方面為他們帶去了身體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是對體育活動深入群眾的良好鋪墊,他們會從體育活動中收獲快樂,結合休閑娛樂的氛圍創(chuàng)建了一種新式體育活動。
從上面的三點對體育文化建設的分析來看,結合茶文化自身特點,也從三個角度對茶文化融入體育文化進行分析:
2.1 支撐體育文化的隱性元素
茶文化經(jīng)過從古至今多年的發(fā)展形成一種文化素養(yǎng),茶文化中蘊含著體育文化中所帶有的隱形元素,體育文化通過可以通過體育對一些相互不認的人形成一種民族的情感,這些都不需要一些外在的物質,也不分任何階層,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形成的,茶文化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在品茶時,不論你是政府高官、商場大鱷還是平頭百姓,茶所帶來的文化一視同仁,對茶的品評也可以是各抒己見也可以是相見恨晚,所以茶文化可以成為支撐體育文化的隱形元素。
2.2 賦予大眾全民的文化感知
茶文化對于社會大眾來講是家喻戶曉,雖然各家對其的理解各不相同,但相較于體育來講還是比較為人們所知,通過茶文化的傳播帶動體育在社會中的傳播,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在一些體育活動中引進茶文化,也會吸引一些對茶文化感興趣的人,一旦將茶文化與體育活動結合起來,茶文化將通過自身的魅力為社會大眾帶來更多的體育活動者。
2.3 營造休閑娛樂的文化氛圍
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背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些壓力讓人不能夠輕松,而茶具有平心靜氣的功能,它會讓人們消除內(nèi)心的狂躁不安,讓人能夠得到心靈的放松,正是這種能夠營造出一種休閑的氛圍,茶文化才更具有它的魅力,將茶文化滲透到體育文化中,一方面可以讓人們釋放壓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讓人們得到內(nèi)心的平靜。
體育文化具有哪些特點,歸結起來,可以分為三點:
3.1 聚合性
聚合性,顧名思義,就是指凝聚結合的意思,是指一些具有相同愛好的人走到一些,這個相同的愛好就是這個聚合力,這個愛好具有聚合性。體育文化具有聚合性,它通過體育活動將一些愛好者項體育活動的人聚集在一起,他們之間因為有共同的愛好,相聚一起,一起將這項活動進行下去,像一些公園中的競走的群體,他們因為競走而相識,組成一個競走群,在這里有商業(yè)精英有白領有藍領,但他們都是競走中的一員。
3.2 民族性
每個國家都具有自己所擅長的體育活動,這種體育活動形成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具有民族性,不是容易被復制的,就像美國的NBA,它就在哪里,有很多國家組織自己國家的籃球隊,但是與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就是體育文化的民族性,因為種族的不同,其中會有很多因素是不被我們所接受的,就是因為體育文化中帶有的民族性,才使很多人即便是不懂的體育活動,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因為他們覺得只要聽到關于自己國家的好消息就行,誰都想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強盛。
3.3 愉悅性
運動讓人快樂,但是因為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有很多人得不到運動,進而也沒有從運動中得到快樂,這也是我國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隨著近些年,體育活動做出的一些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體育活動中,還有很多公司組織一些體育活動,來增加員工之間的感情,隨之,體育的愉悅性得以體現(xiàn)。
從上面的三點我們可以看出,在體育文化的深處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挖掘,通過對體育文化的挖掘,讓大眾在具有民族性的聚合團體中體會到愉悅性。
茶文化如何助力體育文化的發(fā)展,結合茶文化和體育文化的特點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入手。
4.1 以茶會友共享體育文化
上文中也提到關于茶文化結合到體育文化中的想法,以茶會友一定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法,通過茶文化的一些內(nèi)涵來將體育文化得以傳播,可以在一些茶館中引進一些體育賽事的直播節(jié)目,讓消費者們一邊喝茶還能一邊討論體育賽事,不僅能夠保持著冷靜還能遠離那些快消食品,讓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很大的放松和滿足,這樣的組合相信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歡,與此同時還可以帶上家人一起觀看比賽,不僅可以促進家庭之間的感情還可以為家庭消遣娛樂找到好去處。
4.2 以茶交流共鑄體育文化
相信每個人對茶的了解和看法都不會相同,對茶文化帶給我們的豐富內(nèi)涵更是參悟一二,與此同時,大家對體育的認識和看法也都會不同,這就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良好交流的契機,讓人們通過在一起喝茶品茶,來交流對茶文化對體育文化的見解,相信會有很多人愿意參與這樣的談論茶會,大家各抒己見,發(fā)生一些思想看法上的碰撞,接著可能會在心靈中對茶文化對體育文化又有一番新的感悟。
4.3 以茶交友推廣體育文化
可以在一些對茶比較喜歡的人群中推廣一些比較適合其心境的體育活動,比如對一些喜歡安靜的品茶的人,可以對其推廣太極拳的體育活動,可以在品茶的前后做一些熱身活動,一方面鍛煉了身體的協(xié)調靈活性,一方面還讓廣大群眾對太極拳有了一個新的見解,覺得它是可以和茶放在一起的活動,這樣就會減少一些人的排斥。
4.4 以茶啟示支撐體育文化
茶文化會因為所在區(qū)域民族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但茶文化這種在區(qū)域中傳播再到整個范圍內(nèi)的傳播的傳播理念對于體育文化的傳播具有啟示的作用,體育文化的傳播,也可以采取這種以點到面的傳播,打好根基,一片區(qū)域又一片區(qū)域的傳播,慢慢的滲透到每家每戶,但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需要時間來傳播,但是這個茶文化的啟示還是很重要的。
的自身特點,可以在城市和農(nóng)村中建設一些生態(tài)體育文化的廣場,在這里供人們進行交流,在建設這個廣場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要選好建設廣場的地址,結合當?shù)氐囊恍┨厣M行建設;第二個是建設的廣場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群眾,所以要結合所選址的地理位置來決定廣場的大小和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第三個是這個廣場的性質應該是政府出資的不收費的基礎設施。
通過上述對體育文化、茶文化與體育文化相聯(lián)系的地點等方面的分析,得出結論,應該以茶社為節(jié)點來支撐生態(tài)體育,并以茶交流來提煉生態(tài)旅游的文化元素。總之,我們需要將茶文化放在合理的地方來推動各項體育文化的發(fā)展,這也是貫穿木文的載體。
通過研究現(xiàn)代民族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形勢,分析茶元素與民族體育文化相容的切入點,提出兩者相互整合,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兩者相互融合,能夠達到1+1大于2的宣傳與傳承效果。傳承中國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民族文化形式,夯實民族文化的群眾基礎,是當代每一位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本文對此進行了相關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國茶文化與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的啟示。
[1]唐銳.以采茶舞為例,探究傳統(tǒng)文化融入體育教學的思路分析[J].福建茶葉,2016(2):176-177.
[2]任春燕.“采茶舞”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與現(xiàn)代體育教學相融合的途徑[J].福建茶葉,2016(3):286-287.
[3]王海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校園化的實踐與探索——以民間采茶舞的體育教學為例[J].福建茶葉,2016(9):243-244.
[4]楊玉霞.民族傳統(tǒng)體育“采茶舞”融入體育教學實踐策略[J].福建茶葉,2016(10):223-224.
[5]董守濱.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探析——以桂東南采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為例[J].福建茶葉,2016(9):282-283.
[6]孫慶彬,凌穎,周家金.民族傳統(tǒng)體育校園化改編的方法探析——以民間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編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5):78-82.
[7]周家金,黃向平,孫慶彬.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探析——以桂東南采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4 (6):57-61.
楊 琴(1985-),女,湖北潛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