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海霞(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新媒體在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對外翻譯中發揮的作用
賀海霞
(寧夏大學外國語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作為茶葉的故鄉,中國擁有著深厚的茶文化歷史積淀,茶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中國人的禮儀文化、行為品性,彰顯出中國人智慧中的大道無形與中庸之道。在當代,繼續大力弘揚和發展中國茶文化,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網絡時代的悄然到來與新媒體的席卷而至,使得人們信息發布和接受的速度更快,也給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對外翻譯帶來了新的契機。基于此,本文科學探討了新媒體在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對外翻譯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在新媒體視域下,找到現代社會中更加適合于茶文化傳播和發展的可行策略。
新媒體;中國茶文化;傳播;對外翻譯;作用
新媒體,是網絡時代和信息時代的產物,在現代社會文化發展與繁榮方面,新媒體以其突出的性能與優勢,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媒體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也豐富了文化傳播的途徑與手段,增強了文化傳播的效率與效果。在新媒體時代,茶文化的傳播應當從新媒體中積極借力,憑借新媒體傳播方式,增強茶文化傳播和對外翻譯的效果。實踐也充分證明,新媒體在現代社會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中,確確實實起到了有效的推動作用。新媒體與茶文化傳播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現代社會茶文化傳播的必然選擇。
新媒體的概念,是與傳統媒體相對的,是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的、高效而進步的媒體。它是現代社會科技進步產物,并反作用于現代社會,逐漸催生出變化迅速、復雜無比的公共空間,加速了各行各業信息傳播的速度與質量。在文化傳播領域,新媒體同樣表現出了其突出的優勢。
1.1 優化了傳統文化傳播的路徑
傳統媒體存在的時代,文化傳播的路徑相對穩定,但這種傳播路徑確是狹窄的、低效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新興文化的發展速度,阻礙了文化領域的快速繁榮與發展。而新媒體的出現,完全打破了這一狀況,實現了傳統文化傳播路徑的完全優化。在傳統文化傳播路徑的基礎上,新媒體將文化傳播平臺有效拓展,將文化傳播渠道的組合方式著力優化,營造出了新的競爭性的文化傳播環境,讓文化傳播的效率有了質的提升,并且這種提升是持續性的、發展性的。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撐下,數字影像、全息影像、舞臺多媒體、虛擬現實、觸摸屏、Wifi、互聯網等多種新興的文化傳播方式走進人們的生活,全方位、多角度豐富了文化傳播的路徑,增強了現代人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信息體驗。可以說,現代社會中新媒體技術已經無處不在,它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起居、工作、行為乃至思維方式,并在文化傳播領域中創造出新的氣象,產生了新的平衡。在傳播路徑得以優化、傳播方式得以拓寬的情況下,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化傳播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氣象,文化信息資源的流通更加迅速,文化信息的傳播更加開放和多元,文化信息利用的效果更加凸顯,新媒體的出現,給現代社會中的人群搭建了文化狂歡的“廣場”,讓文化傳播真正成為了一種日常化的審美享受。
1.2 創新了傳統文化傳播的模式
文化傳播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文化傳播的速度和效果,這是被實踐所證明了的真理。早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傳統媒體主導的文化傳播,具有僵化性與單方面性,公眾只能被動地接受,而沒有發表意見、進行交流的平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文化領域的發展進步,也限制了普通人民群眾在文化領域中獲得精神體驗的提升。新媒體技術的出現,給傳統文化傳播的模式帶來了發展的可能,在文化傳播的領域方面體現出強大的拓展性,在文化傳播的互動方面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在新媒體環境當中,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在何種平臺、何時進行評論發表,并增加了發言者的信息隱秘性,從而打破了身份的局限,讓所有人在文化領域中擁有了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對傳統文化傳播模式的一種創新。發言的匿名性,增強了發言者的發言動力,也讓發言者可以暢所欲言地將心中所想抒發出來,給文化領域帶來了熱鬧景象的同時,也給文化領域的發展提供了眾多的思路和方向,這是難能可貴的。新媒體的互動性,讓更多的人愿意參與到文化傳播當中,成為文化傳播的助力者,感受到文化傳播的脈絡,成為新時代文化的主人。
1.3 豐富了文化發展的形式
從社會文化的視角來說,任何一種媒體形態,包括新媒體,都是一種文化形式,即新媒體本身具有文化屬性,這也解釋了為何媒體形式的創新能夠為文化領域的發展帶來強大的動力。在傳播文化的過程中,在文化對接和交流提供更加寬廣渠道的過程中,新媒體無形中構筑出了新的文化藝術形式,豐富了文化發展的形式。人們生活中所熟知的文化內容,通過新媒體的包裝后,打上了新媒體的標簽,便直接成為了新媒體時代的文化產品,在和新媒體本身的文化屬性相結合后具備了新的文化屬性,甚至需要人們去重新理解、定義、詮釋它。如現代舞臺表演中采用的全息投影技術,雖然同樣是舞臺表演,但這種基于新媒體技術的舞臺呈現方式,和傳統的舞臺表演看似形式相同實則有著顯著的差別,在對這種新的舞臺呈現方式的審美過程中,人們需要建立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新的舞臺認知,才能在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氛圍中,正確理解新的文化內容,形成包容性、發展性的文化思想。可以說,新媒體的出現,讓文化發展的形式變得多元化、豐富化,并且使文化內容的呈現更加具有技術性、包容性與參與性。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蘊深遠,是建設現代社會精神文明的有力工具。在中國茶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新媒體可以起到良好且顯著的推動作用,這決定了新媒體在現階段中國茶文化傳播中的突出地位。在此,通過科學分析,將新媒體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中起到的推動作用總結如下:
2.1 增強了茶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效率
基于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新媒體有效增強茶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效率。新媒體技術具有不受空間、時間、地域、環境限制的優良特性,可以實現茶文化信息的實時、快速、互動傳播,極大地增強了茶文化信息傳播的效率。新媒體技術在短時間內傳播的信息量巨大,并且信息呈現方式非常直觀,有效提升了茶文化信息傳播的質量,積累了數量豐富的茶文化信息受眾群體。新媒體技術通過信息網絡,將世界各地的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彼此互聯互通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了一個以信息交流為聯系的“地球村”,讓身處現代社會中的個人,對于茶文化信息的獲取變成了一種簡單、隨意、輕松、自在的行為,其延伸出的網絡廣告,也讓更多的茶文化產業相關主體得以參與到茶文化傳播當中,拓寬了茶文化領域范圍,繁榮了茶文化產業。此外,新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實現茶文化領域中數量并不多的媒體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智能化的資源配置方式、靈活化的渠道組合策略,使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更具有智慧。在數字化的網絡信息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支撐下,茶文化的表述方式、傳播形式得以有效創新,茶文化相關資源與信息的長期保存得以實現,靜態、死板的茶文化信息上升為動態、直觀、形象生動的茶文化信息模式,通過茶文化的傳播為人們展示出一個內容豐富、極富美感、技術感十足的現代茶文化領域,使從古老的中國歷史中走來的傳統中國茶文化打上了時代的烙印,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在增強茶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推動了茶文化在當代的繼續發展。
2.2 優化了茶文化對外翻譯的解決策略
中國茶文化對中國人來說尚且具有一定的深奧性,對外國人來說更是如此,因而長久以來,如何做好茶文化的對外翻譯,一直是一大難題。傳統的茶文化對外翻譯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出現翻譯死板、有形無神、有表無里的情況,給茶文化對外翻譯工作者帶來了諸多困惑。新媒體的出現,給茶文化的對外翻譯帶來了更多的解決途徑。通過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媒體網絡交流平臺,翻譯工作者可以實現和各行各業以及外國愛茶友人的交流互動,從中獲取最佳的茶文化內容翻譯結果,實現茶文化對外翻譯結果既符合中國茶文化精神又符合外國語言文化規律的目的,有效提升茶文化對外翻譯的質量。舉例來說,茶博士是指中國茶事活動中煎茶、煮茶、沏茶的師傅,對于“茶博士”這一名詞的翻譯曾經給對外翻譯工作者帶來了困難,通過新媒體網絡交流,“waiters in an old time teahouse”這一英譯結果被挖掘出來,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接受,這一翻譯結果在生動地將茶博士這一概念傳達給外國友人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中國茶文化古香古韻的文化特質,可謂高明。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撐下,茶文化的對外翻譯可以廣泛吸收更多的專業人士、民間學者、外國友人、雙語(漢語和英語)人士的意見,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讓內涵深刻、只求意會不求言傳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可以被英語使用者所理解,這是對茶文化對外翻譯解決策略的一種優化,非常有助于中國茶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和發展。
2.3 為茶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
新媒體技術在茶文化傳播領域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是顛覆性的,其突出表現不僅在于增強了茶文化傳播的效率、效果、質量,更在于為茶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在信息時代的當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電子商務的支撐,殘酷的事實也充分證明,誰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誰無法融入電子商務的時代潮流,誰就必然被淘汰。在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過程中,新媒體技術讓更多的行業信息、行業資訊、行業主體參與和充實到茶文化領域當中,豐富了茶文化領域的內容,也給予了茶文化領域以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以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是一種新興且潛力巨大的商業模式,其利用龐大的產品信息庫、效率空前的電子化商業信息渠道,給茶文化的發展注入了來自新媒體技術的新鮮血液。在電子商務模式中,更多的茶葉經銷企業、更多的茶葉購買人群、更多的茶文化信息載體有效鏈接到茶文化產業鏈當中,通過精準的廣告推送、大數據的實時分析、營銷活動的有效開展、電腦和手機客戶端的推廣,在新媒體背景下著力構建出了一種基于電子商務的茶文化傳播與發展商業模式。從此,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從單一的文化領域跨界到商務領域,并有效實現了二者的互聯互通,以茶葉產品的銷售促進茶文化的傳播,以茶文化的傳播推動茶葉產品的銷售,形成良性互動。借助電子商務模式,茶文化傳播開始以一種營銷的姿態融入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讓茶文化的傳播、茶文化領域的發展成為了一種常態,這為茶文化在當代的繼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茶文化之于中國人、中國文化,具有深刻的意義。茶文化傳播對現階段中國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新媒體的出現,給新時期茶文化的傳播和對外翻譯帶來了新的契機,有效推動了茶文化傳播效果的提升,推動了茶文化影響力的擴大。此時,唯有正視新媒體對于茶文化傳播起到的積極作用,將先進的新媒體技術融入到茶文化傳播當中,形成規范的體式、機制,以此維系更多的茶文化愛好者、茶產業參與者、茶企業工作者,讓茶文化的傳播變成一種高效、常態、普遍的工作,促進世界范圍內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普及,促進茶文化領域的實質性進步,是中國茶文化在當代繼續發展的科學之路。
[1]孫宜君,王建磊.論新媒體對文化傳播力的影響與提升[J].當代傳播,2012(1):46-48.
[2]孫煒.試論現代茶文化的構建與傳播[J].安徽農業科學,2012 (22):11529-11531.
[3]景慶虹.論中國茶文化海外傳播[J].國際新聞界,2012(12): 69-75+100.
[4]肖珺.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脈絡[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5(4):122-128.
[5]吉峰.論中國茶文化傳播的方式與渠道[J].莆田學院學報, 2013(3):75-79.
[6]宋瑩.傳媒視野下的茶文化傳播研究 [D].東北師范大學, 2010.
[7]孔凱,魏曉曉.淺議網絡視野下的中國茶文化傳播[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1(4):76-77.
賀海霞(1980-),女,回族,寧夏銀川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和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