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麗(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
湯海麗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茶文化真正傳入英國并在英國得以發展和傳播的時間并不長,但在短短的兩百多年的時間中,同樣形成了獨特的具有英國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在西方國家的茶文化中占據了代表性的地位。英國茶文化和英國文學有著緊密的聯系,英國文學作品中有諸多描寫和表現茶文化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英國茶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基于此,本文嘗試從英國文學入手,對英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行分析,并探討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的內在聯系。
英國茶文化;英國文學;相互聯系
英國是茶葉消費大國,人均茶葉消費量在西方國家中居于前列。英國人對茶葉的喜愛,逐漸滋生了獨具英國特色的茶文化,英國茶文化最先在英國王室中流行,之后盛行于英國的貴族階層中,后來又被英國的資本家、文學家、上流社會人士所效仿,并最終在英國普通人民群眾中得到廣泛傳播和發展,且在英國文學中得到豐富的體現。英國茶文化體現了英國人在文化層面的價值取向,對英國近代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本文從文學、文化相互融合的角度,探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之間關系,將有助于尋找英國文學中所體現的英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茶葉進入英國的歷史淵源,要追溯到十七世紀。當時茶葉通過葡萄牙和荷蘭的貿易渠道,從遙遠的東方世界進入英國,作為一種藥用的奢侈品而出現。茶葉作為一種飲品,最先受到英國上流社會的喜愛,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后,才逐漸走入英國尋常百姓家。從此,英國的茶葉消費量逐年增加,占據了歐洲國家茶葉消費的榜首。茶葉,最初在英國是帶著濃郁的東方氣息的奢侈品,但在英國歷史演變的過程中,由于其獨特的魅力和效用,逐漸成為了英國自上到下普遍喜愛的飲品,成為了英國人生活的必需品。因而不難理解為什么英國茶葉飲用時間不長卻能形成傳播甚廣的英國特色茶文化,并以獨特的茶文化魅力深刻地影響了周圍的歐洲國家。和中國的茶文化龐大的體系不同,英國茶文化發展時間短但特色鮮明,英國的茶文化在英國本土文化的影響下,經歷了英國社會的層層篩選,最終形成了具有英國特色的、和東方茶文化相區別的茶文化內涵,其中“下午茶”文化是典型的代表和突出的體現。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茶文化得到了豐富的展現,借文學作品的傳播,英國茶文化影響了更多、更廣泛的人群,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英國茶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從英國文學作品中對茶文化的正面、側面描寫,可以明顯感覺到,英國茶文化是英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元素,與英國人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英國人對茶葉的特殊情感絲毫不亞于東方人對茶葉的喜愛。
根據史料記載,英國1615年的歷史文獻中就出現了對于茶葉的最初描寫,英國學術界普遍認為茶葉傳入英國是在17世紀的帝國擴張時期,并且第一批傳入英國的茶葉是來自于中國,由荷蘭人輸入的。十七世紀中葉,茶葉流入英國市場的量開始逐漸增大,當時茶葉的主要用途是治療嗜睡、中風等疾病,其藥用價值得到了英國人的認可。在1865年倫敦的《政治通報》中,刊載了鼓勵人們飲用茶葉以治療疾病的茶葉廣告,然而當時的茶葉在英國數量還有限,每年茶葉的進口量平均只有1000磅左右,茶葉屬于稀缺資源因而價格昂貴,只有少數的英國上流人士能夠享用得起。歷史推進到19世紀,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茶葉得以從中國大量進口,并以綠茶和紅茶為主要的茶葉種類。在印度殖民地,英國還開始自主種植茶葉,從此英國的茶葉量驟增,滿足了更多人的飲茶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英國茶文化的發展,飲茶習慣在英國風靡起來,英國從上自下各個階層都對茶葉產生了深厚的喜愛之情,為茶文化的大范圍傳播和發展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英國人艾登曾經在其文章中寫道,“只要我們在鄉下,就可以看到農民在喝茶,他們不但上午喝茶,就連午餐也慣以茶來佐餐。”英國著名作家簡·奧斯汀在其知名文學作品《傲慢與偏見》中,大量描寫了英國人日常拿著茶杯喝茶的情景,從側面反映出當時茶文化在英國普通家庭中已經得到廣泛的傳播,普通英國人飲茶已經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在茶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英國人逐漸根據飲茶的時間,將飲茶分為“英式早茶”、“英式上午茶”、“英式下午茶”和“英式晚餐茶”,其中以英式下午茶的文化影響最為廣泛。
在茶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深刻影響下,英國人對茶葉、茶文化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茶成為英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飲品材料,而獨具特色的英國茶文化,由此也得到了不斷豐富和拓展,衍生出了飲茶服飾、飲茶容器、茶舞、下午茶等茶文化內容,使飲茶從單純的飲食文化中獨立出來,逐漸成為英國人追求高雅、舒適、別致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在英國文學作品,有諸多對英國茶文化的描寫和展現,從英國文學作品中剖析英國茶文化,將更加容易找到英國茶文化的特殊魅力。
3.1 英國文學作品中所體現的茶文化美學價值
英國人對茶文化的深厚情感在英國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日常生活中超過80%的英國人有喝茶的習慣,并且英國人喝茶非常有規律、講究方式方法。英國喝茶的習慣最早在上流社會中流行,在文學界流行也比較早,著名的大文豪華德夫人、夏洛蒂·勃朗特、查爾斯·狄更斯等人,就非常喜愛飲茶,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對茶葉、茶具、茶點、茶田、飲茶場景等的描寫非常之多,而且有關茶的描寫方式大都非常具有藝術美感。茶文化與英國文學作品有機結合,英國文學作品給茶文化以文字載體,而茶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則增加了英國文學作品的文字美感和文學氣息。這正體現了英國人對于茶文化中所體現出的美學價值的深刻理解。
在英國,喜愛喝茶的文學大家很多,但最直接、最毫不吝嗇地表達對茶的感情的,應當是簡·奧斯丁。在其文學作品中,他更愿意如實記錄和直接描寫英國人買茶、飲茶的情景,并且對英國人茶事、茶會的描寫更加細致入微,描寫手法細膩而生動,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并透過文字能夠深刻感受到英國人對茶葉的鐘情和熱愛。在簡·奧斯丁的文學作品中,英國愛茶人士對茶的喜愛甚至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愛茶人士在未見到茶時已經可以通過嗅覺聞到茶香,飲茶對愛茶人士來說,是生命特有的享受和樂趣,是生活中絕對不可或缺的。在其知名作品《傲慢與偏見》中,他對英國下午茶的場景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茶壺送進書房來時,房間里立即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杯茶下肚后,整個身心得到了極好的慰藉。綿綿細雨中散步歸來,一杯熱茶所提供的溫馨美妙實在難以形容。”
從簡·奧斯丁的文學作品中對茶的相關描寫,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在英國人尤其是上層人士生活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在英國人心中茶文化所具有的特殊美學價值。這種茶文化美學價值,既體現在茶室、茶具、茶壺、茶桌等有形的東西上,也體現在茶會、茶話、茶事等無形的東西上,并上升到英國人的精神層面。透過其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茶文化在英國人的生活中更多地代表了一種舒適、優雅、悠然自得的生活享受,茶文化的美學價值雖然在與茶相關的物件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更多地存在于英國人的精神層面中。在茶文化與文學作品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彼此都得到了升華,英國茶文化的美學價值在這一融合過程中,充分地展示了出來,讓讀者不禁感覺到,英國人對茶文化的癡迷似乎絲毫不遜色于東方國家。
3.2 英國文學作品中茶文化所傳達的道德品質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茶葉往往被描寫為面目嚴冷、缺少和美之態的植物葉片,從文學表現上說,這也傳達出茶文化本身自持、冷峻的特點,在英國,茶文化的這一特點與我國不謀而合。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冷峻、自持只是英國茶文化所包含的極小部分內容,并且這一部分內容并不重要,英國人更多的是欣賞茶文化的寬厚、體貼、大度,于是英國人在茶葉飲品中添加糖、牛奶等,以掩蓋茶葉的冷峻,讓茶更具有和美之態。茶文化在這一過程中,成為了一種傳達道德品質的載體,透過喝茶行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散發出來。
在英國作家凱斯蓋爾夫人的文學作品《克蘭福德鎮》中,英國茶文化所傳達的道德品質就非常溫厚。在該作品中,英國人享用的茶點是頗具高雅意味的,代表了英國人溫文爾雅的品性,無論是哪個社會階層,都對茶點非常鐘愛,作品中人物品德的描寫、展現很多都是通過茶事、茶點的描寫來實現的,英國的下午茶乃至茶文化所蘊含的道德品質,在該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透過這部作品,可以深刻感受到英國人的茶文化承載了英國人的內在品性、品德,是高雅脫俗的、是純潔無暇的。
在英國茶文化中,下午茶是英國人最為喜愛的休閑方式,也逐漸成為英國人享受生活、消磨時光或者進行社交的重要方式。這種方式所耗費的金錢不多,但卻能給英國人足夠的精神享受,可展示出了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在著名作家蕭伯納的文學作品《賣花女》中,貴族茶會的描寫被用來襯托伊莉莎卑微的身份,雖然伊莉莎在貴族茶會中表現出了高貴的氣質,但那卻不是發自內心的,她并不是真正屬于這個圈子,在貴族茶會的高雅氣派和伊莉莎生硬刻板的表現對比下,貴族階層的自私、虛偽被充分表現出來,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賣花女》中對英國下午茶的描寫,也從一個側面表現出英國茶文化中對人們的品德、教養乃至行為禮儀的高度重視。在作家王爾德的文學作品《不可兒戲》中,英國的下午茶同樣被描寫為所有人都彬彬有禮、笑容可掬的場合,即使人物內心有暴風驟雨,但在下午茶會上,卻必須保持高尚的禮儀姿態,讓人在欣賞作品之余深切感受到英國的下午茶會是一個極其重視道德品質、禮儀姿態的場合,這是對參加下午茶會的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英國茶文化對人的基本要求。
英國文學作品中所傳達的茶文化,無形中表現出英國人對人高尚的道德品質、禮儀形式的追求,這也是英國紳士文化的一個重要體現。英國茶文化在英國文學作品中,是作品思想的傳達載體,同時也是英國人道德品質、紳士文化的表達載體,其自身所蘊含的內容是多層面、立體化的。透過英國文學作品中茶文化所傳達的道德品質,可以了解英國人精神層面上對道德的深切向往。
對英國文學作品中茶文化的分析,可以發現英國文學作品中描寫茶文化的內容是非常之多的,無論是大文豪還是不知名的小作家,都更加愿意通過飲茶場景的描寫傳達人物內心、傳達作品思想。從英國茶文化和英國文學作品的密切聯系中,可以看出英國茶文化在英國人思想層面中扎根之深。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不僅表現了英國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美學價值,更表現出英國人賦予茶文化的道德內涵和精神升華。英國文學作品和英國茶文化的結合,與其說是英國文學家的自主選擇,不如說是英國人對茶文化的特殊情感的推動。茶文化已經不僅是一種物質層面的文化,更成為了英國人精神層面的食糧,而英國文學作品只不過是詳實地把英國茶文化傳達出來,并依托文學作品的表現魅力,實現文學描寫目的。
[1]王利琳.外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J].農業考古,2015 (5):104-107.
[2]魯霖珊.從《匹克梅粱》看英國下午茶文化[D].吉林藝術學院,2013.
[3]劉樸兵.略論英國茶文化的演變[J].農業考古,2010(5):324-333+338.
[4]梁遠.從茶文化中看英國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J].湘南學院學報,2010(6):66-68+73.
[5]胡海青.英國文學中下午茶體現的美學與道德[J].福建茶葉, 2015(6):179-180.
[6]周景洪.英國茶文化漫談[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2):74-76.
湯海麗(1979-),女,黑龍江肇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