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春(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茶歌中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與弘揚
楊雅春
(集寧師范學院,內蒙古烏蘭察布 012000)
對于茶鄉本土音樂來說,其當前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受到現代音樂藝術和西方藝術理念的沖擊,整個茶鄉本土音樂正在面臨傳承危機和壓力。而想要實現茶鄉本土音樂的系統化弘揚,就需要對其傳承發展思路形成創新突破。本文擬從茶鄉本土音樂藝術的特點及內涵分析入手,結合當前茶歌藝術中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問題,結合當前人們對茶歌藝術的關注點分析,從而探究茶歌藝術中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與弘揚思路。
茶歌藝術;茶鄉本土音樂;傳承價值;弘揚思路;內涵融入
我國是傳統的茶文化大國,在長期的飲茶歷史過程中,形成了系統化的藝術資源內容,比如茶藝表演、以茶為創作題材的歌舞藝術等等,就是整個茶文化藝術體系中的重要內涵。通過對該藝術體系中所包含的具體內涵進行探究,不僅能讓我們完善認知和理解傳統茶文化的具體內涵,也大大豐富了人們對茶文化內涵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想要實現對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和弘揚,就需要我們依據當前整個時代的具體特點,創新傳承形式,從而實現茶鄉本土音樂的有效完善。
茶鄉本土音樂藝術是出現在茶葉產地的音樂藝術形式。在茶鄉本土,不僅有著豐富茶葉資源,同時受其長期、成熟茶葉種植活動的影響,以及人們在采茶種茶活動中的具體內涵,從而形成了融入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茶鄉本土音樂藝術。通過對該藝術的形式及具體特點進行全面分析,不難看出這一藝術體系實際上就是對我國茶文化體系的全面反映,通過對茶鄉本土音樂藝術的內涵及特點進行研究,可以看到在該文化藝術體系中,客觀上就是對采茶與制茶生活的再現。同時,茶鄉本土音樂藝術資源來源于采茶活動,所以,茶鄉本土音樂藝術也是我們了解和認知傳統文化發展狀況的基礎和載體。
具體而言,茶鄉本土音樂藝術的內涵主要表現為:首先,該藝術體系是一種文化內涵與音樂藝術的系統化融合。也就是說,在茶鄉本土音樂藝術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不僅是一種音樂藝術,其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內涵,無論是地域文化,還是民族文化,甚至是茶文化內容,都能在該藝術體系中予以體現,因此,這就決定了我們想要對該藝術體系內涵進行全面融合,就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藝術體系中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其次,茶鄉本土音樂藝術是一種對人們生活內容及相關元素進行全面展現的重要內容,該音樂藝術的形成過程中,就是在具體的采茶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因此該藝術體系也是對茶文化生活的有效展現,因此想要實現理想的傳承與弘揚,就必須充分融入生活元素,通過有效融入,從而實現該藝術體系的完善發展。最后,對于該音樂藝術來說,其當前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必須認識到其往往是音樂與舞蹈、與社會活動的多樣元素的融合,而脫離了任何一項元素,其表現效果就大打折扣。
此外,茶鄉本土音樂藝術的特點主要表現為:首先,該藝術體系中有豐富的生活氣息。其歌詞內容大多都是對茶文化生活的再現,因此該藝術,可以說是茶文化傳播推廣的新途徑。其次,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做為茶歌類型中的一種,其實際上還是情感詮釋、價值理念的有效表達,通過對茶鄉本土音樂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一大部分歌詞都是對人們價值情感的有效詮釋和表達。無論是表達對生活的認知,還是對愛情的渴望,其中所融入的情感元素,正是該音樂藝術在今天傳承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最后,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在演唱過程中,其節奏和風格整體呈現出歡快特點,無論是創作形式,還是表演方式,都比較輕松。當然,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做為茶葉產地與民族聚集地區的融合區域,研究和傳承該藝術形式能夠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起到重要推動力。
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全新要求,我們可以看到茶歌藝術中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問題主要表現為:首先,茶鄉本土音樂傳承缺乏傳承主體,無論是傳承者,還是對茶鄉本土音樂藝術本身的了解及認知均缺乏系統化研究,這就使得該音樂藝術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存在傳承體系不完善,缺乏持續傳承動力等一系列問題和不足。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在傳承過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傳承機制,從而確保本土音樂藝術能夠實現持續發展。但是從當前整個傳承狀況看,其并不理想。甚至在一些地區,茶鄉本土音樂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
其次,茶鄉本土音樂在傳承與弘揚過程中,缺乏時代創新,無論是音樂創作元素,還是該音樂藝術的表現形式,都與當前整個時代發展的要求之間存在極大差距。從根本上看,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還在與人們并未能對茶鄉本土音樂的內涵形成準確認知。事實上,茶鄉本土音樂在創作過程中,其基礎和核心是生活元素,如果脫離了這一元素,不僅無法實現有效傳承,同時該藝術體系也不能實現有效完善。因此,必須結合傳統茶文化的時代特點,創新茶鄉本土音樂的價值理念。
第三,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做為傳統藝術理念,其在傳承發展過程中,遭受當前多元文化和現代藝術的沖擊影響較大。目前,多元文化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全新常態,在整個文化藝術發展過程中,各種西方藝術理念不斷融入其中。而西方音樂藝術以其完善的形式及內涵,使得整體更具生命力和傳承價值,這就使得我國茶鄉本土音樂藝術被人們所忽略,或者人們對其形成片面認知和理解,從而影響了茶鄉本土音樂藝術的傳承體系與發展思路。
實際上,茶歌藝術,茶鄉本土音樂所面臨的狀態是當前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普遍問題。而想要實現對該藝術體系的有效傳承和弘揚,就必須對當前人們的具體關注點形成有效認知和了解。系統化的講,當前人們對于整個茶歌藝術的關注點主要表現為:
首先,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認知日益成熟,如今人們極其關注茶歌藝術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其中對傳統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因此在展現茶歌藝術的特征時,必須對茶歌藝術中所融入的文化內涵進行有效挖掘,通過激發人們認知,從而實現其應有關注度和影響力。
其次,當前人們對茶歌藝術的關注點,還在于人們對該藝術體系中所包含的價值理念有著較為成熟的關注度。茶歌藝術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其長期發展的文化基礎,特別是對與茶歌藝術來說,人們更為關注的是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理念,這些不僅能夠讓人們對該藝術資源的應用形成準確認知,同時這也使得茶鄉本土音樂傳承尋找到了傳承的切入點。
第三,現階段人們在對茶鄉本土音樂藝術進行了解和認知時,人們極其關注整個藝術中所包含和展現的具體藝術形式,比如茶鄉本土音樂的表演方式,以及茶鄉本土音樂體系在表演過程中完善呈現的輔助元素。在當前人們對傳統文化表現方式關注度日益提升,如今人們更為關注的是該藝術在表現過程中,是否能夠與時代特點形成有效融合。因此,茶鄉本土音樂藝術想要實現傳承與弘揚,需要充分融入時代元素。
結合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發展的客觀要求,以及茶歌藝術的傳承危機,我們必須結合時代特點和該藝術形式,為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與弘揚尋找到良好的切入點和融入思路。具體而言,其實施思路主要有:
首先,要系統化整理茶鄉本土音樂的曲目內容和具體的表演方式,通過完善整理,從而為該藝術體系傳承發展提供合理完善的傳承基礎。茶鄉本土音樂做為一種傳統藝術,其在長期以來的發展過程中,所遭受的重要危機就是缺乏對該藝術信息的體系化整理,因此,這就使得整個音樂失去了傳承的延續性。茶鄉本土音樂做為一種來源于社會生活的藝術形式,其中不僅融入了豐富的生活氣息,還有著成熟的文化內涵。因此,想要實現理想的茶鄉本土音樂傳承效果,就必須對這一藝術中所具備的歌曲信息進行有效解析,從而為其實現理想傳承效果,提供幫助。
其次,要有效結合和利用各種時代元素,創新茶鄉本土音樂傳承發展的途徑與思路。創新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方式,不僅是當前整個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將傳統藝術傳承與時代特點系統化融入的重要表現。當前互聯網音樂實現了成熟發展,通過使用互聯網媒介,音樂藝術與人們的生活實現了完善融合,當然這一媒介的成熟應用,也為人們全面有效了解茶鄉本土音樂藝術提供了有效保障。通過使用互聯網等時代媒介元素,為整個茶鄉本土音樂影響力廣泛提升和實質性傳播提供了有效幫助。
第三,在茶鄉本土音樂傳承發展過程中,必須融入時代元素和價值理念,同時更重要的是要融入市場元素,通過引入多樣元素內涵,從而為茶鄉本土音樂有效傳承發展提供實質性推動力。以往茶鄉本土音樂在傳承發展中,其存在的重要不足就是該藝術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較差。因此,想要實現該藝術的市場認知度和知名度,必須通過融入市場元素,為整個茶鄉本土音樂藝術傳承和弘揚提供充足空間。
通過對當前整個時代發展的最大特點進行研究,可以看到多元文化已經成為當前整個時代的重要內涵。對于該文化藝術發展狀況來說,其對我國茶鄉本土音樂傳承與弘揚造成了一系列危機和壓力。尤其是當前整個茶歌藝術體系缺乏系統化的推廣思路和傳承載體,從而使其很難實現持續長期發展。因此,這就造成了整個藝術體系巨大的傳承危機和壓力。通過系統化研究該藝術體系,不難看到該藝術資源極具傳承價值,因此我們必須探索新時期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與弘揚機制,從而在豐富當前藝術發展資源的同時,為當前社會藝術發展提供更為扎實的基礎和保障。
[1]蔡際洲.中華茶文化在中學的推廣實踐及效果研究[J].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11):121-125.
[2]王耀華.茶歌聲中的廣場舞——談廣場舞中茶鄉本土音樂的傳承與弘揚[J].中國音樂,2013(12):59-62.
[3]許華春.論“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變[J].藝術探索. 2014(15):176-181.
[4]黃文華.贛南客家傳統采茶戲《睄妹子》的音樂文化考察與研究[J].藝術教育,2015(12):137-141.
[5]楊慧.茶歌的藝術特點及其價值研究[J].福建茶葉,2016(6):386-387.
楊雅春(1971-),女,內蒙古烏蘭察布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手風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