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4年企業開始實施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在實務工作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尤其是對于新增加的“帶薪缺勤”內容的核算。本文對帶薪缺勤會計核算給予一定的梳理,為會計實務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應付職工薪酬;帶薪缺勤;累積帶薪缺勤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一、職工薪酬修訂背景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原有的企業會計準則(2006年)中關于職工薪酬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并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通知》(財會[2014]8號),并規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所有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范圍內施行,并鼓勵在境外上市的企業提前執行。對比新舊職工薪酬具體準則,職工薪酬在內容和賬務處理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動,其中, “短期帶薪缺勤”是新增加和整合的內容之一。準則對“短期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作出了規范化的要求,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財務人員對新職工薪酬準則中“短期帶薪缺勤”的相關規定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實務操作中感到困難。本文對帶薪缺勤會計核算給予一定的梳理,為會計實務工作提供參考。
二、短期帶薪缺勤概述
對于短期帶薪缺勤,企業應當根據其性質及職工享有的權利,將短期帶薪缺勤劃分為非累積帶薪缺勤和累積帶薪缺勤兩種,企業應當分別對其進行賬務處理。
非累積帶薪缺勤是指帶薪權利不能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將予以取消,并且職工離開企業時也無權獲得現金支付。我國企業職工休婚假、產假、喪假、探親假、病假期間的工資通常屬于非累積帶薪缺勤。由于職工提供服務本身不能增加其能夠享受的福利金額,因此,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職工實際發生缺勤的會計期間確認與非累積帶薪缺勤相關的職工薪酬。企業確認職工享有的與非累積帶薪缺勤權利相關的薪酬,視同職工出勤確認的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通常情況下,與非累積帶薪缺勤相關的職工薪酬已經包括在企業每期向職工發放的工資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額外作相應的賬務處理,本文不予討論。
累積帶薪缺勤是指帶薪權利可以結轉下期的帶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帶薪缺勤權利可以在未來期間使用。有些累積帶薪缺勤在職工離開企業時,對于未行使的權利,職工有權獲得現金支付。職工在離開企業時能夠獲得現金支付的,企業應當確認其必須支付的、職工全部累積未使用權利的金額。因此,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職工提供了服務從而增加了其未來享有的帶薪缺勤權利時,確認與累積帶薪缺勤相關的職工薪酬,并以累積未行使權利而增加的預期支付金額計量。企業應當根據資產負債表日因累積未使用權利而導致的預期支付的追加金額,作為累積帶薪缺勤費用進行預計。
三、累計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
本文以恒大公司為例,列舉不同情況下累計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
恒大公司假設有50名職員,該公司實行累積帶薪缺勤制度。該制度規定,每個職工每年可享受5天的帶薪年休假,未享受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結轉1個會計年度,超過1年未行使的帶薪年休假權利作廢,可以獲得相應的現金支付。
1.有3名管理人員在2013年未享受的帶薪年休假為2天。假定每名職工的日工資收入為200元,那么,企業應當預計未享受休假權利而導致的預期支付金額為3人*2天*200元/人=1200元,則2013年12月31日的賬務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本 12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 1200
2.如果假定2014年,上述3名管理人員中有2名享受了7天的年休假,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剩下,1名只享受5天的年休假。那么,企業應當沖減計提的累計帶薪缺勤為2人*2天*200元/人=800元。則2014年12月 31日,2名享受了7天的年休假職工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 800
貸:銀行存款 800
對另外一名管理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金額為1人*2天*200元/人*3=1200元。
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 800
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 400
貸:銀行存款 1200
3.對于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職工薪酬年休假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公司,《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7條特別規定: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即雙倍支付年休假工資,承擔600%的年休假工資和賠償金。
四、累積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建議
1.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企業每月核算一次累計帶薪缺勤是最精確的。但是,在會計實務工作中,本著成本效益原則,財務人員不必每月都核算累積帶薪缺勤,只需要在年末核算一次即可,目的在于簡化財務人員平時的核算工作。也就是說,財務人員只需在12月末將公司員工在本年度的累計帶薪缺勤情況一并處理即可。
2.累積帶薪缺勤在賬務處理中的計提和使用對薪酬金額不會產生影響,如果本期有未享受年假員工產生的累積帶薪缺勤需要結轉至下期,期末計提時,借記“生產成本”“ 管理費用”等賬戶,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下期如果使用了上期結轉的累積帶薪缺勤或者是累積帶薪缺勤過期作廢的,則沖減預計的累積帶薪缺勤費用,借記應付職工薪酬—累積帶薪缺勤”。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20-44.
[2]李宇萍.帶薪缺勤的財稅處理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2):14-15.
[3]卓越.新職工薪酬準則中帶薪缺勤的會計處理探討[J].會計之友,2016:18.
作者簡介:韓玉竹(1983-),女,山東濰坊人,會計碩士,濰坊工程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實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