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黎敏
TPP、RCEP、FTAAP……誰能釋放亞太地區的洪荒之力
□ 文/本刊記者 黎敏

“沒有美國的參與,TPP將毫無意義”,“TPP將死,RCEP當立”,“TPP黃了?FTAAP舊題覓新解”……2016年的歲末,因為TPP擱淺、中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15周年以及2016年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召開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動,各界關于FTA(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貿易協定)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英文縮寫,到底有什么值得關注的呢?
實際上,就像牡丹、玫瑰都屬草本植物一樣,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與FTAAP(亞太自貿區),它們同屬于FTA,只不過個頭大一些,都集中在亞太地區而已。
因為亞太地區涵蓋美國、中國、日本世界三大經濟體以及頗具活力的東盟,在世界經濟版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在全球經濟復興乏力,多邊貿易談判受阻的當下,致力于推動亞太地區經濟發展的這些FTA才備受域內外各界的高度關注。但隨著TPP進入“冬眠”,亞太地區的發展或將充滿更多新的可能。
除了亞太地區的TPP、RCEP等,美國與歐盟也欲簽署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等FTA。實際上,截至2015年,向WTO備案的FTA已經達到600多份,平均每個WTO成員國簽署了13份FTA。亞太地區更經歷了FTA的“瘋漲”,據亞洲開發銀行數據,1995~2015年亞太地區的FTA數量增長了6倍以上,從31份增加到215份。
“世界金融危機之后,眾多市場都在萎縮,因此各國都希望在自己利益相關的范圍內,通過區域貿易安排來拓展外部市場,同時也為本國市場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WTO下多邊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因此這種雙邊和周邊自貿談判越來越多?!敝袊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
簽署FTA的各國,將在區域內取消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從而促進區域內各國貿易“零門檻”的往來。另一方面,因為區域內的貿易成本將低于與區域外國家做生意的成本,因此成員方可能會將部分以前的域外貿易改為跟域內成員做,這就形成了區域內受益,區域外受損的局面。為了抵消或減弱這些不利影響,各國和地區不得不謀求參與到一個或多個區域FTA之中。最后,區域貿易安排實際上已經成為各國和地區政府推行經濟外交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
不過隨著FTA數量的增加,區域自由貿易安排越發碎片化,各類FTA規則交織一起,如同碗里的意大利面一根根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即所謂的“意大利面碗效應”(Spaghetti Bowl Effect)隨之出現。盡管存在缺陷,但由于近年來各國推動的FTA涵蓋的內容,逐漸從貿易延伸至服務貿易、投資準入及知識產權保護、勞工政策等,這使得新簽署的FTA在開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上遠高于WTO的規則水平。包括TPP、RCEP等在內的多個大型FTA甚至被喻為“迷你WTO”。因此一些專家認為FTA是多邊談判機制失靈的情況下,實現全球范圍內貿易自由化的路徑。

2016年11月19日,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秘魯利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并發表題為《深化伙伴關系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圖片來源:新華社
亞太地區作為當今全球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不僅是貿易自由化、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其中的深度參與者;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支持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擔負著“引領、協調”的重要使命。
因此當號稱“21世紀貿易規則”的TPP在亞太多國中完成談判時,人們對這一“高標準”的FTA多少有些期待,盡管此前TPP被貼上了一些政治標簽,我們依然不可忽視其相關規則對其他FTA談判的啟示作用。但隨著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成員可能退出,所謂的TPP效益或許將大打折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表示,沒有美國參與的TPP將“毫無意義”。
如果進入“后TPP時代”,亞太地區的自由貿易安排是否還有B方案呢?一部分人將目光投向了由東盟發起的RCEP。RCEP強調東盟在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發揮的“中心作用”,并在現有各個東盟“10+1”協議的基礎上進行更廣、更深入的經濟一體化。但支撐RCEP的5個“10+1”協議差異巨大、服務貿易開放程度較低等,都讓RCEP顯得過于“實在”而少了一些基于長遠發展的“深謀遠慮”。
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在向《中國—東盟博覽》提供的《亞太自貿協定:后TPP時代的最佳選擇?》報告中指出,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依舊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沒有中國的TPP,和沒有美國的RCEP都無法成為代表“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的最優方案。
如何讓亞太地區在書寫21世紀全球經濟規則、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釋放出洪荒之力?CCG在報告中認為,FTAAP是一種選擇。
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原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安排存在多種實現路徑,“有一種可能是大家都走向FTAAP,美國也不失臉面,放棄TPP以后,回頭和中國在FTA上合作是有可能的?!?/p>
而FTAAP的自由化程度或將介于TPP和RCEP兩者之間,彌合成員差異,具有普遍適用性,且不排斥與TPP、RCEP并存。而在目前TPP擱淺、RCEP可能先行的情況下,RCEP能否通過邀請美國,并進行“RCEP+”談判,升級為FTAAP,仍值得探討。
近年來,亞太地區對FTA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放在了TPP和RCEP上,但該地區要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一個涵蓋中美兩國的FTA顯然有它推動的意義。事實上,在中國的推動下,2014年APEC會議上就已經決定啟動FTAAP進程,批準了推動實現FTAAP的路線圖。在2016年11月舉辦的APEC第24次領導人會議上,各國又批準了《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和相關政策建議,并以此作為《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該宣言中提出了一系列關于FTAAP的重要共識,包括:FTAAP應在APEC框架外實現,APEC將發揮孵化器作用;FTAAP應建立在TPP、RCEP以及其他可能的區域一體化協定基礎上;APEC 經濟體將在2020年以前,進行關于FTAAP實現路徑的評估,評估工作將找出FTAAP進程中最大的挑戰領域。
“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工商界朋友稱之為‘亞太經合組織之夢’。我們要堅定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亞太開放型經濟提供制度保障?!?016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表題為《深化伙伴關系 增強發展動力》的主旨演講時如此說道。

東盟是RCEP的發起者,也是亞太區域重要的一體化合作組織?!?015年底,東盟正式建立東盟共同體,在世界舞臺中的影響力有所提升,我們期待東盟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敝苊苷f,“但東盟10國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內部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還有待加強,要在區域、世界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東盟還需要在內部達成更多的共識,在強化自身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的同時,對外更多地以‘東盟’的身份發聲,提高FTA談判的效率。”
對于中國而言,一方面,雖然RCEP是較為適合中國當前經濟結構的一種選擇,但是考慮到FTA談判的復雜性,完成談判的時間跨度較大,隨著中國服務業的穩步發展,未來FTA簽署時,可能已經無法匹配中國經濟發展的步調,因此,“為了進一步支持中國參與跨境服務貿易,知識產權、版權交易、服務貿易規則等領域將是中國未來FTA談判的探索方向。”CCG在報告中指出。
另一方面,周密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市場自然選擇,是一種不可逆的狀態,任何封閉自我的國家都會逐漸落后于世界經濟的發展進程。只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要盡量降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仍然要以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認真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習近平主席在2016APEC會議上也向世界進一步闡述了“中國態度”:中國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中國將加大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推進國內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中國將鼓勵更多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搭建互利共贏合作新平臺。中國將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盡早結束談判?!爸袊_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p>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