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日格樂吐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烏海016000)
茶葉企業的物流問題分析及對策分析
王意日格樂吐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烏海016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于茶葉的消費也越來越多。消費的增加也促進著我國茶葉行業的蓬勃發展。然而由于我國很多的茶葉企業都普遍存在物流渠道不暢、倉儲條件簡陋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消費者買到的茶葉無法保障質量,嚴重地阻礙了茶葉企業的做大做強。本文將詳細分析這些問題,并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茶葉企業;物流問題;對策
對于茶葉來說,其生產、加工、運輸、儲存與銷售是一條完整的供應鏈條。其中的物流與倉儲環節更是在茶葉的供應鏈條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更是不容有失。然而,目前我國的很多茶葉企業在物流方面做得還不到位,在對茶葉進行運輸、存儲的過程中難以保障產品的質量。因此,茶葉企業必須對產品的物流環節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保障產品的運輸與倉儲的有序進行。對于我國茶葉企業在物流環節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本文將進行詳細的分析,并總結出對策。
目前,我國的茶葉產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一些企業也開發出了自己的核心品牌,茶葉的銷售業績也越來越好。然而目前我國的物流配送行業的發展與現在茶葉銷售相對火爆的形勢并不匹配,現在的茶葉企業物流與倉儲系統并不完善,無法保障茶葉安全、完整的交到消費者手中。眾所周知,茶葉是一種對存儲和運輸條件都要求比較嚴格的商品,一旦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茶葉的質量。拜不健全的物流系統所賜,經過物流配送的茶葉往往出現包裝破損或受潮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茶葉的銷售,制約了茶葉企業的發展壯大。可以說,對于茶葉企業而言,解決物流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2.1 缺乏通暢的運輸渠道
目前,我國的茶葉產品的流通渠道主要由兩種:一種是農戶的自產自銷,另外一種就是企業對茶葉進行集中收購并加工銷售。相比前一種渠道,后一種渠道能夠對茶葉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更加有利于茶葉產品的推廣銷售,也可以有效地保障茶農的利益。然而,目前我國的茶葉企業的產業化程度還比較低,很多茶葉企業的茶葉產品無論是包裝,還是運輸與倉儲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要求,與國外企業相比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眾所周知,真正懂茶的消費者,對于茶葉是否新鮮,有沒有受潮變質都是有極高的要求的。物流與倉儲環節出現漏洞,都會嚴重影響茶葉品牌與企業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導致茶葉企業的產品滯銷。面對這樣的情況,改善我國茶葉企業的物流渠道已經刻不容緩。
2.2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茶葉,尤其是中高檔的茶葉對于包裝、運輸、倉儲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企業要滿足這些要求,真正把茶葉保質保量的送到消費者手中,就必須在物流渠道中增加資金與設備的投入,由此也就增加了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企業的利潤。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的企業由于無法承受較高的物流成本,導致其生產的茶葉只能在當地或附近地區進行銷售,而在茶葉的產地或附近,茶葉往往是供大于求的,價格必然不高,無法體現出產品真正的價值。而一些企業為了節約物流方面的成本,不惜降低產品包裝、倉儲等環節的質量,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茶葉銷售到更遠的地方,而且還能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但這樣做也必然會導致茶葉產品的質量因為運輸或儲存不當而下降,從而影響到產品的持續銷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狀況也不利于我國的茶葉走向國際市場,嚴重削弱了我國茶葉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3 現有的倉儲條件無法有效保護茶葉產品
茶葉的生產具有嚴格的季節性,在新茶上市之時,茶葉的供應量要大大超過需求量,價格必然有所下降。而當很長時間沒有新茶產出之后,價格就會提高。對于企業來說,提高利潤的一個最好的手段就是把茶葉通過良好的儲存留到秋冬兩季進行銷售。然而由于我國很多的茶葉企業的倉儲條件無法達到存儲茶葉的要求,茶葉儲存在這樣的倉庫中,質量難免會由于受潮、變質等原因而有所下降,影響茶葉產品的繼續銷售。另外,很多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自己的存儲倉庫,產品只能寄存在物流企業或其他企業的庫房內。這些地方的管理人員對于茶葉的存儲往往缺乏經驗,再加上一些倉庫管理混亂,這對于茶葉的質量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3.1 構建新型配送模式
茶葉企業在產品運輸過程中,多數采用的都是小批量大批次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的縮短茶葉的運輸時間,然而卻容易導致運輸車輛回程空載,變相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因此,這種模式必須得到改進。對于物流配送方式的改進,作者主要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首先,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用單點共同物流模式進行配送。由于地理位置關系,一些地區的茶葉企業在規劃外運茶葉的路線時,可能與其他企業的物流路線會出現很多的交匯點。幾家茶葉企業可以把產品運到物流路線的交匯點,之后或者雇傭當地的物流公司進行配送,或者租借當地企業的運輸車輛進行順帶配送,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其次,采用企業可以選擇當地其他行業中的企業進行物流合作,對發往統一目的地的產品進行統一配送或順帶配送,從而提高雙方運輸車輛的使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實現不同行業的企業間的合作共贏。最后,由于茶葉的生產與銷售都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茶葉生產與銷售的旺季,茶葉企業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更加專業的配送。而在淡季,則可以適當減少對第三方物流的使用量,盡量自己或與其他茶葉企業聯合進行配送,從而有效降低茶葉企業的物流成本,保障茶葉企業的利潤。
3.2 重組商品供應鏈
從長遠來看,單純的依靠改善配送模式雖然可以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缺陷。對于茶葉運輸與銷售渠道不通暢,以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企業可以對固有的商品供應鏈進行重組,從而實現對于信息與資源的共享,提升茶葉企業的利潤與市場競爭力。在最近幾年,很多行業都對自己的物流產銷鏈進行了有效的調整與改善,為茶葉企業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對于茶葉企業來說,想要改善目前存在的物流渠道等問題,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這萬面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探索與調整。在具體措施上,茶葉企業可以采用多家企業聯合的方式,構建一個共同的茶葉銷售大市場,從而實現茶葉產品的大規模運輸、倉儲與銷售,加強同行業企業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提高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與靈敏性,實現減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另外,也要加強與茶葉供應商和銷售商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完善茶葉產業的供應鏈條其具體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對茶葉供應鏈模式進行改革。所謂的茶葉供應鏈,是指經過茶葉采摘、粗加工、精加工,一直到到包裝配送的整個流程,最終將茶葉產品銷售并送到消費者手里的整體過程所構成的產業鏈條。對于這個鏈條,可以以茶葉加工企業為分水嶺,把供應鏈分為上游供貨鏈條與下游的銷售鏈條。對于茶葉企業來說,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以物流作為紐帶,把上游的供應商與下游的銷售企業有機的串聯起來,從而保證整條供應鏈中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與及時性。與此同時,還應該構建一個關于茶葉運輸與銷售的電子商務平臺,以此為茶葉產品安全快速的運輸與銷售提供有利的保障,并且保證產品在銷售時質量和價格的穩定。為了保證這一電子商務平臺的質量和可靠性,當地政府或茶葉行業協會應該主動挑起重擔,發揮在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中的主要作用。這是對茶葉產業進行政策扶持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茶葉企業的物流成本,有效的改善行業內惡性競爭、互相傾軋等亂象,促進茶葉行業的良性發展。總而言之,對于茶葉企業來說,構建以茶葉加工企業為核心、以現代化的物流信息平臺作為支柱、以電子商務平臺為作為后盾的完整供應鏈,不僅可以使茶葉企業有效地節省物流方面的成本,提高產品運輸與銷售的效率,使茶葉企業能夠有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到產品質量的改善中,還能更好地保障茶農的利益。
3.3 對茶葉供應鏈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
茶葉供應鏈的業務流程優化主要分為以下兩個萬面:首先,是對縱向一體化流程進行優化,具體來說,就是選擇一家規模比較大、有一定競爭力的茶葉加工企業作為整條縱向供應鏈的核心,建設現代化的物流信息化平臺,把茶農、企業與銷售商等產業鏈中各主體有機的結合起來,從業務流程上實現業務流程的縱向一體化。另外,通過現代化的物流信息平臺,企業之間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與資源的共享,各企業可以及時有效地利用這些信息,對產品的生產與銷售進行更加靈活的調整,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其次,就是對茶葉物流橫向合作流程進行優化。茶葉供應鏈的橫向合作,就是指在以不同茶葉企業為核心建立的的縱向供應鏈之間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與共享,并進行各茶葉企業之間的物流配送與倉儲合作,從而使茶葉行業實現利潤與效益的最大化,提升企業整體的競爭力。我國的茶葉主要產自南方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區,都有各自的茶葉品牌,這些品牌很多都是馳名中外的大品牌,然而這些品牌往往由于物流方面的制約而難以發展壯大。對此,必須構建基于茶葉企業整體供應鏈的現代化信息平臺,實現不同企業之間物流信息的交流與資源共享。同一品牌的不同商家以及不同品牌之間都可以借助物流信息平臺進行生產、物流和銷售商等方面的的橫向合作,通過多家企業聯合的方式,拓寬企業的物流渠道,實現茶葉企業物流的規模化效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茶葉企業的物流領域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現有的產業鏈結構不合理、在茶葉企業的倉儲、運輸等環節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茶葉企業就必須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實現跨地區的聯合配送。另外,還應該加強與第三方物流的合作,這樣就能夠短時間內降低茶葉的物流配送成本,提升茶葉企業的效益。從企業的長遠利益來看,還需要對整條茶葉供應鏈進行科學的優化與重組,實現供應鏈橫向和縱向聯合,提高茶葉知名度和銷售業績。
[1]胡超.安慶茶葉物流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4(18): 472-473.
[2]黃天齊.淺談茶企業的倉儲物流流程優化研究[J].福建茶葉,2016 (9):94-95.
王意日格樂吐(1982-),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市人,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物流管理,電子商務,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