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閥,董水生
(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廊坊065200)
供應鏈系統下的茶企物流管理研究
姜閥,董水生
(廊坊燕京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廊坊065200)
現實表明,諸多茶企都擁有自己的茶園,所以采購物流的職能也就被弱化了,而茶企的規模普遍較小,因此生產物流主要突出其中的倉儲管理。可見,結合茶企物流管理的短板,著力探討銷售物流方面的管理問題更具有現實價值。優化銷售物流管理的措施包括:拓展對銷售物流功能的認識、重點突出客戶關系管理功能、圍繞公共平臺增強信息交互、實施“產出/投入”績效評價。
供應鏈系統;茶企;物流管理;研究
目前研究茶企物流管理的文獻還較為鮮見,業界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茶企的生產和銷售環節。但在“商流決定物流、物流支撐商流”的內在邏輯下,茶企物流管理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和銷售環節的運營績效。另外,作為“第三利潤源”的茶企自營物流體系,也將在降低企業總成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供應鏈系統下來考察茶企的物流管理問題,則需要從三個方面來展開: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但現實表明,諸多茶企都擁有自己的茶園,所以采購物流的職能就被弱化了,而茶企的規模普遍較小,因此生產物流主要突出其中的倉儲管理。可見,結合茶企物流管理的短板,著力探討銷售物流方面的管理問題更具有現實價值。由此,這就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點。
在拓展茶企的市場份額上,銷售物流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作為第一方物流的茶企自營物流,其在開展銷售物流時還將增進客戶關系管理。具體而言,茶企銷售物流的特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1 各節點呈現出扇形分布
在供應鏈系統中,各個節點體現為市場經濟主體,它們在契約的基礎上形成了縱向聯盟關系。其中,在這些節點中不僅存在著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存在著大量的中間商。之所以各節點呈現出扇形分布可歸因于:第一,茶葉作為快消品,其需求量和需求特點決定了這種扇形結構。第二,茶企一般尋求與中間商的合作來銷售茶葉,從而中間商的空間布局就體現為扇形分布,進而在銷售中商流也呈現出這種形態。扇形分布決定了茶企物流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1.2 倉儲配送的需求量較大
倉儲配送屬于配送的一種類型,主要體現為以貨物倉儲、貨物組配、貨物末端輸送為業務內容的配送中心。之所以茶企銷售物流具有這樣的特征在于,倉儲配送的運營成本較低,這就能與茶葉的經濟價值形成較好的匹配度。再者,茶葉作為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導致了茶葉的市場需求彈性較小,所以倉儲配送也能夠保證茶葉供應的穩定性。但從目前所反饋的信息中可以看出,倉儲配送仍然納入到茶企的自營物流體系之中。
1.3 補貨需求的波動性較強
補貨需求的波動性較強,一方面歸因于季節變化導致的消費者對綠茶和花茶的需求結構變化使然;另一方面,則歸因于市場經濟結構使然。不難看出,以后者作為該特征的形成原因更具現實意義。茶企的茶葉一般依托中斷賣場進行銷售,在現有的市場競爭態勢下,終端賣場將根據不同品牌、類型茶葉的銷售狀況來確定補貨需求,從而這就導致了補貨需求波動性較強的特征。
從筆者的調研中可知,茶企物流管理現狀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物流管理的意識方面
毫無疑問,相對應第三方物流來說茶企自營物流顯然是不專業的。這里的不專業首先表現在組織者的管理意識方面,其中包括物流部門管理者的意識和一線物流員工的操作意識。意識缺乏所反映出的便是,未能在供應鏈整體視角下來看待自身的物流管理工作。那么這一現狀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從企業內控分析中可知,茶企內部的職能化結構決定了物流人員的崗位意識較為狹隘;同時,茶企自營物流部門的企業地位較為邊緣化,也促使物流人員在工作中缺乏主體意識。
2.2 物流管理的內容方面
從前面的銷售物流特征中可以發現,其主要反映出了物流組織與商流組織之間在市場互動中的共振效應。這就決定了,茶企物流管理的內容應包括物流運營管控,以及與賣場進行商業互動和開展客戶關系管理。但現實表明,受到工作意識的制約,茶企物流管理的內容較為狹窄,這主要體現在物流運作呈現出單線條的狀態,而未能在市場信息收集、客戶關系管理等重點領域有所作為。不難發現,在域內和域外茶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以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3 物流管理的績效方面
茶企內控管理是需要消耗組織資源的,特別是對財力資源的消耗。為此,在包括物流管理在內的內控管理中,需要強化最終的績效評價。但與生產領域不同,物流領域的績效較難評價,其歸因于大部分作業都在流通領域完成,所以若要實施跟蹤考核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以上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優化茶企物流管理的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定位:
3.1 物流管理的意識定位
諸多經驗表明,只有在拓展和提升了物流員工的崗位意識,才能為接下來工作績效的提升奠定基礎。因此,需要在供應鏈全視角下來重新審視銷售物流的價值,以及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根據筆者的工作體會可知,與下游各節點保持有效的溝通最為重要,所以應增強物流人員的溝通意識。
3.2 物流管理的功能定位
由于本文是以茶企的銷售物流為考察對象,所以這里的物流管理功能定位也聚焦于銷售物流環節。從茶企所面臨的市場環境出發,銷售物流的功能應包括:產品配送、輔助促銷、強化客戶關系管理、增大市場份額等四個方面。因此,隨著對銷售物流功能的界定,物流人員就需要針對這些功能進行充分的認識。
3.3 物流管理的平臺定位
這里的平臺主要指向“物流信息化平臺”,前面已經指出了茶企銷售物流的特征,從中可以知曉,只有在完善物流信息平臺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應對補貨的波動性,以及對市場信息的收集。
3.4 物流管理的績效定位
針對物流部門的績效考核的確存在難點,但這里可以轉換思路,即圍繞著“投入產出”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績效考核則是可以實施的。在實施之前首先需要制訂績效考核標準,然后便是將產出和投入量化為價值指標。
以上從四個方面所做的物流管理模式定位,便為接下來的物流管理模式構建提供了切入點。以下將突破茶企的自營物流體系,在綜合利用自營和社會物流體系的視域下,來優化銷售物流管理模式。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驅動下,茶企物流管理模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 拓展對銷售物流功能的認識
從組織形態來看,茶企物流部門的業務開展模式類似于單一的物流商,從而就缺乏供應鏈運作所追求的系統觀和整體觀。在提升部門成員崗位意識的要求下,需要不斷拓展對銷售物流功能的認識。域內茶企的目標市場一般都處于域外,只有在整齊劃一下才能增進域內茶企的整體競爭實力。為此,域內行業協會應承擔起這樣的職責。由協會邀請市場和物流專家來開設專題講座和主題討論,從而來實現崗位意識提升的目的。
4.2 重點突出客戶關系管理功能
長期以來,茶企管理層都將客戶關系管理納入到市場營銷范疇。筆者認為,這是不全面的。在茶企實施銷售物流活動時,倉儲配送的時效性、貨損率低、物流包裝便于識別等,都將助力客戶的產品銷售,而這也就能增強與客戶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從讓利返點的營銷模式來加強與客戶的關系管理,通過上述物流運作便能與競爭對手之間形成差異化策略,最終構建起自身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當然,其它工作內容也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得到增強。
4.3 圍繞公共平臺增強信息交互
茶企在供應鏈系統中搭建和完善物流信息平臺,首先需要考慮實施的成本和技術問題。為了降低茶企的實施難度,這里應著力圍繞著公共平臺來增強信息交互頻率。何謂公共平臺?根據其它企業的經驗,可以將QQ、微信納入其中。另外,物流信息平臺的另一重要功能便是收集市場信息。因此,在配合物流信息交互的同時,還需要與市場部門進行合作來建立線下信息收集渠道。
4.4 實施“產出/投入”績效評價
根據企業管理原理可知,“產出/投入”的比值越大越能體現出內部資源配置的高效性。為了使二者的比值能夠比較,一般取貨幣單位為量綱。針對銷售物流而言,可以用開展銷售物流項目的資金投入量作為量化指標,而產出則可以用銷售收益作為量化指標,這樣就能完成績效評價工作了。
最后還需指出,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矩陣型組織結構具有較好的組織彈性,也能很好的對組織資源進行配置。在促使配送環節能靈活和柔性化的適應網購強度的變化,應建立矩陣結構下的技術系數組合。具體的做法是,人員在同城配送下通過調度來靈活決定其的配送目標區域。另外,配送車輛應由企業統一采購,并根據配送人員的任務來給予使用。這樣一來,技術系數就由勞動要素的量決定了資本的量,從而能靈活適應茶葉配送所存在的共振現象。綜上所述,關于茶企物流管理問題,必將隨著商流形式的不斷演化而被更為豐富的表現出來。
以上所做的討論是建立在茶企擁有自己茶園的條件之上的,若是部分茶企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其采購物流管理環節也需要突出客戶關系管理。
在“商流決定物流、物流支撐商流”的內在邏輯下,茶企物流管理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生產和銷售環節的運營績效。另外,作為“第三利潤源”的茶企自營物流體系,也將在降低企業總成本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茶企物流管理的短板,應著力探討銷售物流方面的管理問題更具有現實價值。通過討論,優化銷售物流管理的措施包括:拓展對銷售物流功能的認識、重點突出客戶關系管理功能、圍繞公共平臺增強信息交互、實施“產出/投入”績效評價。
[1]孫穎.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3(9):171.
[2]楊春雷.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措施研究[]].知識經濟,2013(19):26-27.
[3]趙奕凌.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版.
[4]曹紅菊,劉桓.淺談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J].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6(4):60.
姜閥(1973-),男,河北行唐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