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亮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河南新鄉453007)
阮音樂在茶道中的應用研究
王洪亮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河南新鄉453007)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茶是十分重視的,品茗是一種極為富有深刻精神內涵的行為,并且茶的歷史十分悠久,因此,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茶作為審美主體之一,可以通過與藝術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有效的傳播。在中國傳統美學之中,音樂也是審美主體之一,因此要在現實生活之中處處有美的感受,就要重視音樂與茶的結合。本文將阮音樂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阮音樂在茶道中的應用,從而加深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阮音樂;茶道;應用
阮是一種形式和風格多樣的樂器,其音質特點十分獨特,通過特殊的表演形式來將曲子的起伏展現出來,從而有效地影響觀賞者的情緒;而茶作為一種飲品,主要是通過茶藝來表示它的精神內涵,在茶藝操作和品茶的過程之中,感受茶的韻味和特色。將阮音樂與茶文化相結合,能夠幫助人們從內心深處來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通過阮音樂與茶的結合能夠激發人們的審美意識。
中國與西方的美學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美學中更加注重研究審美的主體,而西方的傳統美學之中更加重視理性和作品。中國傳統美學比較重視對美的發現和感受,通過心靈來挖掘其內在的美麗,通過心靈的感悟對審美主體進行強調。在中國傳統美學之中,更加注重倫理關系,從中挖掘現實審美的意義,發現其中的關系以及其中的審美主體,但是通過不斷研究審美主體的過程當中,發現我們主要研究的就是審美的客體。美學具有非功利性的特點,因此在舉辦活動的時候,十分的抵制鋪張浪費的現象,并且堅決反對以利益作為出發點來舉辦活動,重視修身養性和人們內心的感受等,因此美學的特點是十分明顯的。在我國古代的魏晉時期,利用茶來提倡“以茶養廉”,主要是為了抵制不良的風俗習慣,充分利用茶在寧靜、品味和悟性等方面的特點。阮音樂的音色偏向于柔和,音質又比較醇厚,卻又包含彈性,能夠營造出唯美的意境,所以在樂隊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阮音樂與茶之間的共同點都在于包容,能夠極快的適應復雜的環境,并且具有大而化之的氣度,因此我們從內心和情感上的感悟出發,就能夠有效的感受美,并且接受審美藝術的熏陶,通過這種形式的結合能夠讓人們更快的提升審美的意識,有利于提高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理解與認識。
2.1 品茗
隨著現代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逐漸提升,對生活質量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品茗的時候就會更加注重過程。有的人在選擇茶葉的時候比較側重于茶的口感和味覺,品嘗濃茶和淡茶的感覺大不相同,品嘗淡茶的時候就會讓人感到唇齒留香、意猶未盡,品嘗濃茶的時候會讓人感到喝一口就足以回味無窮;有的人在選擇茶葉的時候更加側重于茶葉的品級,茶葉作為群眾藝術品的需求之一,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味道越來越濃郁,以此來提高茶葉的市場價值。因此在目前的茶道表演之中,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就需要重視泡茶的過程。在器具的選擇上,從一開始的選擇飲用水方面,就要選擇有機水來烹茶,并且更不能忽視洗茶和泡茶的過程,這樣的茶道表演已經不僅僅是對喝茶的要求,更是對藝術的欣賞,因此泡茶的過程就是人們享受的過程,只有提高了欣賞度才能有效的提高個人的生活品質。
2.2 阮音樂的風格技法
阮音樂的音色十分尖銳透明,聲音十分悅耳悠揚,而阮又分為高音阮,小阮和中阮、大阮以及低音阮,各個音域的阮都有各自的特點,阮賽樂曲的演奏之中和樂曲特點突出方面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演奏技法,在演奏阮的時候,右手的點奏十分清晰,而在輪指演奏之中,將點奏連成一串,從而演奏出悠揚的旋律,具有歌唱性的特征,在右手掃弦演奏之中,能夠突出其慷慨激昂的情景,烘托氛圍歌頌人民群眾的熱情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左后的滑音演奏能夠充分的展示出婉轉的音色,突出表達了人們細膩的感情,表達出柔美的情感。阮在云南地區的相關曲目之中的表現以積極向上為主,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渴望以及對生活的向往,在云南的節日之中,能夠充分的展現出濃郁的民族特色;阮在蒙古族的曲目之中曲調十分悠揚高亢,將蒙古族人民對生活的憧憬充分的表達出來。而阮在茶道表演之中也經常作為背景音樂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阮的音色比較柔和,所以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在品茗的時候結合音樂形成一種獨特的享受。在演奏阮曲的時候也需要注重演奏員對曲子的理解,主要是考驗其演奏技巧是否精湛,阮曲的風格不同,擁有著多種演奏形式,雖然人們十分重視曲子的風格和音色,但是更重視多種形式之間的配合,例如阮組的集體演奏和小型樂隊演奏等,因此我們也要重視長時間的練習曲子的演奏技巧,只有經過長時間的不斷練習,才能夠提高觀眾的享受程度。
2.3 阮與茶的結合
隨著長時間的歷史發展,品茶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由于品茶不僅僅是關注“飲”字,更注重“品”,品茶是一個過程,是人們對于飲茶的主觀感受,而這個感受是非功利性的。品茶十分重視形式,而有形式就需要講求韻律,能夠通過品茶感受到藝術。茶道重視的是收放、鋪墊和手法,因此結合中國的傳統音樂能夠交相呼應。阮技巧中主要有右手點奏、輪指演奏、掃弦演奏和左手配合,這些都需要講究技巧的掌握,與茶道的收放相結合,在鋪墊和手法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契合度,達到藝術層面上的技巧演奏,能夠有效的幫助阮音樂與茶道的結合,這種綜合的藝術就是利用手法的銜接與過度來達到有效配合的目的。
3.1 阮風格形式與茶道內容
任何的藝術表達都需要通過形式與內容來進行。催生形式主要是為了更加直接的感受音樂藝術,要想最為直接地表達藝術,就需要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展開,而音樂作為最直觀的藝術形式,富有較強的感染力,它通過形式來幫助人們了解其內涵,并通過對形式的感受,獲得豐富而細膩的情感體驗。內容主要指的是信息和理解以及邏輯,內容和形式之間相互聯系,卻又是相對的,因此二者能夠在特定的語境之中進行轉換,藝術的表達都是通過形式來進行的,而形式主要承載了藝術的內容,通過形式來表達情感。因此若是內容就是文化,那么形式就是某一種類型的藝術,這就能夠體現綜合的美與感,有利于人們加強對人話的理解,并且還能夠提高人們感受藝術性,獲取更加深刻的審美感悟。例如張藝謀所推出的“印象系列”,主要就是通過對五個系列的實景拍攝,將景物與藝術相結合,從而引導升華,讓人們在感受山水的秀美的同時,融入綜合藝術,不僅從視覺上給予觀眾沖擊,更讓人感受到了美,感嘆其藝術形式的奇妙,這是一種精神上的感悟。
目前人們在茶道之中除了注重茶具的器型美感之外,也要求茶藝的藝術表現水平需要不斷提高。好的茶只有好的器具才能烘托出來,而好的茶葉只有好的音樂相配才能夠襯托出茶的韻。因此在茶道之中應用阮音樂主要是由于阮曲的聲音十分悠揚獨特,音色醇厚,在進行茶藝表演的時候,根據內容選擇阮曲是最好的,阮曲的雅致和音色正好配合茶藝表演,這也是一種展現藝術的過程,選擇阮曲就是一種文化的形式選擇,茶藝表演正是茶文化的內容表現。只有不斷提高對曲子的要求,加強對曲風的理解,才能夠將茶藝的風格和內容體現出來。樂曲是藝術之中最無形的表現,只能通過聽覺來感受曲子所表達的情感,進行自己的理解感悟;而茶藝表演是視覺上有形的內容,所以在沖泡的時候要求器具的美感,利用各種繪畫和雕刻圖案將器具的美展現出來,增加人們的視覺感受,將視覺與聽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既享受了茶道的過程,更能夠理解其音樂的形式,這是一種美的享受。
3.2 阮風格內容與茶道形式
阮曲的內容與茶道的形式是相互交融的,要想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就需要從綜合藝術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人們在欣賞樂曲的時候自然而然要融入茶藝的表演,在欣賞樂曲之中感受樂曲的風格極其表達出的內容,而在演奏者旁邊一般都會放置茶道工具,在賞樂之余感受中國的傳統茶道文化。二者相結合可以達到一種極致的藝術享受,這也因此當阮作為內容無法與茶道形式分開,二者缺一不可。阮的分類較多,因此大大豐富了阮在風格內容上的表現,茶的種類較多,我們可以根據其特點來進行分類,將二者相結合能夠更好的表現藝術。阮風格在地域曲目和特色的呈現也能夠反映出當地的民俗習慣,因此若是在地域特色阮曲之中搭配當地的特色茶,更具風味。
通過阮音樂與茶道相結合的探索,發現二者之間含有許多的共通點,并且二者的結合能夠相互促進,而人們將阮曲與茶道相結合的習慣帶入到生活當中能夠將無形融入到有形之中,使得綜合藝術更有價值。將音樂與品茗相結合主要是為了促進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的傳播。本文主要研究了阮音樂在茶道中的應用,理解阮音樂的風格和茶文化,將綜合藝術帶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1]丁梓崴.阮音樂風格與茶文化初探[D].中國音樂學院,2014.
[2]尹藝蓓.傳統音樂以阮為例與茶文化在審美層面的共通性[J].福建茶葉,2015(6):240-242.
[3]殷增琴.阮樂藝術在當代中國——以《中阮搖滾》為例[J].齊魯藝苑,2015(4):28-30.
[4]張東曉.當代阮樂藝術普及教育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
[5]李汶姬,趙靜.鳳慶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間音樂的表現及重要性[J].音樂大觀,2013(3):71-72.
[6]汪莎.云南鳳慶茶道文化中的音樂考察及其思考[J].創作與評論,2013(16):96-99.
[7]蔡荷.茶道中的哲學意味[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4):36-39.
王洪亮(1984-),男,河南安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竹笛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