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春光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海南瓊海571400)
高等職業教育茶學及相關專業的建設研究與實踐
豐春光
(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海南瓊海571400)
本文在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展開研究。首先,歸納茶文化的德育功能,闡明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其次,剖析弘揚校園茶文化和增強師生道德修養的可行途徑。下文將詳細論述。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教學時間,通過傳統文化與專業建設活動的有效結合,將達到學生專業建設的有效培養和提升。本文擬從專業建設的開展現狀入手,分析專業建設培養訓練方面的不足,從而分析茶文化對提升專業建設的影響,進而嘗試將茶文化融入專業建設的相應思路。
茶文化視域;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發展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典范,其中包含了豐富的處世哲學和價值觀念,通過體系化開展茶文化教學,讓學生了解茶文化的內容,不僅能對學生思維觀和價值觀產生直接影響,同時更是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綜合素養的客觀要求。因此,將茶文化融入專業建設,是專業建設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素養的必然。通過在專業建設活動開展過程中,融入必要的茶文化教學內容,將大大提升學生的專業建設。
1.1 激發國民的愛國情懷
中國是茶之故鄉,產茶最初始于神農氏,然后興盛于唐宋,至今被推崇為“國飲”。而全世界飲茶的國家幾乎覆蓋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地域或直接、或間接與中國茶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英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曾將中國“茶”列為對人類擁有重大貢獻的發明,與“四大發明”并列齊名。中國茶樹種類非常多,且資源極為豐富多元,茶葉制作工藝一應俱全,所產茶葉的品質可謂風味絕佳,中國茶葉覆蓋全球160個國家或地區,儼然躋身世界三大飲料行列。因而,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進程中,我們應該讓這一代年輕人更為深入地去掌握中國茶的發展歷史和重要貢獻,可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可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1.2 傳承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茶文化擁有一部長達4700年的發展史,自始至終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在整個亞洲文化占據絕對精彩的地位。中國茶文化暗合儒釋道三家哲學理念,并不缺少應有的中華美德。中國茶文化結合傳統哲學思想、美學理論與倫理學,涵蓋學科門類繁多,不乏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當代師生勢必成為繼承與發揚的集大成者,因而從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研究是必要的。
1.3 培養勤儉節約的高尚品德
中國茶文化自身蘊含教導新一代年輕人如何立身處世的道理。比如,白族“三道茶”意喻“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此警示新一代年輕人在立身處世方面要多吃苦、要努力勤奮、要常思人生價值。一道清茶喻示人生苦盡甘來的道理,自由一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韻味,好似莊晚芳老教授曾倡導的“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的茶德。前國家主席胡耀邦同志也曾以“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倡導“以茶代酒、廉潔奉公和勤儉節約”的大眾風氣。由此可見,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可利用中國茶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當代年輕人勤儉節約的高尚品德。
1.4 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中國茶道講究“和、敬、融、理、倫、性”,非常注重于社會人際關系的打理,以中國茶道精神要求國民應是和諧處世和團結敬人。中國茶文化活動可將一些沉溺網絡虛擬世界的師生拉回到現實生活中,與人交際、與人活動。組織中國茶文化活動或茶藝實踐,通過認識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在同學之間產生可共謀的愛好,無疑可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對如何在社會交際中打理好各方關系具有利好,實際就是一種增長社會交際能力的過程,以此為畢業進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因此,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可利用中國茶文化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1.5 養成文明知禮的性格
文明知禮是個人高尚品德的重要組成。孔老夫子有曰:“人無禮,無以立。”中國茶文化是一種東方化的教化禮儀,中國自古至今就是禮儀之邦,客來敬茶乃基本待人接物的禮儀形式,正如:“客人來了先問好,凈手燙杯把茶泡。泡茶之禮有門道,水滿七成最為妙。鳳凰點頭三鞠躬,動作連貫手靈巧。雙手捧茶敬客人,微笑致意有禮貌。”茶禮還涉及如何選用茶具要遵從客人意愿。中國茶禮暗喻人情、教養和禮遇。莊晚芳又言:“茶道是通過一種飲茶方式,對人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由此可見,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可利用茶禮教化明倫,從新一代年輕人品茶中養成文明知禮的性格,繼續傳承中華美德。
1.6 養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習慣
喝茶有益身心。中國茶圣陸羽也認為茶具有緩解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和百節不舒等功效。明朝顧元慶在其著作《茶譜》中寫道:“人飲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易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以一日無茶”。李時珍在其著作《本草綱目》中收錄涉及茶草的藥方多達17個,而民間偏方引用茶草更為廣泛。據多國科學家的共同研究與分析表明,茶葉還具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和抗衰老等功效。開國元帥朱德總司令也作詩贊美茶如是寫道:“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常年飲,延年益壽法”。由此可見,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有利于當代師生養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習慣。
2.1 引導學生形成互相團結、協作配合的集體意識
很多專業課程開展和參與都需要由團隊和集體來完成,所以專業精神的重要內涵就是培養參與者養成互相配合、相互團結的團隊意識。在專業比賽和專業活動中,即使一個人擁有精湛的技術水平,如果離開團隊配合,也很難取得良好展現。因此通過將茶文化融入專業建設中,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茶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互相配合,相互協作的意識,通過茶文化的優異展現,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形成對專業精神的理解,專業精神也在教育學生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只有在互相配合的基礎上,才有空間展現個人技能。
2.2 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道德價值觀念
在培養學生的專業建設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白專業課程是一門尊重規則、戰術和技術以及體力相結合的運動教學課程,學生在充分享受專業項目帶來的運動樂趣時,也要知道尊重對手、尊重規則。正是專業精神的存在,才使得整個專業建設充滿更全面的價值內涵。此外,也要讓學生明白參與專業課程并非是為了學會某一技能,贏得某一場競爭等等。可以說專業建設唯一的價值目標就是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形成積極、全面的發展意識。專業精神中所倡導的尊重、不屈不撓精神都是積極、健康的道德價值觀念,更是助推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價值理念。因此,將茶文化有效融入專業建設活動當中,將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道德價值觀念。
2.3 引導學生形成全面的人文關懷精神,構造健康全面的人格
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育學生掌握多數技能和知識,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人格和精神。無論是將茶文化融入教學活動,還是開展專業建設活動,實際上都是當前整個教育活動的本質目的。學生在學習時,不僅要掌握學習所需技巧,也要逐漸形成進步理念和高尚品格,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的人格理念,通過讓學生的情感認知變得更豐富、成熟,才能更好感知整個社會的價值。而學生形成全面的人文關懷精神,也是引導學生感知世界、感悟生活的重要前提。專業建設活動與學生的生活、成長之間有著密切關聯,因此如果能將茶文化緊密融入其中,必將為學生形成全面情感、價值觀念給與有效奠基和幫助,通過茶文化和專業活動的全面融入,助推學生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觀念。
2.4 引導學生尊重規則,養成必要的禮儀規范
目前專業建設活動開展過程中,很多學生缺乏對自身行為規范的有效約束,加上多數學生為獨生子女,因此多數學生都不能用平和心態來對待其他人,從根本上看,就是內身素養缺失所造成的。而茶文化中對規范、規矩、規則有著清晰的界定,所以通過有效宣傳茶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尊重規則。在專業建設活動中,無論是具體項目學習,還是相應比賽參加,都需要遵守必要的規則,只有遵守規則,才能更好參與到專業活動中。因此通過將茶文化融入專業建設活動當中,不僅能幫助學生養成尊重規則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能在不斷學習過程中,養成必要的禮儀規范,從而有效約束個人行為。
2.5 引導學生積極全面成長,形成良好習慣
專業建設包含的不僅是對各項動作和技能的教學、培養,同時也包含著自強自立的精神、吃苦耐勞的意志的教學等。但以往由于只是開展單一的專業建設活動,一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支撐,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將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對專業活動表面技能的學習上,未能從根本上認識到專業活動學習的內涵。而茶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將中華民族中各種優異的精神內涵都被融入其中,因此,值得將其全面繼承。在專業建設活動中融入茶文化,能夠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獲得必要的精神內涵。茶文化與專業建設相結合。并將成為充滿“生動活潑”元素的項目,可以讓學生在運動參與學習中實現個人思想內涵提升。從而實現引導學生積極全面成長,并且形成良好的專業課程習慣。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茶文化內涵豐富多元,茶文化視域中對當代高職專業建設的發展具有寓教于樂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對普通課堂教學的輔助與補充。筆者在弘揚校園茶文化與增強師生道德修養的可行途徑方面提出五個方面的建議,旨在通過強化中國茶文化教育陶冶師生情操、增強道德修養,并希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于公于私可謂相得益彰。
[1]舒曼,胡智學,陳一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茶文化建設[J].農業考古,2015(4):19-21.
[2]鄔夢兆.弘揚中華茶文化大力發展茶文化事業[J].農業考古,2012 (2):44-45.
[3]周樹紅,王建軍,翁蔚.弘揚校園茶文化對高職人才培養的作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0(4):24-26.
[4]張光之.體育教學中如何貫徹文化融入的指導思想[J].教育論壇, 2015(1):205-207.
豐春光(1969-),男,湖北羅田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中國教育史及高等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