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錄平
(信陽農林學院外語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茶文化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的關聯性研究
張錄平
(信陽農林學院外語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茶,早已經不再單純地作為一種飲用品而存在。早在幾百年前,茶由中國傳入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此時,茶已經成為一種物質文化形態,成為貴族展示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成為作家的小說中最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變為詩人在壁爐前,創作靈感的催化劑。在英美文學中,茶無時不刻不在展現它自身獨有的文學性。本文就從茶文化中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的關聯性這一領域展開研究,深入探析在英美文學與茶文化中的文學性是怎樣的交織和融入。
茶文化;文學性;英美文學;關聯性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茶文化有它自身的文學性和傳承性,這一點已經不用花費很多的筆墨去解釋和說明。眾所周知,茶是中國獨有的文化特質,它是起源在中國,發展在中國,所以在中國的文化之中,茶的融入是一種純粹無意識的活動。從古至今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茶文化是隨處可見的。詩詞,小說中應有盡有。但是在外國的文學作品中,茶文化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這個問題在閱讀外國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我們品讀外國文學作品的過程中,關于茶,或許更確切地說關于茶文化,我們在各種場景中都可以了解到。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一些英國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主要描寫英國貴族的生活,或者是歐洲的莊園文化作品。如簡·奧斯汀,在她的許許多多作品中,除了向我們展示各式各樣的女性婚姻愛情之外,在她的許多小說中,茶文化,茶桌文化,已經成為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法國作家,莫洛亞在其作品《拜倫傳》中曾經用非常濃重的筆墨說拜倫,在他的生活中可以沒有許多重要的事物,但是唯獨沒有茶會讓他感受到煩惱。上述的一切都說明,茶在英美文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下文中,就以茶的文學性和歐美文學的關聯性進行一個詳盡的說明和深入的探究。
要研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學中的源流問題,那么首先就要明白,茶在英美的源流,發展成一種什么樣的形態。眾所周知,茶起源并發展于我國。茶是在十六世紀傳入歐洲,關于歐洲從中國運輸茶葉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中國明代萬歷年間,荷蘭人的商船從中國澳門將中國的茶葉運往歐洲國家。隨著茶葉傳入歐洲,在歐洲的許多國家,茶就漸漸的開始成為一種日常的飲品,逐漸在英法等許多國家成為一種風尚。在歐洲國家之中,英國對于茶最為熱衷,同時對于茶的傳播更為迅速和廣博,同時也是最具深度的。在十八世紀,英國的飲茶文化發展到了一個巔峰,這一時期飲茶成為英國最熱門的一種時尚,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愛。無論是在皇室貴族之中,還是在普通的社會階層,都對茶飲文化推崇備至。所以茶文化在英國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茶,之所以在英國會發展成為如此猛烈的一股浪潮,與英國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有直接的關聯。在英國,茶文化最開始流行于上層社會,在皇室和貴族中廣為流傳,茶在英國除了被視作一種高端的飲品之外,它更是一種權利和財富的象征。悠閑奢華的“tea time”以及華美考究的飲茶器具,這都是外顯的一種資本。因為上層社會如此的推崇和喜愛飲茶,那么在普通民眾中也爭相追捧,將飲茶當作是自己地位提升的一種手段。在英國,普通國民對于皇室以及上層社會生活的追捧和崇拜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這也是茶在英國會如此的受到歡迎的原因。所以在英國的文學作品中,茶文化已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存在。文學作品源于生活,當茶文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文學作品自然會將其囊括其中。
相比于英法這樣的國家,美國似乎對茶文化不是特別的熱衷。美國是一個沒有悠久歷史和文化沉淀的國家。所以美國生活節奏非常快,他們只是講究效率,很少會花費漫長的時間去烹煮一杯茶,或者用精美的器具品茶。但是美國人也并不是不喝茶,茶在美國也是存在的。在美國,大多數人只喝紅茶,他們很少會將綠茶作為飲用的對象。歐美文學中,歐洲文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英國作為一個曾經殖民統治過歐洲許多國家的殖民帝國,其文化以及文學作品也會滲透到其他各個國家,當然美國也不例外。所以盡管美國人并不熱衷于飲用茶,但是在茶文化和文學性這一點上是相輔相成的。
英美文學作為構成世界文學的重要體系之一,有它自身的魅力和影響。那么茶文化中的文學性又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形式在英美文化中得以體現?首先英美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的內容涉及到茶和茶文化,同時也涉及到許多茶桌禮儀等。茶文化在文學作品中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出現,有詩歌,有小說,有散文。其中又以小說占的比例最大,尤其以英國描寫貴族莊園的小說為主。英國著名的女性作家,簡.奧斯汀對茶非常的喜愛甚至是癡迷,所以在她的作品中無一不展現著她對茶的喜愛。雖然在那個時代,英國的飲茶文化還沒有風靡,但是在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在那個年代,茶文化洗禮著典雅又莊重的英國文學。簡·奧斯汀一生未嫁,她總共創作過六部作品。如我們所熟知的《傲慢與偏見》、《愛瑪》以及《理智與情感》等。她的小說內容多是描寫英國鄉紳階層或沒落貴族階層的女性的愛情和婚姻生活,簡·奧斯汀以其細致入微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性格鮮明和極具個性的女性文學典型,具有非常深刻的諷刺意義。在她的作品中,因為多是英國的鄉紳和舊式莊園的生活環境,所以茶文化在她的小說中,展現得十分的明顯。在其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中,文中許多部分都涉及到茶文化。比如在小說中,作者這樣有這樣的描述,在貝納特家族有這樣的一個習慣,每天吃過晚飯之后就會由家中最受寵溺的大女兒負責沏茶,而二女兒伊麗莎白負責煮咖啡。從中可見,茶在英國是十分珍貴的,這種珍貴不僅表現在“物以稀為貴”這一概念上,更重要的是茶表現了一種地位的不同,是一種地位的展現。在《曼斯菲爾德莊園》中,范妮總是被指定沏茶,這是因為托馬斯先生殷切的希望把范妮認作自己的干女兒,所以托馬斯夫人總是有意無意的讓范妮當眾沏茶,這也是展現其地位和身份的一種方式。
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時,我們可以通過茶文化得到許多的信息。在傳統的英國莊園式家族中,茶文化是一個非常具有意蘊的意象。在簡·奧斯汀的諸多的小說中,我們幾乎可以看得見茶文化的滲透。在英國的傳統家庭中,茶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陳設。在小說中經常有的場景是,每當有重要的客人來訪時,主人都會叫自己十分中意或者是看中的人來沏茶給客人,以示對待客人的尊重。在英美的文學作品中,主人會將十分精美珍貴的茶具陳設在客廳,女主人可以借此展現自己的風姿和自信。貴婦人之間會經常舉辦茶會,這樣的茶會多在晴天舉辦。在悠閑安靜的下午時光,婦人們各自精心打扮并出席茶會。在茶會之中,相互交流各自的生活和各種瑣事。不光是在簡·奧斯汀的小說中,在其他作家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茶文化的蹤跡。
在法國作家安·莫洛亞的作品《拜倫傳》中,拜倫的生活中可以沒有美酒和牛肉,甚至可以沒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唯獨不能沒有茶。試想一下作者這樣寫,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是什么,拜倫是英國著名的詩人,出身于貴族,寫的詩大多散發出濃濃的貴族氣息,字里行間無不透漏著有別于他人的高貴和雅致。所以莫洛亞說,拜倫什么都可以沒有,對于英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東西在拜倫眼中都無法與茶相提并論。這在一方面說明茶的重要性,卓爾不凡如拜倫者,都對茶如此癡迷和推崇;這在另一方面通過茶在英國的傳統地位來反襯拜倫不俗的氣質和高貴的身份,不然為何已經瘸了腿,大眾依舊覺得他是“王子”。此外,英國著名的詩人雪萊也大肆用長詩寫過茶。如在《泛舟賽其奧河》中,雪萊就描寫了飲茶聚會的悠閑生活,詩中用非常放松的筆觸,洋洋灑灑的寫了悠閑的午后時光,并對飲茶暢談的愜意進行了描述。除此之外雪萊還專門為中國的綠茶寫了一首詩,極力的稱贊中國的綠茶。對于用來盛裝和裝飾茶的器具,雪萊也寫過詩來表述自己對茶的喜愛和熱衷。和拜倫一樣,雪萊對于茶文化也是十分的鐘愛,經常參加茶會,就算后來移居英國之后,對于英國的各類茶會也是十分的關注。
除了這些作品之外,還有喬治·辛吉的散文《四季隨筆》中寫到了茶文化。《維萊特》和《花園茶會》等作品都從各個不同的層面和方向展示了茶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之中的交匯和關聯。甚至極力展現原始人性的作家勞倫斯也在其名噪世界的作品《兒子與情人》中有許多關于茶文化的描寫。從中可以看出,茶文化中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是緊密相連的。
總而言之,茶文化中所折射而出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是相互融匯的。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茶文化上的個性和共性。茶文化從中國傳入歐洲,經過歐洲各民族對茶文化的繼承和結合本民族自身文化特性的發展,歐洲茶文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文化。而在英美文學中,尤其是英國文學,茶這一意象在其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十分明顯和深刻的象征意義和引申意象,所以從上文就可以充分的證明茶文化中的文學性與英美文學的關聯是非常緊密的。茶文化在英美文學的推動之下顯得愈加厚重,同時也會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而英美文學在茶文化的浸染下更顯得雅致和莊重。
[1]李榮林.茶葉傳歐史話[J].農業考古,1992(2).
[2]陳勤晉.茶文化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周景洪.英國茶文化漫談[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報,2007(2): 74-76.
[4](英)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雷立美,譯.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5]趙瓊.淺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J].劍南文學,2013(10).
張錄平(1978-),女,遼寧鞍山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