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旅游管理系,河南鄭州450009)
基于名人文化的茶園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宋州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旅游管理系,河南鄭州450009)
由于茶葉生長于高寒和丘陵地區,因為自然景觀在相對較近的空間范圍內并未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所以就使得各地茶園生態旅游產業存在著同質化的特征。基于名人文化的茶園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則是可以嘗試的。在走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時,需要重視:以名人文化來打造茶園生態旅游的主題、以名人的歷史文化來塑造茶園生態環境、實施名人與茶園文化為平臺的招商活動、行業空間布局優化下建立融合發展態勢等四個方面的問題。
名人文化;茶園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策略
隨著生態旅游在國內的興起,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旅游產品市場識別度,成為了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以茶園生態旅游為例,由于茶葉生長于高山和丘陵地區,所以該地區借助自身的自然資源比較優勢,來發展茶園生態旅游無可厚非,但因為自然景觀在相對較近的空間范圍內并未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所以就使得各地茶園生態旅游產業存在著同質化的特征。為此,基于名人文化的茶園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則是可以嘗試的。首先,茶葉產地的名人效應具有增強市場識別度的效應,而且歷史上的名人也能助力該地區茶園生態旅游產業品牌的塑造。從而,在二者的良性互動下來推動其它關聯產業的發展。本文選擇的歷史名人為“武則天”,并以她家鄉四川廣元(古稱:利州)茶園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為研究視角。
具體而言,名人文化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三點:
1.1 提升市場識別度
根據經濟學原理可知,產品的市場識別度越大越能降低消費者搜尋該產品的交易成本,從而消費者也愿意為此支付比其它同類型產品更高的消費金額。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身上所發生的各種傳奇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所以將該名人效應與茶園生態旅游項目相結合,便能顯著提升該旅游產品的市場識別度。從以上經濟學原理出發,與名人文化相結合的茶園生態旅游項目,便可以依據降低游客交易成本這一優勢來增大盈利能力。
1.2 增強產品新奇感
旅游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旅游產品應存有特質便包括“新奇性”。正是這種新奇性使得域外游客具有前來感受女皇文化的意愿,也正是這種新奇性使得域外游客對茶園生態旅游項目充滿好奇。分析四川廣元地區的旅游優勢可知,其位于川陜交界處,從而能夠很好的吸納西北地區的游客,同時以其自身怡人的氣候和自然景觀,又能吸納四川省省內的游客。由此,基于武則天這一名人文化,便能較好的推廣當地茶園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
1.3 支撐關聯性行業
從本文主題中可知,本文強調產業融合發展,那么如何理解“產業”二字呢。產業與行業不同,產業是相互關聯行業的集合,而行業則是提供同類型產品和服務企業的集合。由此,基于武則天的名人文化效應,不僅可以帶動廣元地區的生態文化旅游、歷史文化旅游的發展,還能將富有區域特色的小吃、餐飲等向域外游客推廣。
實踐表明,若是過度消費名人文化效應,則難以使茶園生態旅游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就要求,需要探析出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筆者將其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名人文化增強茶園生態旅游發展的市場效應
顯而易見,發展茶園生態旅游產業構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當前強調構建區域發展軟實力的背景下,應努力提升茶園生態旅游發展的市場效應。市場效應的獲得主要依賴這樣幾個要件:產品信息能夠有效發布、產品信息能夠激發起潛在游客的消費欲望,以及產品信息具有正向效應。可見,名人文化在這里就能幫助產品信息實現有效發布、激發起潛在游客的欲望,以及釋放出正向市場效應。
2.2 茶園生態旅游發展賦予名人文化現實的載體
本文選取的是歷史名人,而國人對武則天的認識和理解主要是從書籍和影視作品中來獲取,而無法感受到名人文化所帶來的心理感受。通過實現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相結合,便能使廣大游客在消費旅游產品的同時,來親自感受名人文化氛圍,如廣元在每年9月1日舉辦的“女兒節”,該節日就是為了紀念武則天而設,以及廣元特有的小吃“米兩面”,從地方志可得也是武則天所首創。因此,這些都賦予了名人文化現實的載體。
2.3 二者共同支撐起區域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盡管本文聚焦茶園生態旅游的發展,但從產業融合的角度來看,應在上述二者的共同支撐下來推動當地區域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并隨之帶動關聯行業的發展,如餐飲、住宿、娛樂、農家樂等。
從原理層面出發,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產業的融合模式可從下面三個環節來設計:
3.1 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主題的融合
從市場效應的打造和提升視角出發,名人文化固然具有很強的產品信息識別度,但若是一味的突出名人效應則將使茶園生態旅游項目被邊緣化,而這并不是旅游產品供給者的初衷。因此,通過合理設置茶園生態旅游的主題,便能以其自身的市場識別度來避免被邊緣化的尷尬局面出現,同時在名人文化與之主題的疊加效應下,來進一步提升茶園生態旅游項目的信息發布效果。可見,結合名人文化來選擇適合的主題仍顯重要。
3.2 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氛圍的融合
若要聚集茶園生態旅游項目的人氣,首先便需要使得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的氛圍相融合,而只有在聚集的人氣之后才能帶動關聯行業的發展。由此,這里的問題就轉換到了氛圍的營造上。經驗表明,這里的氛圍不應局限在景觀文化、思想文化范疇,還需要拓展到商業文化之中。具體而言,便是應努力搭建基于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產業相融合的招商引資平臺。通過商業文化氛圍的營造,來為人氣的聚集創造優越的條件。
3.3 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內容的融合
這里便涉及到茶園生態旅游產品的供給問題了,同樣也是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質之處。前面已經提及,茶園生態旅游應與特色餐飲、娛樂、節慶、農家樂等要件聯系起來,貫穿這些要件始終的便是名人文化元素,且以名人的歷史故事、典故來詮釋融合發展中各行業的特色。
根據以上所述,實施策略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 以名人文化來打造茶園生態旅游的主題
對于四川廣元的茶園生態旅游項目的打造而言,需要走集群化發展的道路,這樣才能在規模效應下增大名人文化的效果。武則天作為全國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在她的家鄉來發展茶園生態旅游則首先需要為茶園命名,對此可以以“則天茶園生態旅游項目”為名,這樣就能較好的提升市場識別度。在進行對外產品信息發布時,可以借助歷史典故來將廣元文化旅游信息進行綜述,并強調廣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生態茶園主題之間的關聯。
4.2 以名人的歷史文化來塑造茶園生態環境
茶園內設的景觀可以分為兩個板塊:第一,由茶樹自然排列而形成的景觀;第二,以人工塑造來形成的景觀。為了使名人文化與茶園生態旅游項目之間建立起融合,需要將有關武則天的歷史文化信息呈現在“以人工塑造來形成的景觀”之上,如路牌(在路牌上可以介紹武則天的生平事跡);又如為茶園旅游區域進行命名,則可以借用武則天的歷史文化信息。隨著游客進入到由茶樹自然排列的景觀區域后,便能飽含歷史滄桑感來體驗景區的美景。
4.3 實施名人與茶園文化為平臺的招商活動
推動招商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為發展區域經濟提供域外資源,還能為茶園生態旅游聚集人氣。為此,廣元市地方政府應結合每年9月1日女兒節的開設,在臨近時間設立以茶園生態文化游為平臺的招商活動,這樣就可以避免因日期沖突而出現的不必要的擁堵現象,也能拉長名人文化對區域經濟作用的時間維度。關于傳播名人文化的思想文化信息和人文文化信息,則可以通過關聯行業的加入來實現。
4.4 行業空間布局優化下建立融合發展態勢
建立圍繞著茶園生態旅游項目而集中的關聯行業空間布局十分必要,這不但與游客有限的消費時間相適應,也能最大化的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關聯行業之間的空間布局需要在旅游主管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來進行,并且需要根據行業標準和旅游產品供給標準設立嚴格的進入門檻。另外,從全域旅游項目開展的視角出發,還可以在茶園周邊設立農家樂項目。同樣,相關部門需要對此進行行為規范。
最后指出,面對旅游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技術創新的大力推動和旅游產業的綜合集成,旅游產業融合已成為其轉型升級以謀求更好更快發展的重大契入點和必然選擇。為了探尋一條加快我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需要在剖析旅游產業融合的經濟意義和動力需求基礎上,闡述了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價值鏈解構與重構的實現機制,從而系統地給出了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應對策略。今后還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產品開發和消費引導中的導向作用,又要積極加強政府在政策與體制保障、統一監管和跨界治理中的宏觀管理功能。
本文認為,基于名人文化的茶園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則是當前旅游產品供給者可以嘗試的。在走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時,具體的實施策略可圍繞著:以名人文化來打造茶園生態旅游的主題、以名人的歷史文化來塑造茶園生態環境、實施名人與茶園文化為平臺的招商活動、行業空間布局優化下建立融合發展態勢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1]全沛迎.基于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理論及其機遇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29):298-298.
[2]張海燕.基于產業融合的文化旅游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8):743-744.
[3]張海燕.產業融合視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設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17-23.
[4]蘭苑.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的機制與路徑--以山西省文化旅游業發展為例[J].經濟問題,2014(9):126-128.
[5]姜永常.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機制與策略研究——以文化旅游業為例[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