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道玉
(山東女子學院,山東濟南250300)
茶文化交流在大學英語習語學習中的作用
牟道玉
(山東女子學院,山東濟南250300)
我國雖然沒有明確提出英語習語學習的統一概念,高校也沒有設置英語習語學習的統一課程,但是非常重視英語習語學習,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滲透影響學生的英語習語觀念,本文從概念界定、基本特點和主要功能三個方面對我國大學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作具體的闡述,并站在茶文化角度分析了茶文化交流在大學英語習語學習中的作用。
茶文化交流;大學英語;習語學習;作用
英國歷史悠久,習語現象廣泛存在于通識教育、宗教教育、素質教育和社會教育等方面。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茶文化國家,我國大學在進行英語習語的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僅在高校開設了一系列文化研究、實用主義和英國歷史等課程對我國大學學生進行英語習語學習,還通過網絡、新聞媒體等傳播方式宣傳民族意識、國家精神、個人主義價值觀念、文化意識形態等教育內容,教育和引導高校學生樹立語言文化的英語習語觀念。茶文化交流是我國大學的教育工作者在本土文化環境下,遵循英語習語學習的基本規律逐步探索、總結和歸納的,是連接大學英語習語學習和高校學生的中介。
1.1 鮮明的政治性
英國歷屆的統治者和領導人都十分重視高校的本土語言學習,明確英語習語學習的目標和導向,旗幟鮮明地對本國公民進行思想教育、文化規范教育和政治化教育,目的在于控制本國公民的思想,培養認同文化交流政治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語言文化繼承者和接班人。不同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設定的教育目標、教育過程和要達到的預期效果都不一樣。對于言行十分自由,強調民主、自由、平等的英國來說,中國式的說服教育以及黨團組織教育就不能讓英國公民認同并支持政府的政治化教育理念,更不能提高大學英語習語學習的實效性,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英國也是一個老牌的茶文化國家,為了迎合國內主流的自由教育模式,我國大學充分利用政治環境熏陶教育,宣揚實用主義教育,加強文化認知教育等一系列間接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來提高大學學生的英語習語素質,為語言文化培養合格的繼承者和接班人。
1.2 間接性和滲透性
我國大學比較注重間接、多渠道的滲透式教育方法,并不是說我國大學沒有直接地對本國高校學生進行英語習語的灌輸教育,在我國大學,也開設了“文化與法治”、“英國歷史”、“時事政治”等相關教育課程幫助和促進高校學生正確英語習語素質的形成。但是這些教育課程都是間接滲透教育,不帶任何的強制要求,不受課時和教育地點的限制,是通過政治環境、教育歷史和文化法治教育的間接滲透,使高校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語言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規范和價值觀念。除此之外,我國大學還十分重視校園文化環境、實用主義教育、網絡教育等教育方法對高校學生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的間接影響和滲透作用。所以我國大學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具有間接性和滲透性的特點。
1.3 宗教信仰教育
英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國內各民族數量較多且差異巨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英國,信仰宗教的民眾占全國人口的大多數。在英國,信徒最多的兩個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但是這并不代表英國是一個輕科學、重迷信的國家,相反,英國公民是把宗教信仰作為一種歷史傳統和社會文化來信仰和崇拜,而不是完全迷失于宗教的神秘力量。宗教在某種程度上是早期的我國大學開展學校教育的源動力,為我國大學在公民教育和文化規范教育方面開辟了另外一種教育途徑和方法。我國大學的宗教教育課程是宗教信仰教育的另外一種教育形式,而我國大學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作為大學英語習語學習的核心,既服務于宗教信仰教育,也通過宗教信仰的教育方式向高校學生宣傳語言文化的政治化觀念和價值取向。
習語學習屬于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高校習語學習方法。大學英語習語學習是在遵循語言文化政治觀念和茶文化交流社會的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總結和歸納的,也就決定了大學英語習語學習的主要作用是維護語言文化的統治地位。多元文化是英國社會政治環境中多元文化思想的反映,多元文化思想促進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而“多元文化教育”又是高校多元教育方法的重要傳播內容。所以大學英語習語學習的多元化,一方面促進了國家民族文化的傳播,加強了教育文化與世界各國民族文化的聯系,另一方面培養了高校學生的“全球戰略意識”,推動我國大學英語習語的教育內容不斷發展和豐富。
2.1 有利于宣傳文化交流理念和價值觀
在英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英國政府也一直努力宣揚自由、民主、平等的個人主義核心價值理念,認為人權大于一切,每一位英國公民,都有參與公平選舉和投票的機會。這種“公平競爭”甚至體現在英國的領導人選舉上,只要你才華出眾,思想品德素質合格,能為各大州公民創造更大的利益,你就能獲得選民的支持,擁有參與各州政府官員甚至是國家最高領導人選舉的平等機會。所以英國政府認為,只有茶文化交流制度才能創造更大的物質財富,維護和保障人權。在我國大學中,沒有設置英語習語學習這門課程來傳遞英國領導人的政治思想和價值觀念,但是開設了文化教育和社會實踐等其他相關課程加強對高校學生的英語習語學習,還采用文化認知教育、間接滲透教育、政治環境熏陶、實用主義教育和宗教文化教育等教育方法讓茶文化交流的政治理念和價值觀念得到廣泛宣傳。
在英國,英語習語學習即“公民教育”。英國政府和高校非常重視“公民教育”,他們認為高校教育目標、教育效果的實現離不開“公民教育”。我國是茶文化交流大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達,通過建立與本國茶文化交流意識形態和價值體系相適應的“公民教育”方法,確保我國大學英語習語學習方法不僅形式靈活,還具有茶文化交流特色,增強了我國人民的公民意識,提高了公民整體的英語素質。
2.2 茶文化有助于開放式認知教育
文化認知是由英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勞倫斯·柯爾伯格提出的,他繼承并擴展了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對人類的文化認知判斷問題進行追蹤和研究,提出了“文化發展階段理論”。英國經濟實力雄厚,綜合國力強大,是引領世界政治、科技、軍事和的文化強國。在語言教育方面,其發展水平也堪稱世界一流。我國大學把柯爾伯格的文化認知教育法運用到英語習語學習的實踐工作中,教育者通過創設相應的教育情境,引起學生的文化認知沖突,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討論的方式解決社會生活中遇到的認知沖突,培養更高級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促進高校學生文化認知的發展。
茶文化交流下的文化認知教育強調師生關系是一種健康、互動的關系,教育者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需求,引導學生了解和體驗文化認知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建構科學的文化認知教育觀。我國大學教育者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非常注重對高校學生進行開放式文化認知的教育,創設茶文化交流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大學英語習語學習水平。我國大學在英語習語的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引導,鼓勵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開放式的文化認知意識,引導學生完成文化意識的自主建構,在文化認知的教育過程中努力形成正確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念。
2.3 茶文化更注重心理的咨詢教育
茶文化更側重對學生精神層次的引導。在高校社會學科的選修課中,開設“學校心理學”相關教育課程,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心理知識儲備,還能教會學生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來解決學習、情感和文化等方面遇到的問題。我國大學善于用社區服務工作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在大學生入學之初,學校規定每位學生必須參加“大學新生文化交流”,并把它設置為高校教育的必修課程,鼓勵學生通過文化交流來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我反省能力,讓學生在服務過程中獲得尊重和認可,發現個人的能力和價值,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理性的價值觀念。
我國大學開設心理咨詢輔導中心和心理學等相關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可以通過對高校學生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進行干預和指導,消除可能出現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在現代社會中,英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茶文化交流國家,其霸權主義政治發展戰略和享樂主義價值觀念亟需得到英國公民,尤其是高校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因為高校學生是語言文化未來的繼承者和接班人,影響著英國社會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國大學比較注重心理的咨詢教育,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和咨詢機構,幫助解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慮和困惑,形成語言文化的思想觀點和政治觀念。所以心理的咨詢教育法也是我國大學常用的英語習語學習方法。
在茶文化交流的環境下,我國大學公民教育課程的設定比較自由,教育者圍繞學生的個性特征組織相應的教學工作,不強制要求學生選擇特定的課程和專業,學生擁有相對的自主權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和專業。大學英語習語學習是我國大學教育者為了實現英語習語的教育目標、增強英國大學英語習語學習的實效性,在對高校學生進行英語習語學習過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總和。通過引入茶文化思想,我國大學的英語習語學習開始注重實效、關注現實生活、開拓進取、勇于創新,使得高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呈現良性的發展態勢,豐富了我國大學英語習語的教育內容和形式。
[1]趙芬艷.試論英語習語的特點及文化內涵[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2):63-64.
[2]夏良玉.論我國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選擇[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97-98.
[3]費廣會.初探大學生學好英語習語的策略[J].學周刊,2014(19):297.
[4]崔超.淺談風俗習慣對英語習語的影響[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 (1):155-156.
[5]楊娟.淺議英語習語的特征及翻譯[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 (6):79-81.
牟道玉(1980-),女,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