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雪松
“小馬哥”和他的智慧輪椅
文/姜雪松
24歲的馬忠超看起來還是一個蹦蹦跳跳的大男孩,但他的創業項目卻顯得成熟老到。憑借著已經實戰化的智能輪椅,被稱為“小馬哥”的他一路輕松地挺進第二屆哈爾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八強。
在大連出生的馬忠超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研一學生,還擔任著學院的科協主席。從考入哈工大起,他就是一個喜歡“動手”的“技術宅男”。
大一時,馬忠超參加了學院“室內空氣流通智能控制系統”課題,獲得了大一年度項目的一等獎。大一結束時,他又憑借兩篇論文拿下了中國航天CASC獎學金。進入大三,馬忠超提前以專業第二名被保送繼續讀研。這一年,他和來自貴州的同學何亮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并以“基于人臉識別與GPS定位的U盤加密系統”代表哈工大斬獲全國一等獎。
“這個系統雖然獲了獎,但市場用戶很小眾,不適合作為創業項目。”馬忠超說,“想到做智慧輪椅這個項目也很偶然。有一次,我在校園里看到一位坐輪椅的老人,他的老伴很費力地把輪椅往坡上推。當時我就想,為什么不能用我學到的技術做一輛不費力氣、簡單操縱的智能輪椅呢?”
想到就做,馬忠超的“智能輪椅”創業團隊很快搭建起來。這里面既有他的老搭檔何亮,還有電信學院的老師何勝陽博士。
好的智能輪椅應該是簡單、安全、貼心、健康。根據這一理念,馬忠超團隊成功組裝出首臺試驗輪椅。
這款智能輪椅由腦電波采集部件、輪椅控制部件和輪椅組成。考慮到老年人和殘疾人自由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智慧輪椅可以通過腦電波結合頭部輕微動作進行控制。
“腦電波采集部件可以設計到帽子里,輪椅運動過程中自動避障信息、用戶的情緒信息、心率信息和位置信息均可實時上傳,當用戶摔倒等危險情況發生時,輪椅會自動通過短信向親屬報警。”馬忠超介紹說,“研發中,我們還申請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輪椅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物聯網的發展,會讓智能輪椅的占有率越來越高。”馬忠超說,“我非常看好這個市場,對這個項目也很有信心。”
目前,智能輪椅項目被評估為1000萬元。馬忠超團隊計劃出讓15%的股份,融資150萬元。讓馬忠超沒想到的是,通過哈爾濱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智能輪椅項目被多家風投所關注,目前找到他洽談合作的資金方已有十多家。
“這筆錢主要用來提升樣品輪椅的外觀,進行一下美化,這是我們目前的弱點。”馬忠超說,“智能輪椅下一步會進入生產階段,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我們堅信會在技術上一直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