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菲,馬 哲,楊 鋒,楊 慧,牛玉杰*
(1.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7;2.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綜合監督處,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015年河北省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污染情況分析
郭菲菲1,馬 哲2,楊 鋒2,楊 慧1,牛玉杰1*
(1.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017;2.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綜合監督處,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了解河北省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發現公共場所集中空調衛生檢測中存在的問題。方法全省共抽檢90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檢測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冷卻水中的嗜肺軍團菌、送風中溶血性鏈球菌、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和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結果冷卻水中未檢測到軍團菌,送風中溶血性鏈球菌檢出率高達13.3%,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和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總合格率分別96.4%、95.5%和99.2%。結論2015年河北省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溶血性鏈球菌污染嚴重,應加強集中空調系統的清洗消毒。
公共設施;通風;致病菌污染
近20多年來,由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公眾生活娛樂方式改變,公共場所的種類不斷增多,并向多功能綜合性發展[1]。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被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應用,使室內微小氣候得到改善,為大眾提供了舒適的室內環境。集中空調的安裝需要嚴格按照安裝管理規范,如果安裝不規范,會存在衛生安全隱患;投入運行的集中空調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定期的清洗消毒,使其保持清潔,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滋生[2-3]。現將本次抽檢的全省90個場所(包括住宿場所45個、商場或超市32個、洗浴場所4個、飯館或餐廳9個)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和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檢測情況報告如下。
1.1 檢測對象 全省共抽檢90個配備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公共場所,其中包括住宿場所、商場(超市)、洗浴場所和飯館(餐廳),樣品采集取自夏季(7月份)空調系統內不同處的送風主管道和冷卻塔冷卻水。
1.2 采樣方法 采集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時,每套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風管選擇2個采樣斷面,分別采取斷面的上下面和2個側面50 cm2的積塵。采樣前無紡布需經過105 ℃恒溫箱干燥處理2 h,干燥器內冷卻處理4 h,稱其初始質量;采集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時,在采樣前關閉門窗30 min,集中空調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在送風口下方15 cm、水平方向向外60 cm處使用微生物采樣器采樣;采集冷卻水樣時,用滅菌并去除氧化物干擾的廣口瓶采集距塔壁20 cm、液面下10 cm處的冷卻水樣200 mL。
1.3 檢測方法 檢測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采集風管內壁表面積塵后,采集完積塵的無紡布105 ℃恒溫箱干燥處理2 h,干燥器內冷卻處理4 h,稱其末次質量。末次質量減去采樣前的初次質量的差值即為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檢測積塵中細菌總數和真菌總數,采集完積塵的無紡布無需任何處理,直接從無紡布上刮拭1 g積塵樣品進行微生物培養,培養細菌的瓊脂平皿置37 ℃培養48 h,計數菌落數;培養真菌的沙氏瓊脂培養基平皿置28 ℃培養5 d,計數菌落數;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的檢測,將培養β-溶血性鏈球菌的血瓊脂平板在37 ℃下培養48 h,計數菌落數;冷卻塔冷卻水嗜肺軍團菌的檢測,將培養嗜肺軍團菌的選擇性GVPC平板,置于37 ℃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10 d,鑒定并計數菌落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合格狀況 全省共抽檢90個公共場所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包括住宿場所、商場(超市)、洗浴場所、飯館(餐廳)。其中合格73個,合格率為81.1%;抽檢的32個商場(超市)的合格率最低,為75.0%;抽檢的4個洗浴場所的合格率最高,為100.0%。見表1。

表1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合格狀況Table 1 Qualification of centralized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2.2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致病菌的檢測結果 冷卻水嗜肺軍團菌在各個場所均未檢出,總合格率達100.0%,送風中溶血性鏈球菌總合格率為86.7%。洗浴場所合格率高于住宿場所(P<0.05)。見表2。

表2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致病菌合格狀況Table 2 Qualification of pathogens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0.05與住宿場所比較(χ2檢驗)
2.3 風管內表面各指標檢測結果 風管內表面積塵量抽檢了274個場所,總合格率為96.4%,各個場所之間合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抽檢了267個場所,總合格率為95.5%,各個場所之間合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抽檢了265個場所,總合格率為99.3%,各個場所之間合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同地市部分公共場所衛生指標檢測情況 對河北省7個地級市的住宿場所、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檢查,其中保定市的住宿場所、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抽檢合格率均最低,見表4。

表3 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風管內表面衛生檢測結果Table 3 Sanitary inspection results of inner surface of air duct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表4 不同地市公共場所衛生指標檢測情況Table 4 Detection of health indicators in public places in different cities
注:“-”表示未行抽檢
現代舒適的生活離不開集中空調,集中空調的安裝是否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操作、運行是否合乎規范、衛生管理是否及時到位,這些都將決定公共衛生的安全[4-6]。集中空調引發了不少公共衛生事件,2003年非典的傳播和流行與集中空調有很大的關系,當時集中空調系統主要通過過濾器截留和去除來自室內外空氣中部分污染物質,而這些污染物主要分布在過濾器、通風管道、冷卻盤管、冷卻塔及進出排風口等部位,如果不能按規定及時清洗消毒,集中空調系統內部的污染物就可能會隨制冷的冷空氣擴散到其他室內[7-8]。另一方面,現代建筑密閉性較好,新風量往往達不到衛生要求,室內空氣被集中空調反復收集,然后經制冷處理后送回到室內,室內空氣中存在的微生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甲醛的化學污染物無法得到沖釋,長期存在于室內,極易誘發與空調相關的疾病,集中空調成為傳播病原微生物和擴散污染物的媒介和誘發建筑物綜合征的幫兇[9-11]。因此,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狀況應引起高度關注。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全省90個公共場所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整體合格率不高,僅為81.1%,其中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合格率均低于78.0%,抽檢的32個商場(超市)的合格率最低,為75.0%;抽檢的4個洗浴場所的合格率最高,為100.0%,可能與抽檢數偏低有關,相關部門在今后工作中要提高洗浴場所的抽檢數,增強數據的可信度。相關部門應重點加強對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集中空調系統的經常性檢查以及日常的維護和消毒,以確保集中空調系統運行的衛生安全。
我國衛生規范要求,當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冷卻水中檢出嗜肺軍團菌,空調送風中檢出β-溶血性鏈球菌,需要立即停止集中空調系統的使用,清洗消毒冷卻塔和管道,更換冷卻水同時對送風風道和機組進行清洗消毒[12-15]。本次對90家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檢測結果顯示,共抽檢冷卻水樣本61份,送風樣本98份,其中冷卻水中沒有檢測到嗜肺軍團菌合格率為100.0%,但集中空調送風中β-溶血性鏈球菌陽性率卻達到13.3%。空調送風口是集中空調與室內空氣進行交換的終端,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清洗消毒,長期蓄積的細菌會隨制冷的冷空氣以氣溶膠的形式散播在室內空氣中,對暴露人群的健康構成威脅,極易引起相關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住宿場所和飯館(餐廳)β-溶血性鏈球菌的檢出率較高。相關部門應重點加強對這2個公共場所集中空調系統的經常性檢查以及日常的維護、清洗和消毒,以確保集中空調系統運行的衛生安全。本次抽檢風管內表面的各指標檢測結果顯示,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和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總合格率分別為96.4%、95.5%和99.2%。空調本身過濾器、通風管道、熱交換器肋片間如果日常的維護、清洗不到位易導致積塵量增多,積塵量過多會造成風量不足,進回風受到污染。集中空調內部所形成的高溫高濕環境,極易滋生細菌和真菌[16-17]。本次調查住宿場所、商場(超市)、洗浴場所和飯館(餐廳)風管內表面積塵量、風管內表面細菌總數和風管內表面真菌總數合格率都不到100.0%,均存在衛生安全隱患,洗浴場所風管內表面積塵量較其他3個場所低,差異雖無統計學意義,但由于洗浴場所本身的高濕環境以及通風不良,衛生安全仍然需要重視。其他2項檢測指標不同公共場所間不存在差異性。
本次抽檢河北省7個地級市住宿場所、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結果顯示不同地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污染情況不同,保定市住宿場所、商場(超市)和飯館(餐廳)抽檢合格率均最低,保定市監督部門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檢查力度,包括檢查的頻次和檢查的范圍,督促不合格的公共場所切實落實日常衛生管理規范,對集中空調做到及時的清洗消毒,防止可能發生的衛生隱患。在今后的調查中注意加大研究對象的樣本量,以便使研究結果更可信。
通過對河北省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污染狀況的分析得出,河北省不同地市的不同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菌β-溶血性鏈球菌污染以及其他微生物污染,相關指標不合格的公共場所需要引起相關衛生監督部門的重視。為保障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衛生質量,衛生監督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的頻次,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相關經營者改正。同時要制定完善集中空調的衛生管理制度,對集中空調進行必要的殺菌消毒,定期清洗空調冷卻塔、管道及送風風道,減少積塵量的形成,定期更換冷卻水抑制嗜肺軍團菌和β-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菌的繁殖[18]。
[1] 楊克敵,鄭玉建.環境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09.
[2] 張立華,么凈凈,王占表,等.石家莊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監管問題探討[J].醫學動物防制,2015,31(4):353-356.
[3] 袁佳.將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工作納入質量體系的思考[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34(4):126-127,135.
[4] 白萍,楊軍,李鐵牛.石家莊市2013年商場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6,32(5):563-565,568.
[5] 王小梅.2012年-2014年泰州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調查[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24):4316-4318,4321.
[6] 應曉軍.學校食堂衛生設施調查及衛生監督監測結果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8,29(6):913-914.
[7] 靳愛青,鄭殿軾,高云.2013~2014年大同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14,20(12):917-919.
[8] 戴舟艷,高海明,方葉珍,等.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現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14,26(12):1256-1259.
[9] 于桂梅,徐迎春,徐建軍,等.2013年煙臺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23):4394-4396.
[10] 彭升友,陳號川.寧波市醫院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學調查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5,35(11):1408-1409.
[11] 徐靜,董曉朋,牛曉虹.高速動車組列車空調送風空氣質量調查[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6,10(5):407-408.
[12] 荀夢君,喻茂娟,方開宇,等.貴陽市2014年冷卻塔水軍團菌污染狀況調查[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6,33(3):50-51.
[13] 陳志永,陳小岳,秦黎霞.2011年-2014年蘇南某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水系統嗜肺軍團菌污染狀況分析[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5,5(6):565-567.
[14] 肖冰,徐丹,于鵬.2011-2013年大連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5,31(7):786-788.
[15] 張新峰,胡春紅,王長勇,等.泰安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冷卻塔冷凝水軍團菌污染現狀及消毒效果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4):318-320.
[16] 周燕,閆文莉,呂建華.北京市大興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狀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23):4397-4399.
[17] 張毅,蔣馥陽,韓雪榕.大連市2012-2013年公共場所衛生委托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5,14(6):558-560,562.
[18] 余慕莎,李玉,鄧春拓.2012年-2013年某市公共場所集中空調冷卻水和冷凝水嗜肺軍團菌污染狀況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5,25(2):245-246,249.
(本文編輯:許卓文)
Analysis on pollutio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in Hebei in 2015
GUO Fei-fei1, MA Zhe2, YANG Feng2, YANG Hui1, NIU Yu-jie1*
(1.Departments of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China; 2.Departments of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Objective To learn the hygiene status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Hebei province and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ygiene detection in public plac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s in public places were sampled. Legionella pneumophila in cooling water,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 the supply air, accumulated dust, total bacteria, and total fungi on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ventilation ducts were detected. Results Legionella pneumophila was not detected in cooling water but the detection rate of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 the supply air was 13.3%.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ccumulated dust, total bacteria, and total fungi on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ventilation ducts were 96.4%, 95.5% and 99.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health status of centralized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in Hebei province, wherein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contamination severe.
public facilities; ventilation; pathogen contamination
2016-08-15;
2016-09-26
郭菲菲(1985-),女,河北任丘人,河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教,醫學碩士,從事環境衛生學研究。
*通訊作者。 E-mail:health41@126.com
R126.4
A
1007-3205(2017)01-0062-04
10.3969/j.issn.1007-3205.2017.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