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四
(吉安市路橋工程局,江西 吉安 343000)
根據魏臺橋的實際情況,以一排柱區段為研究對象進行爆破模擬計算分析,以彈塑性材料作為隧道巖石。在隧道模型建立的過程中,為減少振動效應帶來的峰值影響,模型的邊界需大于隧道直徑的5倍,將隧道截斷方向定為x軸,豎直方向定為z軸,挖掘方向定為y軸,節點12 000個,網格單元數50 000個,模型寬度為50 m,隧道間距30 m。
隧道周圍土體及其參數如表 1 隧道土體材料參數所示。由表1可知,厚度最大的土層為中風化鈣質巖板,其彈性模量與剪切模量以及粘聚力等參數也為最大值,說明在隧道開挖過程中,中風化鈣質巖板最難處理,受到力的作用也最大。

表1 隧道土體材料參數表
采用近似等效方法模擬爆破動荷載,假設爆破產生的力全部集中在一個平面上,根據實際的爆破裝藥量來計算模擬中的力。每公斤炸藥產生的爆破壓力為:
(1)
(2)
式中:P1、P2為爆破壓力及孔壁面上壓力,kPa;dc、dh分別為火藥及孔眼的直徑,mm;Ve為爆破速度,cm/s;Sge為比重。
動壓力:
(3)
式中:B=16338是荷載常量。
選取的施工地段區間總長1 200 m,隧道斷面為單洞馬蹄形,施工方法為礦山法。小里程與大里程之間設置4個轉彎半徑,分別為R=300 m、R=5 000 m、R=700 m以及R=900 m。由魏臺橋及河道現場布置圖可知,施工路線由東向西下坡,區間最大坡度30%,魏臺橋長100 m,橋下四排橋樁,橋身結構為空心板梁結構。
魏臺橋周圍的土體隨著開挖深度的不同,土層厚度及組成也存在一定差異。如表 2 魏臺橋周圍巖土分布狀況所示,隨著挖掘深度的增大,巖土的構成由較松軟的粘性土到質地堅硬的中風化石英巖,且巖土也越來越大。

表2 魏臺橋周圍巖土分布狀況
通過選取不同爆破波的傳播過程來模擬計算,選擇TOTAL VELOCITY作為模擬的分量類型,并且選取10~200 ms的時間步驟,與現場實測數據相對比,得到爆破波的振速結果圖。如圖1爆破模擬結果所示,當爆破波在土體內部傳播時,隧道的外壁受沖擊波的影響產生振速,最大值為20 cm/s,且以圓環形由內向外輻射,振速值大小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爆破范圍。在爆破波的傳播過程中,當遇到地面構筑物時,波形會發生改變,其振速也會受自身頻率的影響發生衰減,爆破波距離爆源越遠,由于受到構筑物自由震動頻率的影響,波的衰減減慢。

圖1 爆破模擬結果
由模擬結果可知,最大振速出現在時間為45 ms,此時的振速為1.97 cm/s。橋樁本身會產生自振,但由于爆破波傳播的影響,在隨后的振動傳播過程中,其振速逐漸減小,到180 ms后自振停止。
爆破波在經過橋樁時會對橋樁產生力的作用。隨著爆破波的傳播,對周圍襯砌的干擾越來越大,爆破波傳播到距爆源x一側的拱腰位置時出現最大振速,數值大小為2.5 cm/s。當時間為10 ms時,橋樁受到振動波的干擾而產生振動,振速最大峰值為1.64 cm/s,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爆破波影響的橋樁數量越來越多,受擾動產生的振速越來越小,直至消失。但當時間為90 ms時,橋樁受爆破波影響,其振速峰值又達到最大值,為1.56 cm/s,說明爆破波的沖擊波具有強烈的反復性。
爆破動力荷載對樁土及其周圍構筑物產生了應力,且隨著爆破波的傳播,其應力的數值逐漸減小,應力最大值出現在隧道的外壁,最大值為-0.9 kN/m2,產生的力稱為拉應力。當爆破波傳播到上部結構時,橋樁會出現應力集中現象,使得自身的形狀發生改變,在現場施工時應注意橋樁的變形。
(1)爆破波對周圍土體及建筑物造成的損傷值大小,與波源的位置有關。當爆破波距離波源較近時,周圍的巖體受到沖擊波的瞬時作用,能夠快速的到達平穩狀態。而在距離波源較遠的區域,由于受到應力波以及彈性波的作用,使得周圍的構筑物長時間受到爆破波的擾動,容易發生變形,危害比較大。
(2)爆破波在建筑物內部傳播時,由于波的振動引起建筑物的振動,且出現多次最大振速,說明爆破波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反復性,多次爆破會損傷橋樁的內部結構,在實際施工時應引起足夠重視。振速值的大小與所處的位置有關系,越靠近爆源的監測點,其振速峰值越大,振動時間越短。
[1] 任建喜,楊鋒,賀小儷,等. 地鐵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的橋樁基礎變形規律與控制技術[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6,(9):110-114.
[2] 姜波. 淺埋暗挖法地鐵施工對周圍建筑物影響規律[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484-487.
[3] 劉傳利. 鉆爆法地鐵隧道施工對地表及建筑物影響的模型試驗研究[J]. 山東交通科技,2016,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