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陳曉龍
(宜春市公路管理局,江西 宜春 336000)
對于爆破過程中產生振動是不能疏忽的,如果沒有一個標準限制,就會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破壞。根據《爆破安全規程》中的標準,以地面建筑物的振動強度為根據,爆破振動允許標準,如表1 所示。

表1 爆破振動強度表
爆破監測點布置見圖1,現場進行爆破時,利用爆破測振儀監測地表的振速并且控制在2.0 cm/s以下,選擇2014.05.02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采集數據之前,利用石膏固定傳感器,設置采集參數,采集儀自動記錄爆破數據,結束采集后,利用相應的軟件進行分析。

圖1 爆破監測點布置
爆破過程中橋面振動監測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橋面振動監測結果
根據表2中橋面振動監測結果可知,隧道爆破的最大振動沒有超過安全標準,各方向之間爆破波不存在相互的影響,其原因可能與爆破過程中使用的微差弱爆技術有關,所以振動波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削弱與疊加現象。圖2為垂直與水平最大振速值。

圖2 垂直與水平最大振速值
根據圖2中橋面水平與垂直最大振速值對比可知,爆破監測的過程中,垂直振速比水平振速先一部到達峰值,但是水平振速的峰值要大于垂直振速的峰值,所以,在工程爆破過程中應當以豎直振速、垂直振速和V合成振速作為監測數據的判別標準。
在盾構施工監測中分別設置橫向監測點與縱向監測點,根據隧道頂部為參照標準,縱向距離14~18 m布置一排監測點,特殊地段額外增加;橫向距離3~5 m布置監測點,監測隧道外徑的1.5~2.5倍,并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監測點。通過將鋼筋打進土壤60 cm之下對監測點進行保護。
為了保證安全施工,施工過程需要對隧道周圍橋梁、建筑、道路等進行全天實時觀測與巡邏,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根據設計院與相關規范橋梁監測允許值,如表3 所示。

表3 橋梁監測允許值
根據圖3中側墻與橋墩的實際檢測值可知,整排橋墩累計沉降做大的是7、8與9號橋墩,沉降值能夠達到19 mm。5.19~6.11之間沉降穩定,6.8盾構機挖至粘土層與軟弱土體層時,沉降值達到3.40 mm/d,后來由于側墻受擾動沉降值更是達到最大值18 mm/d。隨著工程的進行,后期沉降位移趨于穩定。

圖3 側墻與橋墩的實際檢測值
在鐵路橋前盾構管片中選取六個監測點,監測其變形情況,結果見圖4。根據圖4中觀測點豎向位移與時間關系曲線可知,監測過程中,每個監測斷面豎向位移觀測點單次豎向變形量數值較小,累計豎向位移值均較小,盾構隧道豎向變形趨于穩定。

圖4 鐵路橋前盾構管片監測曲線圖
(1)隧道爆破的最大振動沒有超過安全標準,各方向之間爆破波不存在相互的影響,其原因可能與爆破過程中使用的微差弱爆技術有關,所以振動波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的削弱與疊加現象。
(2)根據爆破監測數據統計圖可知,垂直振速比水平振速先一部到達峰值,但是水平振速的峰值要大于垂直振速的峰值,所以,在工程爆破過程中應當以豎直振速、垂直振速和V合成振速作為監測數據的判別標準。
(3)盾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隧道內管片與鐵路橋橋樁進行監測、數據采集、分析可知,位移沉降曲線中的明顯下降段反映了特殊路段鐵路橋橋樁變化較大,隨著施工進行,沉降得到較好控制,監測曲線趨于穩定,為建模分析與后續理論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1] 任建喜,楊鋒,賀小儷,等. 地鐵隧道暗挖施工引起的橋樁基礎變形規律與控制技術[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6,(9):110-114.
[2] 凌同華,張勝,李升冉,等. 鄰近隧道施工既有橋樁變形控制及注漿加固方案優化[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7):2394-2400.
[3] 魏少強,劉鑫,李洪偉. 黃土隧道施工變形規律分析[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11):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