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林
2016年1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就比特幣價格的異常波動情況分別在北京和上海約談了OKCoin、火幣網、比特幣中國等幾家比特幣主要交易所,敦促平臺方對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自查并進行相應清理整頓。同時,外匯管理局亦于6日調研了多家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
監管機構強調,平臺必須合規運營,嚴禁參與洗錢,切實做好保障網絡與賬戶安全的各項工作。目前國內比特幣玩家已是2013年時的數倍,總人數約數百萬,且仍在不斷增多。
從貨幣本質來看,比特幣不是貨幣,它只有貨幣的部分功能。
貨幣的基本職能包括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價值尺度、世界貨幣和貯藏手段。這些職能之前還要加一個條件,就是在一個比較大的經濟體中,完整地具有所有這些職能。比特幣只能在網上交易,在部分網站充當支付手段;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流通,也不能作為財富貯藏手段,更主要的是不能作為結算手段,也沒有一個比較大的經濟體支持它的完整流通。因此,以現代金融衡量貨幣的標準來看,比特幣不符合貨幣的定義,只能說比特幣具有了一些貨幣的雛形。
央行在2017年1月的公告中強調,比特幣是“特定虛擬商品”,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并提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應正確看待虛擬商品和虛擬貨幣,理性投資。
從國際范圍看,對比特幣作為電子貨幣的合法支持度似乎有所上升。2014年英國財務大臣放出信號,表示英國意欲將比特幣或其他類似的貨幣系統作為數字貨幣合法化。在此之前,比特幣已在德國和美國解禁。
雖然有作為數字貨幣的可能,但是近日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表明,比特幣作為貨幣交易中介的價值為零。其理由是,一種交易中介的價值總是大起大落,那它就等同于“無用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