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

摘要: 大型社會活動應急管理能力是社會活動公共安全的重要屏障。為評估社會活動組織方在突發事件中應急管理能力,本文構建了基于全過程的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二元語義方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建立了大型活動應急能力模糊評價模型。
Abstract: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large-scale social activities is an important barrier of the public securit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the organizer of the social activities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rge-scal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uses two-tuple linguisti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evaluation indexes, and establishes a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of large-scale activities.
關鍵詞: 二元語義;大型活動應急能力;模糊綜合評價
Key words: two-tuple linguistics;large-scale event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258-02
0 引言
我國現行相關法規中將大型社會活動界定為:由法人或者社會組織舉辦的,單場參與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的,包括體育比賽,文藝演出,人才招聘會或者展覽展銷活動以及廟會燈會等的大眾性活動(盧文剛,彭靜,2012)。大型社會活動既能滿足民眾的物質、精神生活需求,又有助于提升我國的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在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活躍競爭以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都具有突出作用[2]。大型社會活動在短時間吸引大量人流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王起全,鄭樂,2009)。作為活動安全的第一責任體,大型社會活動組織方應急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應急響應救援的效率。大型社會活動應急能力評價研究,能夠促進組織大型活動應急能力的建設,從理論上和現實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國內外學者對于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研究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1 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學者主要針對災害情境下的個人行為做了研究(Barbara Krausz,2010),國內現有相關研究主要圍繞地鐵突發事件、高速公路突發事件、高校突發事件以及燃氣管道突發事件展開,關于大型活動的應急管理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應急能力評估領域已經初步積累了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和實戰經驗,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①國外針對大型社會活動的研究偏少。這可能是因為國外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參加和組織大型活動的機率相對較低。而游園、廟會等大型社會文化類大型活動在我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歷史傳統,以大型活動為研究對象是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②國外文獻主要從公共健康的角度研究風險,顯然,除了衛生之外還有其他的風險因素值得進一步識別。③國內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風險防范管理、應急預案研究層面,缺乏一套系統、科學的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管理過程來說,應急管理是一個全過程的循環活動,需要進行全過程風險分析,構建基于全過程思想的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④現有應急能力評價方法無論是主觀性評價方法還是客觀性方法如熵權法、基于方案貼近度的權重確定方法等,都將應急能力評價指標直接作為數據信息進行處理,這就忽略了應急能力評價指標同時包含語言信息和數據信息這一重要問題。應急能力評價是一個多屬性決策問題,評價信息存在模糊與不確定性特點,將評價指標直接作為數據信息處理,會因評價者主觀性偏好影響,使得評價結果準確性降低。
可見,目前關于大型活動組織方應急能力評價的研究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有待豐富和完善,評價指標權重計算方法需要深入探討。本文構建了基于全過程管理思想的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選用二元語義法確定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指標權重,并融合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了大型活動組織方應急管理能力評價模型。
2 基于過程管理的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指標
建立應急能力評價體系是開展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的基礎環節。評價指標選取的合理性以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科學性,會影響到評價結論的可靠性。大型活動應急管理涵蓋了事前、事中、事后整個過程,因此大型活動應急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該是從應急管理的全過程出發,根據過程管理的思想,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將指標體系分為預防,準備(保障),處理(響應)和善后恢復四個部分,從而體現應急管理不同階段的管理內容和目標。
基于上述應急管理循環過程,參考《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浙江省群眾性文體活動事故應急預案》,遵循客觀、系統、全面、可操作等原則,本文選取應急預防能力(U1)、應急保障(保障)能力(U2)、應急響應(處理)能力(U3)與善后恢復能力(U4)這4個指標作為大型活動應急能力評價的一級指標,每項一級指標下面設有相應的二級指標。依據全過程思想構建包含4個一級指標和19個二級指標的大型社會活動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3 基于二元語義法的評價指標權重計算
二元語義法是由西班牙Herrera教授提出的一種采用二元語義信息描述語言評價信息并進行運算的方法。二元語義是一種基于符號平移的概念,核心思想是采用一個二元組(Si,αi)來表示語言評價信息,通過二元組進行運算可以有效避免語言評價信息集成和運算過程中出現的信息損失和扭曲問題,從而使語言信息的計算結果更為精確(王欣榮, 樊治平,2003)。
設決策群體集為E={e1,e2,…,et}(t?2),其中ek代表第K為決策者。要求每位決策者從事先設定好的語言評價集S中選取一個元素作為兩個元素重要性程度比較的判斷值,記為Ak,其中Ak∈S,i=1,2,…,n;j=1,2,…,16;Ak的值越大,說明決策者ek對屬性uij的評價越高。決策者ek給出的語言形式的決策矩陣記為Ak=(a)。
本文選擇語言評價集的粒度為7,表示為S={s0,s1,…,s6},其中s0到s6分別代表非常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差,很差,非常差。
步驟1:邀請專家對每個評價元素給出語言評價信息以及權重的語言評價信息,針對專家給出的語言形式的評價信息,將決策者給出的初始語言決策矩陣Ak=(a)轉化為規范語言決策矩陣Rk=(r)。
步驟2:將規范語言決策矩陣Rk中的元素r轉換成二元語義形式(r,0)同時將決策者給出的屬性重要性程度w轉換成二元語義形式(w,0)。
4 結語
本文以社會活動組織方應急管理能力為研究對象,按照全過程管理思想,從預防、準備、響應、善后恢復四個階段建立了科學系統的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考慮到評價指標信息存在模糊和不確定性的特點,且決策者依據自身知識和經驗給出的評價信息多為自然語言型,本文特選用二元語義法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有效地避免了評價信息集結過程中出現的信息失真和扭曲,使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可靠。最后將模糊數學思想與二元語義法相結合,構建了基于二元語義法的大型活動應急能力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在針對大型活動的應急管理過程中,可以參考本文提出的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對活動的組織方進行全過程的評價以及多方位的應急防范。
參考文獻:
[1]盧文剛,彭靜.廣州城市地鐵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城市管理,2012,19(4):118-124.
[2]王起全, 鄭樂.大型活動擁擠踩踏事故BP神經網絡安全評估方法應用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4):127-133.
[3]Barbara Krausz, et al, Loveparade 2010: Automatic video analysis of a crowd disaster,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vol 116,2012: 307-319.
[4]王欣榮,樊治平.基于二元語義信息處理的一種語言群決策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03,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