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習霞
【關鍵詞】 幼兒園;生活習慣;良好;養成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46—01
幼兒常規,指的是幼兒需要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目的是培養幼兒在一日生活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獨立性,是幼兒園促進幼兒一日生活豐富多彩的有效措施。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小班階段是幼兒步入集體生活的關鍵階段,但是在該關鍵階段的幼兒生理上、心理上均處于低級發展階段,是進行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的重要時期?,F如今小班幼兒多數是獨生子女,其生活意識較弱,多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強,因此,幼兒園有義務和責任糾正幼兒的觀念,教會幼兒遵守生活行為準則,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習慣。從管理實踐來看,加強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我們需要從家長和幼兒園兩方面同時入手。
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
相關調查表明,有一部分幼兒在幼兒園表現良好,但是回家之后,家長不對孩子進行嚴格的要求,放任孩子的行為,導致幼兒在幼兒園接受的生活常規教育功虧一簣。除此之外,還存在的一個現象是,部分家長害怕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受到傷害,或者是覺得孩子操作太慢,就采取包辦代替的措施,使孩子失去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這不利于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對此,幼兒園應該讓家長意識到家庭配合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讓家長放手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家長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教育,幼兒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教師使用多種方法,完成一日常規管理的教育
1. 巧用兒歌。兒歌具有朗朗上口、短小易記的特點,可以在加強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中巧用兒歌。比如,教師在引導幼兒洗手時,可以一邊教導幼兒如何正確的洗手,一邊念“小朋友,來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縫,洗手腕,看誰洗得最干凈”。這樣,幼兒隨著朗朗上口的兒歌,受兒歌的引導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洗手的任務,同時掌握了洗手的步驟。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需求,選取合適的兒歌,幫助幼兒掌握一日生活常規環節。
2. 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幼兒活潑好動,游戲無疑是促進幼兒接受一日生活常規教育的有效措施。幼兒喜歡在游戲中接受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比如,在幼兒剛剛步入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時,教師組織幼兒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幫助幼兒認識小朋友、老師,加深對小朋友、老師的了解,增進與小朋友、老師之間的感情,幫助幼兒盡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有些幼兒在開學初期,通常亂扔、亂放玩具,作為教師要避免代替幼兒收拾玩具,可通過玩“送玩具回家”的游戲幫助幼兒建立自我管理意識,幼兒結束玩玩具后,教師以玩具的口吻說“小主人,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家吧”,幼兒就會將玩具放回開始的位置,周而復始,幼兒就會知道什么玩具該送到什么位置,通過這個游戲,加深幼兒物歸原位的常規習慣。
3. 示范教育法。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教師單一說教的形式,隨著教育方法的不斷改革、創新,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單一說教方法,幼師更是如此。幼師應該保證教育方法的趣味性,采取示范教育法,讓幼兒在模仿過程中主動、自覺地學習。比如,在學習折餐巾這一生活常規過程中,幼師首先引導幼兒擦嘴巴,再親自示范將正方形的毛巾折成長條形,之后幼兒模仿幼師的做法,很快就可以掌握折餐巾這一生活常規。同時,幼師還可以請操作能力比較好的幼兒做示范,這樣不僅能增強幼兒的自信,促進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還培養了幼兒之間互相幫助的精神,幫助幼兒掌握一日生活常規。
4. 采用適當的獎勵。幼兒心智純樸、好勝心強,為幫助幼兒掌握一日生活常規,激勵幼兒在各方面的進步和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可以給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獎勵,獎勵大紅花。比如,很多幼兒有挑食的不良習慣,在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拒絕吃有利于自身發展但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對此,幼師可以采取獎勵大紅花的措施,手里拿著大紅花說道“我有許多大紅花,小朋友們都愛它,請你好好吃完飯,吃完飯就發大紅花”,小朋友看見后,就會好好吃完飯。還可對很快掌握獨立吃飯、安靜睡覺等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習慣的幼兒獎勵大紅花,鼓勵幼兒進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加強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管理。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