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俄羅斯小麥有望再獲豐收。繼今年谷物產量創紀錄之后,2018俄羅斯谷物有望再獲豐收,并將進一步打壓價格。俄羅斯2018年產量料為7670萬噸,將創紀錄第二位,今年俄羅斯小麥產量為創紀錄的8390萬噸,俄羅斯是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之一。俄羅斯農業咨詢機構表示,預計到2018年6月30日,俄羅斯谷物年末庫存將增加55%至創紀錄的3140萬噸。
烏克蘭2018年冬季小麥種植面積低于預期。烏克蘭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烏克蘭已經基本完成2018年收割的小麥的播種,但總的播種面積僅為590萬公頃,還有部分地區因天氣不利,并未進行種植。農業部同時還公布了2017年小麥數據,目前已經完成收割,產量為2660萬噸。
巴西2017/2018年度玉米種植面積大幅調減。巴西種植戶大幅調減全季玉米種植面積,二季玉米面積預計也將萎縮。目前已有報告顯示,一些種植戶為了能夠及時播種大豆而推遲了玉米播種工作。種植大豆的收入要高于種植玉米,因此農戶勢必會優先確保大豆種植工作。巴西全季玉米的第一大種植州米納斯吉拉斯州預計將種植全季玉米78.6萬公頃,較去年約縮減13%。而受價格低迷以及大豆播種推遲,將有30%的二季玉米會在理想種植期過后被播種,即2月第三周。僅馬托格羅索州,2017/2018年度二季玉米產量就可能下降400萬噸。
阿根廷2017/2018年度玉米播種進度達到35.8%。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發布的報告稱,截至11月22日阿根廷玉米播種進展遲緩,2017/2018年度玉米播種進度為35.8%,交易所預計2017/2018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種面積達到540萬公頃,比上年度的510萬公頃提高5.9%。
孟加拉國大米進口量增加。受洪水沖擊的孟加拉國需要從鄰國購買更多大米。孟加拉國今年成為大米凈進口國,該國已經與印度簽訂協議,將以每噸455美元的價格購買10萬噸大米。該國國有谷物采購機構已經發布一項招標,尋購10萬噸蒸谷米。招標將在12月14日結束,大米船期應為簽署協議后的30天內。
菲律賓稻米產量創紀錄。菲律賓統計局稱2017年稻米產量預計將增加10.1%至1940.9萬噸紀錄高位。菲律賓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采購國。預計2018年第一季度稻米產量預期將增加2.6%至453.3萬噸。產量預期增加是因大多數種植區單產較高。稻米豐收已經限制菲律賓海外稻米采購。菲律賓糧食局上一次是在7月通過招標采購了25萬噸大米。
2017/2018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1.11億噸。巴西咨詢機構公司稱,2017/2018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1.11億噸,和該公司9月份的預測值持平。分析師表示,巴西大豆播種面積預計將同比提高3%,達到創紀錄的3500萬公頃,因為更多農戶選擇在巴西夏季播種大豆而非玉米,如果天氣條件允許,不排除大豆產量達到1.15億噸。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稱,去年巴西大豆產量為創紀錄的1.147億噸。
烏克蘭2017年大豆收割完成。烏克蘭農業部表示,該國幾乎完成了2017年大豆的收割,農戶今年已經收獲大約370萬噸大豆,低于去年的410萬噸,單產為每公頃1.93萬噸,低于上年的2.29萬噸,所收割的烏克蘭大豆大多用于出口。
11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可能增至225萬噸。11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可能增加3%,達到225萬噸,因為供應增至178萬噸,而需求為172萬噸。綜合豆油與毛棕櫚油的價格升水合適,棕櫚油產量前景疲軟等利多因素,以及美元兌換令吉的匯率下跌,庫存增加等利空因素,預計短期內棕櫚油價格將穩中下跌。
加拿大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緩解全球油菜籽供應緊張。根據加拿大官方的調查,單產數據上調使得12月2017/2018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測數據從上月的1990萬噸上調到2150萬噸,是歷史最高紀錄,因為播種面積創下歷史最高,單產創下歷史次高。與2016/2017年度相比,薩斯喀徹溫省和阿爾伯達省的油菜籽單產下降,當地作物受到夏季高溫以及降雨低于平均水平的影響。加拿大供應增加,2017/2018年度油菜籽出口數據上調50萬噸,為1150萬噸。但是2017/2018年度印度油菜籽產量預測數據從720萬噸下調到650萬噸。
全球棕櫚油供應將更為充足。2017/2018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預計達到693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47萬噸。印尼、泰國和厄瓜多爾的產量增幅僅在一定程度上被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的產量降幅所抵消。2017/2018年度印尼棕櫚油產量預計為385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50萬噸,也高于調整后的2016/2017年度預測的3600萬噸。成熟面積增加,單產高企(雨季開始降雨良好),是棕櫚油預期增產的主要原因。雖然主要進口市場的需求數據下調,但是印尼仍將是主要的棕櫚油出口國。2017/2018年度印尼的棕櫚油出口預計為28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80萬噸。
2018年俄羅斯提高運輸補貼,加快谷物出口。莫斯科12月12日消息: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稱,2018年俄羅斯將提供20億盧布(約合3400萬美元)的谷物運輸補貼,幫助加快谷物出口。俄羅斯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今年谷物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使得國內糧倉、鐵路運輸及出口基礎設施運營達到最大,因此俄羅斯正努力加快出口步伐。俄羅斯農業部預計2017/2018年度俄羅斯將出口4500萬噸谷物。本年度迄今為止,俄羅斯已經出口2200萬噸谷物,同比增加30%。
USDA參贊:2017/2018年度印尼大豆消費預計為305萬噸。華盛頓12月21日消息: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局發布的最新參贊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印尼大豆消費預計為305萬噸,高于上年的690萬噸。大豆主要是直接的人類消費,生產豆腐和豆豉等豆制品。豆制品生產商青睞美國大豆,因為規格、顏色和質量穩定。隨著完整的貿易數據出臺,2016/2017年度進口數據調整。2017/2018年度大豆進口數據略微調整,顯示出同比增加。印尼超過95%的進口大豆來自美國。在2016/2017年度,美國向印尼出口大豆260萬噸。
南非政府將2017/2018年度小麥產量數據下調至147.5萬噸。約翰內斯堡12月20日消息:南非作物預估委員會(CEC)發布的本年度第五次預測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南非小麥播種面積為49.16萬公頃,低于上年的50.84萬公頃。2017/2018年度南非小麥產量預測數據下調至147.5萬噸,低于上次預測的158.1萬噸,也低于2016年的最終產量191萬噸。
2017年澳大利亞冬小麥產量可能減少35%到40%。墨爾本12月19日消息:澳大利亞大部分冬小麥作物已經收獲進倉,小麥產量預計比上年創紀錄的水平減少35%到40%。行業專家預計今年澳大利亞小麥產量為2100萬噸,低于上年的3400萬噸,相比之下,十年平均值為2500萬噸。小麥出口可能減少多達40%,約為1600萬噸,價格可能與上年類似。
埃及戰略小麥儲備足夠滿足到明年4月中的消費量。外媒12月17日消息,埃及供應部發言人Mamdouh Ramadan表示,埃及戰略小麥儲備足夠滿足直到4月下半月收割季開始前的消費需求。供應部本月初曾表示,埃及擁有總共340萬噸小麥儲備。埃及是全球最大的小麥購買國,其上個月曾表示,預計在7月開始的財政年度采購大約700萬噸小麥。
印度上調進口關稅制約植物油需求前景。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增至兩年來的最高水平,價格繼續走低。對于印度來說,全球市場價格回落,國內菜籽油供應下滑,可能鼓勵2017/2018年度棕櫚油進口進一步增加40萬噸,達到990萬噸。盡管如此,進口關稅大幅上調,可能阻止印度進口需求。這可能對全球價格構成更多的壓力。11月份印度政府宣布提高植物油進口關稅。毛棕櫚油進口關稅從15%提高到30%,而精煉棕櫚油進口關稅從25%提高到40%。同樣,毛豆油和葵花油進口關稅從17.5%提高到30%。關稅上調旨在改善國內加工商的利潤。據印度煉油協會稱,印度油籽加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只有20~30%。國內大豆、花生和油菜籽產量下滑,只會惡化這一狀況。
2017年哈薩克斯坦計劃將谷物出口提高到910萬噸。阿納斯塔12月14日消息: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副部長稱,2017年哈薩克斯坦計劃將谷物出口提高到910萬噸。今年迄今為止哈薩克斯坦已經出口近830萬噸谷物。去年哈薩克斯坦出口約870萬噸谷物。這意味著今年的谷物出口將增加4.6%。2017年哈薩克斯坦谷物產量超過2210萬噸(凈重)。哈薩克斯坦農業部早先曾表示,2017年谷物產量比上年減少7.6%,為219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