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創新驅動助轉型
糧食產業發展典型企業巡禮之一
編者按:
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明確了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思路目標和政策舉措。為進一步推廣交流各地糧食企業在促進糧食產業經濟方面的先進經驗,本刊從本期起推出糧食產業發展典型企業巡禮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行業,推動商業模式轉型,把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融入企業戰略發展,實現了有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百億糧企、百年深糧”目標加速推進,正成長為行業內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骨干糧企。
2009年,深糧集團為解決競爭力弱、業務發展不穩定等問題,以戰略轉型引領企業重新出發,打造區域性最具競爭實力的糧食流通服務企業。深糧集團在抓好糧食儲備經營的同時,堅持市場導向,全面退出非核心高風險業務板塊,聚焦糧油經營主業,不斷挖掘轉型發展潛力。在經歷了2009年、2010年階段性營業收入收縮后,深糧集團迎來了企業轉型發展的高速增長期。“十二五”期間,深糧集團實現利潤總額5.02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增長4.26億元,增幅達560%。
進入“十三五”,深糧集團以“打造糧食供應鏈優質服務商”為戰略目標,持續優化和創新糧油貿易加工、技術服務和倉儲物流、配送對接模式,夯實發展基礎,憑借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和快速提升的運營能力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2016年,深糧集團糧油購銷量達770萬噸,營業收入90.8億元,同比增長126%,市場競爭力、調控力明顯增強,糧油供應主渠道優勢進一步穩固。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91億元,夯實了“百億”目標基礎;利潤總額2.25億元,同比增幅92.83%,預計2017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一)完善糧食供應鏈體系建設,加強產業集聚。2013年深糧集團前瞻布局東莞糧食物流節點建設,項目落戶于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東莞市麻涌鎮,占地700余畝。在“深糧速度”推動下,一期二期筒倉、食品碼頭、糧油食品深加工項目、糧油食品總部及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建成倉儲庫容32萬噸,17萬噸投入使用,碼頭部分5000噸船舶已開展試裝卸作業。東莞糧食物流節點將成為集糧油碼頭、中轉儲備、檢測加工、配送保稅、市場交易五大功能于一身的糧食流通服務綜合體,充分發揮對東莞麻涌及周邊糧油產業的集聚能力,吸引優勢企業、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資金不斷涌入集中,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糧食產業綜合服務平臺。
(二)以質量推動品牌建設,鞏固品牌核心競爭力。多年以來,深糧集團以質量作為樹立企業品牌的基石,打造品牌的核心價值,不斷革新技術、加強質量管控,保證糧油產品的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推動“深糧”、“深糧多喜”、“谷之香”等自有產品品牌建設,發揮品牌效應,鞏固和提高“深糧”品牌在深圳的知名度,搭建“多喜米網”全國配送渠道,把品牌效應向全國擴大,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通過“糧庫開放日”“糧食宣傳日”等公益活動,邀請市民走進糧庫參觀,提高 “深糧”品牌認知度。
(三)運用信息化創新手段持續完善“三位一體”糧油供應服務網絡體系,保障地方糧油產品供應安全。深糧集團以信息化為手段,深耕細分市場,持續完善“三位一體”糧油供應服務網絡體系。一是深化糧油配送服務,打造連鎖餐飲和萬人食堂的一站式“廚房管家”。建立糧油產品配送服務訂單平臺,為180多家大型企事業單位、學校、醫療衛生機構、餐飲連鎖企業提供廚房食品供應鏈服務;推進小麥深加工發展,為客戶提供專用粉定制服務,小包裝家庭用粉更是優質優價贏得較高市場份額。二是創新糧油電子商務,領跑“智能生活”。深糧“多喜米網”現已擁有20萬個家庭用戶,并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陸續開發了微信商城、手機A P P商城等,在深圳50多個社區推廣以糧油自動售賣機為核心的社區糧站,實現24小時糧油產品供應。三是推動大宗貿易服務創新。以中國糧食交易網為基礎平臺,發展大宗貿易購銷對接業務,并以倉單管理系統的開發為突破口,進一步打造糧油大宗貿易的公共服務平臺。
(四)應用“云”端技術,創新落實“糧安工程”。以“糧安工程”實施部署為總體引領,深糧集團重點關注“北糧南運”“食品安全追溯”“應急保障調度”以及“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等重點領域,結合改革創新和自身轉型發展需要,通過對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運用,研發了糧食物流信息系統(簡稱“深糧G L S”)、R F I D糧食倉儲物流管理系統、糧食倉儲可視物流系統、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系統、深糧手機A P P等30個信息系統,實現了對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數據的有效采集、傳輸、管控、分析和展示,提升了糧食倉儲管理水平和糧油產品應急保障能力,強化了糧情監測預警,以信息技術成果的創新轉化推進“糧安工程”建設。
(五)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完善糧食質量安全管控體系。
一是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大力加強與國內外優質糧源產區的對接合作,完善優質糧源保障體系,做好產銷對接。擴展深加工能力,加大好糧油產品市場供應。目前深糧集團小麥加工能力10萬噸,大米加工能力10萬噸,小包裝食用油生產能力1萬噸,東莞物流節點項目擬新建年小麥加工能力30萬噸的加工廠。二是完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切實維護流通環節糧食質量安全。積極健全質量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儲備糧分級管理制度、質量總監制度等,構建起全面糧食質量安全管控體系。
(六)引入社會資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年,深糧集團以東莞糧食物流節點為切入點,引入社會資本,合作成立東莞市深糧物流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物流節點,靈活有效的融資、管理模式加速了項目建設進展。2014年和2015年,深糧集團相繼與社會資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推進糧油供應鏈建設。下一步根據市委、市國資委關于深化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部署,深糧集團將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和資金管理經驗,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一)擬成立糧食產業基金,構建新型資本運作平臺,構建投資鏈。深糧集團擬成立糧食產業投資基金,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兼并、收購、聯合等方式壯大集團業務和資產規模。依托信息化和園區建設,創新投融資模式,引進戰略投資者、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項目建設,構建具有深糧特色的投資鏈。此外,今年集團將擇期發行3億元短期企業債,優化資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推動企業發展。
(二)探索從“深糧物流節點模式”到“深糧品牌”,延伸產業鏈。糧食物流走向大吞大吐且流通網絡一體化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深糧東莞糧食物流節點融入了大數據、云平臺、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規劃建設糧油總部基地和創新服務平臺,將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糧食智慧物流園”,成為糧食物流園區的高端示范品牌。未來將探索輸出項目建設、管理經驗等,進行模式復制,持續引領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
(三)異地復制多喜米模式,拓寬品牌服務區域,深挖價值鏈。
近年來,深糧集團將多喜米模式進行復制推廣,進軍廣州市場,通過加盟店、形象店、中高端客戶大宗團購業務,以及不斷提升的產品力和服務力,提升了“深糧”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