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芳
新鄉市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現狀及對策研究
郭會芳
近年來,新鄉對全市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強化試驗示范和宣傳培訓,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逐步實現農藥減量、危害控制、節本增產、提質增效和生態向好的目標。
新鄉市 農藥 零增長 對策研究
自2015年2月起,農業部在全國組織開展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大力推進農藥減量控害,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新鄉市積極按照農業部和河南省農業廳的部署,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工作主線,著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認真抓好農藥科學安全使用,促進農藥減施增效和利用率提高,全市農藥使用量從2015年的2010噸(折百量)下降到目前的1950噸(折百量),農藥利用率由2015年的35%提高到目前的37%,有力保障了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
主要措施
加強領導,安排部署。圍繞農業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目標,印發了《新鄉市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新鄉市農牧局關于成立新鄉市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領導組與專家指導組的通知》及《新鄉市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計劃》等文件,對全市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強化試驗示范和宣傳培訓,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逐步實現農藥減量、危害控制、節本增產、提質增效、生態向好的目標。
強化監測,準確預報。全市70個測報基點的80個監測人員,全力以赴做好各種病蟲的監測預警工作,堅持“3天1次系統調查,5天1次病蟲普查”,嚴密監視各種病蟲發生動態,嚴格執行重大病蟲專家會商和信息周報制度,強化消長動態系統監測,科學研判發生趨勢,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明確防控重點對象、關鍵區域和最佳時期,科學指導防控行動。在小麥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召開由市農科院、市氣象局、市農牧局、河南科技學院等農科教專家參加的以小麥赤霉病為重點的中后期病蟲害防控專家會商會,把脈小麥病蟲害發展態勢,共商小麥赤霉病防控良策。
統防統治,科學防控。全市各地建立小麥病蟲害防控示范區,針對每年4月中下旬降雨偏多,小麥赤霉病流行風險增大的嚴峻形勢,按照“主動出擊,預防為主;抽穗用藥,連打兩遍”的防治策略,結合“一噴三防”,積極引導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組織使用農用植保無人機、車載式噴桿噴霧機等大型器械進行小麥病蟲統防統治,實行整村推進,為周邊群眾減量用藥、科學防治病蟲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綠色防控,減少施藥。加大示范推廣,在全市建立多個綠色防控示范區。輝縣市建立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利用玉米性誘防控、赤眼蜂防控等技術及高效低毒的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農藥,有效控制玉米螟、二點委夜蛾等病蟲害。延津縣、輝縣市建立花生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利用太陽能殺蟲燈、黃板等技術有效誘殺花生地下害蟲和食葉害蟲。原陽縣、獲嘉縣建立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主要利用殺蟲燈、生物農藥、低毒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控制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害蟲危害。全市通過大力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減少了施藥次數和用藥量,降低了農藥殘留和農戶投入。
加強培訓,提升水平。全市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等媒體,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加強病蟲害防控技術、科學用藥等知識的宣傳,使廣大干群真正認識到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重要性,引導農民積極開展統防統治,合理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免疫誘抗、生物農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使農民群眾能夠科學用藥、合理用藥,真正掌握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技能。
存在問題
安全用藥意識淡薄。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的部分勞動力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選購農藥時,對農藥有效成分和含量不清楚,只考慮防治效果,不注重毒性,缺乏對安全用藥的認識。
科學用藥水平不高。由于農民對農作物病蟲害危害特點和病蟲預警信息不關注,重治輕防,“有病治病、見蟲治蟲”已成習慣,錯失病蟲防治的最佳時機,因此隨意增加使用劑量、施藥次數及盲目亂配混用,達不到明顯效果。
專業化統防統治程度低。目前,土地實行家庭承包,分散經營,農作物品種和栽培模式不統一,還是以一家一戶配方施藥為主,限制了大型器械的推廣應用,統防統治程度不高。
施藥設備落后。當前,農民多數使用手動或電動背負式噴霧器,普遍采用大容量、大霧滴噴霧,“跑、冒、漏、滴”現象普遍存在,實際使用量無法達到防治效果的要求。
發展對策
加強宣傳與培訓。通過開辦農民田間學校、科技下鄉、科技進村入戶,發放技術手冊、明白紙等形式,以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為重點,培訓基層農業技術骨干,以帶動農民科學用藥。廣大農民要掌握科學選購和合理使用農藥知識,做到對癥下藥、適時用藥,按規定用量施藥,正確配藥、安全防護、貯存及科學混用和交替施藥,提升安全水平。
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扶持實施重大病蟲疫情應急防治、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的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民,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實行精準科學施藥,針對不同作物、不同需求,建立示范區,開展現場觀摩,廣泛宣傳發動,引導涉農企業、種植大戶和農民群眾廣泛參與,不斷擴大統防統治的覆蓋面。
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建立綠色防控示范區,推廣農業防治、生態控害、植保四誘(性誘、色誘、燈誘、食誘)等技術,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統一防治,有效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從而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
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加強新《農藥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和使用禁限用農藥的違法行為,加強對禁限用農藥的日常監督,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市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