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冬梅 井中旭
把工會建成教職工信賴的“家”
文/陳冬梅 井中旭
“教職工在學校的工作和生活時間比較長,一定要讓他們對學校有家的歸屬感,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工會主席柳鳴上任以來矢志不渝的工作目標。
2007年,柳鳴走上學校工會主席的崗位。從那一年起,柳鳴堅持把建好“職工之家”作為工會工作的核心,并注重把建家工作同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相結合,同提高教職工素養相結合,同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相結合。經柳鳴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使工會成為了教職工信賴和依靠的“職工之家”。
柳鳴上任伊始領導工會進一步規范了教代會工作,完善了相關規章制度,先后主持制定修訂了《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學校教代會民主評議領導干部實施辦法》等相關制度,堅持做到四年一屆、每年一次按時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并充分利用教代會的契機,討論、審議、通過學校改革發展的方案規劃、重大決策及關系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堅持聽取討論校長工作報告、財務工作報告、校務公開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堅持民主評議領導干部,教代會工作進一步實現了制度化、規范化。
學校工會特別注重教代會常設主席團的職能建設。在教代會閉會期間,凡學校的重大改革發展問題以及教職工利益的事項,都通過教代會常設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這些年來,諸如《學校發展規劃》《校內津貼分配方案》《教職工職業道德規范》、學校基建貸款等重大事項,都經教代會常設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后施行。為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推進學校二級教代會制度建設,柳鳴還組織工會制定了《二級教代會會議報批制度》《二級教代會評議干部實施方案》等文件。
讓教職工民主監督權得到充分落實,校務公開是個重要途徑。為此,在柳鳴的領導下,學校工會先后制定了《學校關于實行校務公開實施辦法》《關于對校務公開工作監督檢查的有關規定》,加大了校務公開工作監督管理力度;建立了校務公開報告制度,接受教代會代表對校務公開工作的監督。如今,在工會的廣泛宣傳、督促檢查和穩步推進下,學校校務公開工作已在全校各級干部和職工群眾中達成共識,機關各處室和各基層單位都將校務公開工作列入日程,及時準確通過各種媒介和平臺將需要公開的內容公開、公示,主動接受全校師生員工的監督。
近年來,學校工會組織開展了各類主題教育活動。舉辦“園丁風采”“辦人民滿意教育”和“學規范、促師德、樹形象”主題演講比賽,熱情謳歌廣大教職工愛崗敬業、創新務實的職業道德和奮發向上、建功立業的精神風貌,激發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工會還堅持開展以師德為主要評選條件的“三育人”評選活動,通過樹立典型、宣傳先進事跡、弘揚勞模精神,影響和激勵廣大教職工立足崗位建功,形成了學先進、創先進的良好氛圍。幾年來,學校涌現一大批先進個人,許多教職工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首屆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省勞動模范、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國家、省、校級優秀教師,省、校、院級“三育人”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省五一勞動獎狀、省職業道德建設十佳標兵和先進集體、省先進女職工和省建功立業標兵等榮譽稱號。
該校工會始終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作為豐富教職工生活,提高職工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每年舉辦教職工保齡球、乒乓球、釣魚。籃球、排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舉辦“愛我中華”“園丁之歌”“祝福祖國”演唱會、“園丁風采”書畫攝影展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展示了教職工的風采和精神面貌,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增強了教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和單位凝聚力,營造了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教職工的整體素質也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得到了提升,職工之家成為教職工成長進步的有力后盾。
柳鳴組織有關人員對建設“關愛型”校園的動議進行了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柳鳴領導工會提出了以政治關愛、文化關愛、健康關愛、生活關愛為主線,開展創建“關愛型”校園活動的思路和設想,并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各級工會組織準確掌握并及時解決教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現實”的需求,為教職工謀福利、辦實事,關愛教職工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教職工之家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教職工心中。工會建立了《在崗教職工體檢制度》,開展女職工團體安康保險,建立教職工健康信息檔案,在掌握教職工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提供必要的幫扶。學校工會出臺了《教職工休養制度》,開展暑期教職工休養觀光、勞模等先進職工休養考察、傳統節日慶祝等活動,積極為豐富職工生活提供優質服務;堅持每年用一定的資金為職工辦福利,讓教職工心情愉快、安心工作。
為及時了解掌握每位教職工生活、工作等情況,加大為教職工辦實事、送溫暖的力度,柳鳴還領導工會建立了通暢的信息反饋渠道,協同黨政做好幫扶工作。凡教職工住院、病故、家庭發生重大事情時,柳鳴總是親自前去看望或慰問,讓職工群眾深切感受到“職工之家”的溫暖。
在柳鳴的努力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職工之家建設工作有了全新的發展,學校工會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幾年來,工會先后被評為黑龍江省模范職工之家標兵、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先進工會組織、哈爾濱市“三育人”先進單位、學校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柳鳴本人被授予黑龍江省“教職工代表大會民主評議學校領導干部先進個人”光榮稱號。
案例分析:本案的焦點是關于企業是否有權調整崗位以及是否有權懲處不服從安排的員工。關于調崗,企業認為是自主經營權,對于正常運作不可或缺,員工則認為是勞動合同變更,須雙方協商一致,企業不能單方面決定,實踐中雙方各執一詞。我們認為企業因生產經營需要進行的調崗應當以“充分合理”為原則,否則難免起爭議,我們認為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勞仲委在2012年制定的《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座談會紀要》中的規定很有參考價值,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同時符合以下情形的,視為用人單位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權,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擅自調整其工作崗位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不予支持:(一)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是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的需要;(二)調整工作崗位后勞動者的工資水平與原崗位基本相當;(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四)無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崗位同勞動報酬一樣是《勞動合同法》所規定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司法實踐中,企業往往在勞動合同中會與員工約定類似“企業有權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員工崗位”的條款。企業基于生產經營和管理
需要進行調崗應當說是企業的管理行為和自主權利。但是此種權利卻與《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所沖突,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對于勞動合同事先約定的調崗,應當明確在何種情況下能夠進行調動。如果約定不明,企業應當承擔證明充分合理性的主要責任。若調崗理由不能達到充分合理的要求,企業將承擔最終的違約責任。
企業調崗主要包括協商一致的調崗、法定情況調崗(包括醫療期滿、不勝任工作或者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以及企業單方面調崗。企業單方面調崗往往最容易產生爭議,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勞動合同及規章制度中對企業調崗條件是否有明確依據;第二,調崗理由是否充分、合理;第三,調崗決定應書面告知員工,并且應當保留做出調崗決定的證據。針對不愿配合的員工,企業還是應當慎重決定,以免引發爭議。建議立法可以重新給予企業在存在合理調崗理由的情況下單方調崗的合法性,增強企業的用工自主權及靈活性。當然,對于企業出于侵害員工合法利益的無合理理由的調崗,法律應當明令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