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
摘要:文章在分析兒童閱讀現狀的基礎上,歸納總結現代公共圖書館主要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類型,分析推廣活動的內容及特點,進而提出相對應的推廣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1-0021-02
1兒童閱讀的重要性及現狀
兒童的各項感官都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語言的發展主要通過閱讀來不斷加強。為了提高兒童的自身素養,拓展知識、開啟智慧,早期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就尤為重要。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兒童閱讀年齡普遍較低。根據《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的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兒童普遍在4歲時開始接觸閱讀,到8歲時才能獨立閱讀。相比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的0歲閱讀計劃,我國的兒童閱讀時間呈現了明顯的滯后性。據統計,我國兒童人均擁有圖書1.3冊,排名世界第68位,是美國的1/30,日本的1/40,以色列的1/50。世界上培養了眾多科學家的猶太民族,尤其重視閱讀,有著把書籍涂上蜂蜜吸引嬰幼兒讀書的傳統習俗。作為公共圖書館,應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引導兒童閱讀,讓兒童體會閱讀的樂趣,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修養。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明確指出:公共圖書館應承擔“養成并強化兒童早期的閱讀習慣,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等使命[1]。我國近年來對兒童閱讀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007年,我國正式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中國兒童閱讀日”。
2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案例分析
2.1以“故事會”為主題
“故事會”是以講故事的形式推廣兒童閱讀,已成為我國多數公共圖書館進行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的主要方式之一(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故事會的主要舉辦方式大多是“一對多”的形式,即一個館員或者是館外人員面對多個小讀者,為他們閱讀圖書。舉辦時間雖然不盡相同,但都保持在平均每月兩次以上。如:河南省圖書館的“七色花親子故事會”為培養兒童早期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他們的暑期生活,邀請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城市88.9頻道的少兒節目“小鈴鐺”主持人吳樺走進河南省圖書館少兒閱讀中心,為小朋友們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故事盛宴。根據年齡進行分級閱讀最早是由歐美國家提出的,圖書館根據讀者的年齡和認知能力,提供符合其身心發展的圖書,不僅吸引讀者而且可以培養其閱讀興趣。
2.2以“讀書積分”為主題
閱讀積分制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讀者的各種閱讀行為都量化為積分來進行記錄的方式,是各大圖書館為了推廣兒童長期閱讀而舉辦的主要活動方式之一(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該類活動無年齡限制,一般以未成年讀者為主;活動周期較長,通過不同的活動,以活動完成量獲取積分,取得名次并給予榮譽稱號等獎勵。如:2015年深圳圖書館推出了“少兒智慧銀行”計劃,鼓勵少兒讀者通過閱讀行為累積自己的智慧財富,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該項活動是為了鼓勵兒童閱讀的長效性,通過一些獎勵使兒童養成長期閱讀的好習慣。兒童的身心尚處在發展階段,具有不穩定等特質,積分活動正是根據兒童的此項特質開展的。有的研究者認為,“閱讀積分制”體現了“以讀者為本”的原則,具有優越性,以提高讀者的道德標準和文明程度為目的,也激勵了少年兒童圖書館開展延伸服務,強化了文化服務功能[2]。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溫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等將積分制引入圖書館的讀者服務管理當中,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參加閱讀活動的積極性,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3]。
2.3以“圖書漂流”為主題
圖書漂流活動是我國公共圖書館進行少兒閱讀推廣的主要活動之一。該項活動既突破了傳統圖書館借閱圖書的局限性,又使圖書處于一種流動狀態。大部分的圖書漂流活動都是與學校合作開展的,尤其是面向一些貧困地區的學校,使圖書漂流到資源匱乏的地方,讓當地的學生有機會閱讀到大量、豐富的圖書,并交流讀書心得,由此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2.4以“小圖書管理員職業體驗活動”為主題
小圖書管理員職業體驗活動是讓讀者通過角色扮演,體驗圖書管理員的日常工作,使他們對圖書館的工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對圖書的認識更加專業化。少年兒童具有活潑好動的特性,他們的感知主要通過體驗來加深。小圖書管理員職業體驗活動正是讓讀者親身體驗,通過參與圖書館工作流程和圖書館工作實踐,讓孩子們真正了解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并學會使用網絡和數字圖書館查找資料。該項活動一般會在寒暑假舉辦,使讀者有充分的時間參與活動,同時該活動本身寓教于樂,深受小讀者們的歡迎。
3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對策
3.1兒童閱讀活動的靈活化
兒童的閱讀興趣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進行調動。公共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時,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舉辦多種多樣主題鮮明的閱讀活動。活動的形式除了保留傳統的文化,更應根據兒童的年齡階段、生理發育及其身心特點的不同,增加更多靈活化的元素。
3.1.1分級閱讀。分級閱讀最早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提出的針對少年兒童的閱讀模式。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內容在其成長期有很大的變化,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分級閱讀主要是按照兒童的心智成長規律,提供大體適合某個成長階段孩子特性的作品[4]。公共圖書館進行分級閱讀,給予兒童科學、專業的閱讀指導,讓兒童高效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讀物,可以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吸引更多的兒童進入圖書館,享受閱讀的樂趣。
3.1.2延伸服務。延伸服務是圖書館實現轉型和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一種與時俱進、開放式的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在進行兒童閱讀推廣時,應積極進行館外延伸服務。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政府等社會力量,加強與學校、社區等的交流與合作,把兒童閱讀延伸到更多的地方,為社會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3.2兒童閱讀推廣的策略
①加大宣傳力度。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應利用各種新媒體宣傳本館的文化、館藏,普及兒童閱讀理念,鼓勵兒童參與圖書館組織的各種閱讀推廣活動,提高兒童走進圖書館閱讀的興趣,形成一個“好讀書,讀好書”的文化氛圍,讓兒童愛上閱讀、享受閱讀。②注重圖書館與家長的溝通。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愛讀書的家長也一定會帶動孩子進行閱讀。為了更好地針對兒童進行閱讀推廣,讓兒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圖書館應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可通過舉辦家長培訓講座等活動,讓家長提升對閱讀重要性的認識,與圖書館里外配合,將對兒童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對活動進行評估。公共圖書館的每項閱讀推廣活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活動的價值、成效和影響力都需要通過一定的數據來彰顯,所以,公共圖書館應重視對相關閱讀推廣項目的評估和研究。根據評估結果,公共圖書館能夠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從而提升活動的效果。④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為了兒童閱讀推廣的需要,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了更加專業地推薦圖書和組織活動,圖書館員需要學習一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了解兒童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行為特征,使其在工作中可根據這些知識,為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及心理特征的圖書和活動。
參考文獻:
[1]公共圖書館宣言[EB/OL].[2010-11-17].http://wenku.baidu.com/view/696050d528ea 81c758f578e0.html.
[2]周倩芳.談閱讀積分制在少年兒童圖書館中的運用:以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7):111-114.
[3]陳海欽.圖書館文獻流通與活動積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以溫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2(2):29-32.
[4]徐建華,梁浩光.少兒圖書館分級閱讀輔導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1(6):247-252.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