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主持召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座談會,交流經驗,集思廣益,研究加快糧食產業經濟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思路舉措。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出席并作會議總結。
張務鋒認真聽取了部分省市糧食部門和糧食龍頭企業的情況匯報,并就重點問題與相關負責人作了深入探討交流。他指出,糧食產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基礎性強、涉及面廣,是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有利于實現糧食加工流通增值、提高種糧收益、帶動農民增收,有利于發展實體經濟、促進社會就業、實現糧食生產發展和經濟實力增強有機統一,有利于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更好滿足城鄉居民糧食產品需求。各級糧食部門要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張務鋒強調,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精神,緊扣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緊跟一二三產業融合、糧食行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大勢,緊貼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和糧食庫存消化的現實要求,緊抓“優質糧食工程”等重要載體,系統研究謀劃,精準規劃引領,把握好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要堅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積極探索糧食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模式,不斷增強糧食經濟發展新動能。要注重典型引路,總結提煉和宣傳推介一批有代表性的成功經驗,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
徐鳴要求,各地要認真貫徹張務鋒局長的講話精神,明確為什么要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發展好糧食產業經濟,一要發揮儲備優勢進行一體化發展,消除壁壘;二要產業鏈往上下游延伸;三要搞產業融合,推動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四要進行品牌建設和標準制定;五要結合去庫存發展產業經濟,比如開展玉米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試點等。同時,要突出做好“優質糧食工程”,把下撥的財政資金用好、用出成效。
8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務鋒在北京市調研糧食流通改革發展重點工作,強調全力做好保供應、穩市場、守底線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在北京糧食集團大興糧食產業園區,張務鋒詳細詢問了北京市應急保障供應中心規劃建設進展,實地查看了糧油儲備,到古船福興面粉加工車間深入了解質量管控、市場銷售等情況。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北京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經濟社會發展概況,北京市糧食局主要負責同志匯報了糧食流通重點任務落實情況,部分企業負責人圍繞保供穩市、搞活流通、轉型發展等作了發言。張務鋒對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糧食流通工作表示感謝!對北京市在保障首都糧油供應和市場穩定、推動京津冀糧食供應和執法協作、深化糧食產銷合作、加快糧食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張務鋒強調,要把保障首都糧油供應、市場穩定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要進一步加強產銷合作,搞好貨源組織調度,管好用好成品糧油儲備,增強應急加工配送能力,確保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強化市場監測和調控,保持市場總體穩定;深入開展“大快嚴”集中行動,排查問題、整改隱患,確保政策性糧食儲存安全。
張務鋒要求,持續發力,重點突破,全面提高糧食流通改革發展工作水平。一是加快糧食立法修規,切實提高依法管糧、依法治糧水平;二是完善強化糧食宏觀調控,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特別是發揮好中央儲備糧“壓艙石”、地方儲備糧“第一道防線”作用,以及骨干糧食企業的載體抓手作用;三是切實加強糧食流通監管,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監管責任、糧食部門行政監管責任;四是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培植壯大一批主導產業、骨干企業、知名品牌,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糧食安全隱患
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展開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聯合下發通知,決定從8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政策性糧食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
通知指出,開展糧食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集中行動,是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確保國家庫存糧食數量和質量安全,深入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手段。
按照通知規定,此次集中行動分為企業自查自糾、地方有關部門抽查、國家有關部門督導檢查、匯總上報情況、排查整治“回頭看”5個階段,集中對安全儲糧和安全生產、政策性糧食租倉和委托收儲、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國家政策性糧食銷售出庫、中央儲備糧管理、地方儲備糧管理等6個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快整治、嚴執法、重實效”的原則,全面壓實中儲糧總公司最低收購價和臨儲糧收購的政策執行主體責任、糧食企業的經營管理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監管責任、糧食等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消除風險隱患,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和問題,立查立改,分類治理,將隱患苗頭解決在初始階段;對已經發生和暴露出來的問題,落實整改措施、完成時限、損失補償、責任追究;對糧食購銷過程中形成的經濟糾紛,要提請當地政府督促協調解決;對涉糧民商事爭議案件的,商請人民法院依法調處。集中行動將作為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重點事項進行考核。
集中行動開展期間,國家有關部門還將組織專門力量,適時派出部門領導同志帶隊的聯合督查組,選擇重點省份、重點企業,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方式,對集中行動進行督導檢查。
多部委聯合部署
2017年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糧食局會同中央編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統計局、農業發展銀行印發通知,對2017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2017年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內容,繼續按照增強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等6個方面14個重點考核事項進行設置。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結合當前糧食安全新形勢、新任務,本著“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原則,取消“定性評價考核指標”;同時,“年度考核目標任務”由2016年度的62個調整優化為46個。
抽查省份考核按省級人民政府自查評分、部門評審評分和部門抽查評分分別按照考核得分權重的40%、40%和20%計算得分。非抽查省份省級人民政府自查評分和部門評審評分分別按照考核得分權重的40%、60%計算得分。
通知指出,實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是落實省級人民政府切實承擔本地區糧食安全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是切實推進國家糧食安全各項改革政策措施落地的重要保障。各地要端正考核工作態度,突出工作實績,杜絕形式主義,務求達到考核工作和業務工作融合促進的效果。考核工作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堅決杜絕在省級自查、部門評審、部門抽查等環節考核評分中出現“領導分”、“面子分”和“關系分”、“人情分”,以及打招呼、跑風漏氣等不正之風。對考核工作中發現以“考”謀私、弄虛作假、瞞報虛報和違規打分的行為,要予以通報批評,并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