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永生
以標桿管理助力提質增效
——中糧貿易標桿管理探索與實踐
文/張永生
近年來,在重組并購外延式發展的同時,中糧集團著力以標桿管理方式推動企業內涵式增長。中糧貿易公司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以標桿管理助力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
通過一系列的重組整合,資產布局基本完成,中糧集團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迫切需要聚焦在“三壓”(費用、存貨、應收)、“一降”(資產負債率)、“一退”(不良資產)上,提質增效已成為“十三五”時期的核心目標。中糧集團董事長趙雙連表示,要以標桿管理為業務管理與提升的重要抓手,全面對標國際四大糧商,客觀開展自我診斷,推動業務改善提升,積累和完善各項核心能力,以應對更加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
標桿管理是一套系統的方法論,需要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相結合,做好頂層設計。近年來,中糧貿易通過打造體系、建立機制、踏實推進,逐漸摸索出適合自身實際的方法和路徑。
一是覆蓋運營系統和基礎管理兩個層面的標桿管理工作體系。運營系統對標是廣義對標:運用標桿管理理念,以國際四大糧商為標桿,參照國內同行業先進單位,著力解決全局性問題,推動系統能力打造。基礎管理對標是狹義對標:用流程打開業務,用項目推動落地,著力梳理流程、補齊短板,提升基礎管理水平。
二是組織保障和重點工作相結合的四大標桿管理工作機制。組織領導機制:三級標桿管理推進機構,包括標桿管理領導小組、標桿管理辦公室、業務單位推進機構、基層單位推進團隊。標桿庫動態評選機制:標桿庫評選不搞終身制,兩年評選一次,能進能出。人才培養機制:普及化培訓采用較大規模的專題培訓,宣傳標桿管理理念,營造標桿管理文化氛圍;專業化培訓通過集團組織的標桿管理帶級人才培訓,培養專業化人才。項目推進機制:重點項目強調戰略支撐,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一般項目綜合考慮項目維度和涉及范圍,解決環節、流程上的難點問題;表彰激勵措施則根據項目推進的意義、難度以及取得的收益等幾個維度,評選優秀項目予以表彰。
三是服務年度經營主題的標桿管理工作思路。2014年圍繞整合發展,以明確標準、優化流程為重點,全面啟動標桿管理工作。2015年圍繞協同發展,提出“13348”的工作思路,在推進標桿庫建設的同時,依托帶級人才培訓設立對標項目,向生產加工、倉儲管理、物流中轉、職能管理等多個維度邁進。2016年圍繞創新發展,持續推進標桿庫建設,拓展對標項目的深度和廣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將標桿管理作為助推“專業化、一體化、市場化”的有效管理工具。
經過培訓人才-實施項目-促進基礎改善的初級階段,中糧貿易公司邊探索、邊總結、邊思考,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標桿庫建設為主線,以項目推進為抓手,以人才培養為支撐,聚焦解決運營管理的瓶頸問題,著力推進重點戰略舉措的落地執行。
(一)著力推動標桿庫建設
“三糧合一”之后,各個糧庫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運營成本明顯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中糧貿易根據業務實際,打造標桿庫建設體系,通過制定標準、動態評選以及推廣復制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層糧庫的管理水平。
1.制定標準。為統一標準,加強基層企業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標桿庫建設從運營成本、管理成本、規范化管理、安全生產四個維度,確立了36項具體標準,將每一個區域打開、每一個流程打開、每一個環節打開,實施內部對標,推動各糧庫向標準看齊,促進整體管理水平不斷進步。
2.動態評選。通過區域公司初評、標桿糧庫評定辦公室初審及現場核查、標桿糧庫評定委員會復審、黨委會通過、經理人年會表彰等程序,評定標桿庫。標桿庫實行能進能出、有獎有懲的動態評選機制,榮譽稱號兩年有效。標桿庫的薪酬標準上浮20%~30%,單項示范庫的獎勵一次性發放。期間若出現管理不善,導致重大經營損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事故,則堅決予以摘牌。
3.推廣復制。第一屆標桿庫評選,授予7家單位標桿庫稱號,授予1家單位單項示范庫稱號;第二屆標桿庫評選,授予10家單位標桿庫稱號,授予3家單位單項示范庫稱號。第一屆標桿庫評選后,分別在東北、華北、南方舉辦了5次標桿庫現場會,覆蓋11個區域公司、82家糧庫,共計373人。通過現場會的召開,將標桿企業的優秀實踐進行推廣、復制,有效縮短了各糧庫之間的差距。目前,正籌劃第二屆標桿庫評選后的推廣復制工作。
通過標桿庫建設,基層糧庫的經營規模、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庫容、庫貌以及員工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二)扎實推進對標項目
中糧貿易將運營管理的重點問題、瓶頸問題項目化,通過對標項目的實施、推進,帶動系統能力的提升。
1.項目立項。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選項方式,根據中糧貿易的戰略目標和年度工作主題,在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上報的項目中,選取對業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項目。同時,考慮項目的廣度,涵蓋倉儲、加工、物流、銷售、職能管理等維度。
2.項目輔導。在輔導形式上,為配合各業務單位的工作實際,采取“現場輔導+視頻輔導”的形式深入業務一線,既增強了輔導老師對業務的了解,強化了輔導的針對性,又擴大了標桿管理知識宣貫的覆蓋面;對不能現場參加的項目,安排視頻輔導。以輔導代培訓,不僅要求項目團隊全程參與,而且邀請項目團隊以外人員認真參與旁聽。兩年累計輔導時長近850小時,參與輔導及旁聽人員達1200余人次。在項目輔導過程中,根據項目推進情況及時調整,提高項目的有效性。
3.項目評審。對每個項目進行立項、中期、結項三次評審,重點針對目標達成情況、項目專業程度、方法論掌握程度、數據分析準確性、項目過程管理、報告發表情況等幾項進行打分。中期評審、結項評審結束后,及時下發文件,督促項目團隊按照評審意見進行總結反思、整改落實,提高項目的規范性。
(三)努力打造標桿人才隊伍
根據集團提供的良好培訓平臺,中糧貿易結合經營戰略和業務需要,創新培訓方法,既有專業化培訓的規定動作,培養專業人才,又有倡導者培訓及專題培訓等自選動作,宣傳理念、樹立意識,為中糧貿易推進標桿管理、實施對標改進提供支撐。
1.倡導者培訓。面向核心經理人的倡導者培訓,重點宣講標桿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思維,側重于講解一把手參與標桿管理推進、保證對標項目落地的方式和方法。中糧貿易的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各職能部門、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共計120余人參加。
2.專題培訓。面向業務單位的專題培訓,重點講解標桿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側重于樹立對標改進的工作習慣,營造標桿管理的文化氛圍。中糧貿易相關業務單位共計160余人參加。
3.專業化培訓。2015年和2016年,集團開展標桿管理帶級人才培養計劃,通過10天的課堂學習與考試以及6個月的項目推進與評審,系統培養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人才。
(作者單位:中糧貿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