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春
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方案設計
鄭曉春
本文主要對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方案進行設計。首先,闡述了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其次,針對現代大學英語信息化的優勢,提出相關教學的方案設計。
大學英語 信息化 教學方案 教學設計
現階段,網絡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工業、經濟等都逐漸走向信息化的模式,并且進行得十分順利。那么,在我國教育方面也會同樣將信息化“進行到底”。因此,本文通過對我國大學實際情況地普查,進行大學英語信息化的教學方案設計。
大學英語教學的信息化轉變可以幫助學生在性格、語言能力以及思維邏輯上的一種綜合性的發展。這種英語教學的信息化轉變中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凸顯的是學生具有自身個性的發展形式,幫助學生激發出自身潛力以及自信心。信息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憑借世界性的教學資源以及書本的多媒體化幫助學生開展視野,在語言上能夠提供到最為正統的、更為生動的學習資源,通過信息化平臺的一種學習溝通鍛煉學生能夠“說出口”,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之中能夠做到聽說讀寫能力的均衡發展。
(1)師生以及學生間的關系協調
大學英語教學的信息化能夠有效協調教育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關系,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區別于以往的一種上層到下層的教學以及受教的關系,現在的關系是一種在信息化的層面之上的平等交流的關系。在英語學習之中,有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一種問題思考分析以及解決方法研究,并且基于這是一種平等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授學作出評估,對教師的教學提供一些具有意義的意見以及交流。信息化英語教學之下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成為彼此合作、彼此幫助的關系,是一種學生在英語學習之中不斷自主探索新知識的交流平臺。大學英語教學信息化能夠突破以前的英語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不交流的形態束縛,通過互相協作的一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可以互相互補、養成團隊協作的意識、提高學生包容能力等,對于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需要具備的能力做出預前培養。
(2)英語學習與教學器材之間的協調
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同樣也協調了學習與教學器材的關系。電腦以及互聯網不只是在英語教學之中的一種器材,同樣是學生學習的智能同伴。這種形式能夠在完成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對話來鍛煉學生的英語學習中的聽與說的能力,還可以提供給學生一種模擬式的環境幫助學生進行更多的學習以及練習。學生與教學器材之間的關系能夠超脫出單純的一種取用的關系,變成學生在資源學習的過程之中,對大量的資源進行類別區分、內容補充,不斷擴充資源量,在進行自我能力發展的當下,也幫助了其他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是一種和諧互助的關系。
(3)英語學習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協調
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拋棄了陳舊的埋頭書本的學習方式,而是更多地注重于英語學習與社會整體政治經濟環境、社會對于人才需求以及學生自身的個人能力之間的一種協調融合。信息化的英語教學獨有的團隊合作、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特點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充分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人才需求,使得各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同步協調。
這樣的觀念有別于以往的學習只能在學校之中進行的思想,更加推崇一種英語學習滲透于生活之中、長久不斷的持續學習的觀念。當今而言,互聯網的存在與發展為終身學習提供了一個很有利的平臺載體,將終身學習融入生活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定勢。大學英語教育的信息化能夠充分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以及自主學習技能,配合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培養了學生的持續學習的觀念,也為學生持續性的英語學習提供了條件。
預習,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預習可以將課堂上教師即將教授的內容有大致地了解,并且可以通過預習提前知道自己有哪些知識點不明白,需要教師做針對性答疑的地方都應該提前做好標記,等到上課時,多加注意聽講,弄會不懂的問題,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但是,這是主要針對從前傳統英語教育時的要求,現今,大學英語將信息化融合其中,采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的準備。
也正是由于網絡發展得十分迅速,大學生們每人一臺手機好像也成為了科技發達的最低標配,但是手機不僅僅是方便學生們互相聯系的主要手段,也同時成為了網絡軟件發展的一種“寄托”。就大學英語而言,手機可以下載到許多符合教學方案的APP。英語通,英語視聽說等一個個小圖標軟件都可以出現在手機上,既方便又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在大學英語教學方面,教師可以提前通過網絡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工作。實際上,傳統的預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缺陷,因為,一般來說預習都是學生們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已,究竟哪些問題會,哪些問題不會也只有學生自己知道,教師是不清楚的。另外,學生們有沒有進行預習,教師更是不得而知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無法將高效學習徹底應用到教學之中。然而,英語的信息化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利用手機APP,讓學生們在預習時進行簽到統計,教師就可以清晰的看見學生們的預習人數,也可以看見有誰沒有預習,教師就可以在APP上進行提醒。而且,這種預習也可以分別利用自己的空暇時間就可以做到。其次,將英語知識點做初步總結,帶領學生提前在網絡上展開自由討論。通過這些討論,教師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學生們的問題所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私聊留言,教師也可以做好記錄,以便在課堂上進行解答。最后,教師應該根據大家的預習情況,發起投票,針對幾個重要的知識點,選出自己明白的知識。教師就可以及時更改教學內容,將知識點的時間分配變得更加有針對性。那些大家都已經明白的知識點,教師就可以不用浪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了,可以將時間多分一些給學生們普遍有爭議的問題上。這樣一來,就可以實現高效、高質量的合理化教學。除此之外,還可以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認為英語還是很有意思的。
通過手機APP的有效預習后,教師對學生們的預習情況有了一個大致地了解。這的確對教師教學的時間分配有了改善,但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們有爭議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可以將學生們按照寢室進行劃分;又或者是按照知識點的爭議情況進行劃分,展開激烈的辯論賽,讓每一方的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經過多次爭辯后,再由教師進行正確思路的揭曉。這樣一來,會為教學帶來許多優勢:
(1)如果學生們試圖在這個問題上“戰勝”對方辯手,就一定需要學生們對這堂課的知識點進行大量的預習工作,至少也要對其有基本的掌握,才可以有足夠的內容展開辯論,即使是出現問題的一方也同樣需要有相關知識作為依托。但雙方之間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對知識的理解可能有所偏差。另外,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出現分歧的意見可能也會有不止兩種,甚至是更多的情況。
(2)經過激烈的討論后,每位學生應該都會對這堂課印象深刻。當教師揭曉答案的那一刻,學生們也一定會集中注意力去聽究竟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這樣一來,不管是正確的一組還是錯誤的一組,都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記憶,等日后再遇見這類題目時,就能夠想起這樣一節課的內容,并且答對題目,使英語的準確率有所增加。
實際上,不管是寢室小組一起探討,還是分組進行辯論,都是一種培養學生們合作能力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在教學時,教師也應該注意要先通過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充分展示后,再由易到難,層層推進,逐漸強化學生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通過一堂重點而又激烈的課堂學習后,成功地解決了預習中產生的問題。這時候,上完一節課,許多教師就認為已經“功成身退”了,可以輕松地任由學生們將英語扔到一邊,直到下次上課再撿起來。但是,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課后應該進行對知識點的總結與鞏固。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班級的QQ群,微信群等平臺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討論的結果,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們是否還有不明白的地方,針對不懂的地方及時做出講解,使學生們不會直到下節課還有不明白的情況發生,這同時也是對這堂課教學的一個檢驗。不僅讓學生們做到每個知識點都心中有數,教師也應該做到對每個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在英語的教學上,教師千萬不能因為這是大學,認為學生們都會有一定的自覺性或者是應該有自由時間而忽略英語課后總結這一重要的步驟。英語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與思考,才能夠有清晰的知識體系,將英語學習得更加出色。因此,教師不能忽略運用網絡平臺手段的方式,去督促學生們記錄下這堂英語課程的學習成果。只有這樣,英語的教學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重要意義的闡述,而后針對現代大學英語信息化的優勢,提出了相關教學方案設計。將信息化融入大學英語的課堂上是現代教學的趨勢,利用科學的手段可以大力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們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還能夠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研究分析以及自己解決難題,有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1]湯平.大學英語教育的中國文化身份認同與行為比較研究[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0(02):52-65.
[2]梁艷紅,李琴.大學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缺失問題調查及對策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6(11):68-75.
(作者單位:江海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