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波
《詩經·小雅·采薇》形式美與內容美的完美統一
吳平波
全詩共六章,通過重章疊句的形式渲染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迭,完整展現了征人由戰時久戍思歸到歸時痛定思痛的情感經歷,使得詩人抒發的情感在音韻回旋中遞進升華,強調突出詩歌主題。
重章疊句 形式美 內容美
《采薇》是一首《詩經·小雅》中的戍邊之歌,屬貴族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戰爭的歷史記載,帶有史詩性。全詩共六章,通過重章疊句的形式完整展現了征人由戰時久戍思歸到歸時痛定思痛的情感經歷。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豐富復雜,思念故鄉牽掛親人的情感與抵御外敵保家衛國的情懷碰撞交織一起。
章,原為音樂名詞,“樂竟為章”,《詩經》中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章與章句型重復,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這一章法叫重章疊句?!恫赊薄非叭澰谡路ㄉ暇筒捎昧酥卣炉B句,以形式結構上的一詠三嘆,深化情感內容的層遞升華:
第一章“薇亦作止”寫春天薇菜剛剛發出嫩綠的尖芽;第二章“薇亦柔止”寫夏天薇菜長出柔嫩的葉片;第三章“薇亦剛止”寫冬天薇菜的莖葉老硬。不同章節中“作,柔,剛”的形式變化,以薇菜的自然生長屬性表現出春,夏,冬的節令變化。
第一章“歲亦莫止”“莫”通“暮”,寫一年到了農歷冬末初春;第三章“歲亦陽止”陽指農歷十月,寫一年到了農歷秋末冬初。第一三章“莫,陽”春冬節令的直接描寫以及第二章“憂心烈烈,載饑載渴”中“烈烈”“饑渴”以典型的的節令特征側面烘托出夏季,共同表現了由“春—夏—冬”的時間流逝,時序更迭。
可見,前三章通過重章疊句的藝術形式以薇菜的生長屬性變化與農歷節令的更迭變化共同渲染營造出“久戍”的時間跨度之長。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章中下面三句詩雖然形式上沒有重章疊句的嚴格工整,但內容上卻震撼人心的呼應層遞:第一章“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家、室”側重成家立業之義,寫青年士兵因為長期戰戍沒娶家室的的怨嘆;第二章“憂心烈烈,靡使歸聘”,“歸聘”側重音訊,寫全體士兵長期戰戍憂心烈烈無法與父母妻兒互通音信;第三章“憂心孔疚,我行不來”,“來”側重歸家,寫漫長的戰戍折磨使得士兵們最后已經無心抱怨有無婚娶,無力顧及音訊通達,最普遍的情緒是開始害怕最后回不了家了,這已經是生命底層的最基本訴求。
由此可見,重章疊句間我們不僅可以讀出時序的更迭,更可以從不同戍卒的身上讀出敘事的層次,再加上“曰歸曰歸”的反復詠嘆,使得詩人抒發的情感在音韻回旋中遞進升華,強調突出詩歌主題---久戍思歸。
第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軍備之嚴,情調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而為激昂的戰斗之情。
首先以“維常之華”起興“君子之車”,“華”通“花”,以棠棣之花的繁盛喻軍伍盛壯。接著圍繞戰車描寫:“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泵鑼懥送涞能娙荨⒏甙旱氖繗夂皖l繁的戰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具體描寫了將帥,士卒們緊隨戰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對軍車、戰馬、裝備的描寫共同表現了軍威之強盛和將士同仇敵愾的決心。
由此可見,前五章既抒發了戰爭給將士帶來的戍邊痛苦,又表達了將士抗敵衛國的高昂士氣。保家衛國與戍邊思歸的情感矛盾而又和諧的統一在一起。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被后人譽為《詩經》中最美的句子?!皸盍酪馈奔赛c明節令春季,又以春風中飄拂的楊柳來諧音“留”,渲染昔日遠征時士卒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雨雪霏霏”既點明節令冬季,又以寒冬里落雪紛紛烘托今日返家的路途艱辛以及士卒的內心悲苦。由楊柳依依到雨雪霏霏的節令變化自春而冬,近則一載遠則數年,再次呼應前三章重章疊句中薇菜的生長屬性變化與農歷節令的變化體現的時間流逝,節令變遷。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句詩首先落實了雨雪霏霏,表現征程何其遠歸程路艱辛,戍卒饑渴難耐步履維艱;其次回想自己這些年久戍思歸的憂苦與戰場廝殺的悲苦士卒們身心早已不堪,但更多已經戰死沙場的士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漫長歸程中這些戰爭創傷的陰霾揮之不去。“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離家越來越近士卒們內心最脆弱的神經開始繃緊,擔憂家鄉親人多年離散不知是什么遭遇和命運,伴著沉重的腳步,發出莫知我哀的深深慨嘆。
[1]蔣勛.《蔣勛說文學》.中信出版社
[2]陳日亮.《如是我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朱光潛.《詩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單位:深圳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