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吉云
潛心觀察 走近童心
——游戲活動中我的觀察與指導策略
文周吉云
隨著我園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深入開展,對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觀察孩子的能力直接影響著課程開展的質量,作為課程實施的關鍵者,更應該潛心觀察,走近童心,了解孩子的需要,以便高質量地實施游戲化課程。
游戲 觀察 策略

興趣,即對事物感覺喜愛的情緒。只有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及時加以引導,才能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提高游戲水平。
一天,小班幼兒在積木組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覺無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怎樣引導,孩子們對輔助材料也沒有興趣。這時我離開積木組站在一旁觀察。我發現有的幼兒悄悄地從城堡中抽出幾塊積木,搭成一輛摩托車開了起來;有的幼兒抽出幾塊搭起了動物園。忽聽“嘩啦”一聲,城堡塌了。我問:“城堡怎么會塌了?”“是被壞蛋炸壞的?!焙⒆觽兓卮?。我問:“那城堡壞了,這可怎么辦呀?”孩子們都說:“咱們再把它修好吧!”“行,咱們這次修一座比剛才更漂亮的城堡?!蔽夜膭钪蠹?。于是,孩子們又把各自拿走的積木放在了一起,認真地搭了起來??粗麄兇畹哪莻€高興勁,我終于明白:孩子們的興趣點就在搭建上,他們并不想玩什么輔助材料。
從前面的例子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點和需要與我想象的不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做一下自我檢查,便會發現我的目標制定是有問題的。
積木組真正的目標是什么呢?是搭建。是通過搭建的過程使孩子們學會搭高、圍攏、延長、對稱等搭建技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等。孩子們不愿玩輔助材料是沒有錯誤的,他們的興趣點在搭建上,他們的快樂也是在搭建過程中產生的。那么,是不是只要孩子們有興趣,玩得高興就行呢?不是的。孩子是一個發展著的人,教師必須制定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針對性強的、有漸進發展性的目標。
(一)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現在我們特別提倡利用廢舊物品和自然材料自制玩具,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只要認真觀察幼兒對材料的使用情況,便知材料投放是否合理。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一些買來的材料并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孩子們不喜歡。如小班孩子玩的印章,買來的印章大多是一些復雜的圖案,有的上面還刻有“酷”“帥呆了”之類的字樣,孩子們看不懂,經常追問老師是什么意思。每次印完之后就扔在一邊,毫無意義。后來我們自己動手制做印章:在土豆和橡皮上刻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大小不同。孩子們用大印章印完后可在里面添畫一些東西。(如在圓形里添畫皮球,在三角形里添畫西瓜等)。用小印章的各種圖形拼印出人、小樹、小草、蘑菇等各種圖案,生動有趣。
(二)為幼兒提供操作性強,玩法多變的玩具材料
教師每投放一種新的材料時,都應觀察這種材料投放得是否合適,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能否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些游戲材料的玩法單一,孩子們難免會厭倦。但有一些材料的可變性很強,因此適合為幼兒提供,如有趣的磁鐵游戲。磁鐵游戲在小班是比較常見的活動材料。但一般都是用在數學區,做成小貓釣魚之類的玩具。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失去興趣。這次,我們將磁鐵游戲變換了一種新的方式,使玩法簡單,但又不拘泥一種形式。我們先找來許多廢舊圖書,將里面好看的圖片剪下來,再買來許多價格比較便宜的鐵夾子,找來一些磁鐵。就是這樣看似非常簡單的材料,卻發揮出并不一般的作用。
1.首先可以創造性地解決困難
孩子們用鐵夾子夾住圖片,然后用磁鐵吸住夾子,再用手拿著磁鐵邊比畫邊玩。洋洋開著小飛機在空中飛,時而向下俯沖,時而繞空盤旋。他發現,無論怎樣飛,飛機就是掉不下來。因此他特別高興,對瑞瑞說:“瑞瑞快看,我的飛機掉不下來。”可瑞瑞卻說,我的飛機也掉不下來。邊說,邊拿起另一架小飛機,用手捏著開了起來,沒用小夾子和磁鐵。洋洋皺起了眉,撅起了小嘴。是呀,人家什么都沒用,飛機照樣掉不下來。這時,我走到洋洋身邊說:“你知道磁鐵能吸住鐵夾子非常好,問題就是別人看見你的手還在動,所以不新鮮。咱們能不能想辦法,用東西擋住手,讓別人看不見你的手,就光看見小飛機、小動物或者小汽車自己在開、在跑?”洋洋點了點頭,和我一起找起了材料。洋洋先拿來一個大盒子,我們發現盒子太厚,磁鐵吸不住夾子。他又找來一張紙。這回可以吸住了,可紙太薄、太軟,磁鐵和夾子墜得紙總是向下沉。這回洋洋又找來一張墊板。這回比較合適??闪硪恢皇挚偟媚弥鴫|板,一會兒工夫就累了。在我的引導下,我們最終決定就利用放材料的這張桌子來玩。這樣既可以讓磁鐵吸住夾子,又可以騰出另一只手再拿一個玩具。并且桌子的面積比較大,玩的地方大。洋洋拿著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公雞得意地對瑞瑞說:“我有兩個小動物是好朋友。你看,它們在一起跑著玩呢?!?/p>
2.其次孩子們利用這些磁鐵玩具津津有味地講故事,既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了想象力
瑞瑞看到洋洋玩得起勁,興奮地說:“我也想玩!”。洋洋看到瑞瑞模仿起他的樣子,更得意了。瑞瑞拿起一只大灰狼,照著洋洋的樣子玩。邊玩邊說:“大灰狼來了,要吃掉小兔子和小公雞?!笨蓜傉f完話,大灰狼就倒下了。洋洋大笑:“你的大灰狼摔跟頭了,哈哈……”瑞瑞又玩了一次,可是大灰狼還是摔跟頭。瑞瑞嘴里小聲念叨著:“怎么回事兒?怎么老摔跟頭呀?”我對瑞瑞說:“你比比看,大灰狼和小兔子誰大呀?”聰明的瑞瑞馬上說:“噢,是因為大灰狼太大了,太沉了,所以老摔跟頭?!薄澳窃趺醋屗凰じ^呢?”我問。洋洋和瑞瑞都搖搖頭。我又問:“能不能想辦法,讓下邊沉一些?這樣,大灰狼就不會摔跟頭了?!比鹑鹫f:“再夾一個夾子行不行?”瑞瑞給大灰狼又夾了一個夾子,這回,大灰狼真的不摔跟頭了。
在開展活動區游戲時,教師應隨時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并給予恰當的指導、幫助。
當幼兒在活動中即將出現安全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制止并給予幫助。如小班幼兒剛學習使用剪刀時,邊剪邊往下撕,這樣剪刀很容易挑到眼睛上,觀察到這一現象后教師及時給予了指導,幼兒學會了使用剪刀的方法,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一名幼兒在動手組玩拼圖,拼了很久。當教師看他時發現,這名幼兒正在用企盼的眼神望著教師,原來他在拼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教師來到他的身邊參與到活動中,拼圖完成了,幼兒通過活動獲得了滿足,也增強了對教師的信任與喜愛。
在活動區游戲時,經常會發生一些問題需要教師來處理,如果沒有觀察到事情的過程,就很難做出正確的分析,處理問題時就不會公正、客觀。
游戲中,一名幼兒不小心把強強帶來的玩具摔壞了,正在他手足無措時,然然對他說:“我爸昨天剛買了一瓶能粘塑料的膠,我把這拿回去,粘好了明天我再拿回來?!庇谑撬淹婢哐b在了兜里。其他幼兒紛紛告狀,說然然拿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教師沒有看見,也不了解情況,可能就會冤枉了然然,然而這一幕正被教師看到,不但沒有批評然然,反而在全班面前表揚了然然愛幫助別人的好品質。由此看來,觀察是多么重要??!
在幼兒興趣十分強烈,目標制定合理,材料投放合適,需要能及時得到滿足(或幫助)的情況下,幼兒自然會得到良好的發展的,這是成正比的。反之,如果觀察到幼兒的發展不是很順利,那么肯定是在前面提到的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因此看來,這些細節都是緊密相連,緊緊扣在一起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每個細節都需要教師細致入微的觀察。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才能真正地走進童心,做一名孩子們喜歡的老師。
(江蘇省鹽城市潘黃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