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霽
摘要:新課程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因此,數學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變化,教師在做好對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成為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者。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他們就能在數學學習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大膽創造,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扎實。初中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有很多方面,比如:預習的習慣;聽課的習慣;復習的習慣;做作業的習慣,等等。
關鍵詞:培養;數學習慣
初中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很廣泛,它也因人而異,從形式上有看書習慣、讀書習慣,作業習慣、思維習慣、聽課習慣、發言習慣、筆記習慣等,我們認為初中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至少包括精于預習,勤于課堂,細于檢測,善于總結,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等方面。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既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又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導游圖,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這是非常重要的,對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幫助。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努力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預習”這一環節的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在認識到數學預習的重要性之后就要知道如何培養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在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方面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授予學生良好的預習方法
1.“閱”:數學課本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依據,閱讀課本的過程就是一個感知新知識的過程。認真閱讀課本內容,在重點字詞、語句、疑難問題上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記號(如:直線、波浪線、三角號等)做出標記,在課上的時候可以有目的地聽講。2.“想”:預習的時候要思考本節課的內容是否跟前面所學的知識有聯系,古人有云“溫故而知新”,如果與前面所學內容有聯系,就可以通過對前面所學的內容進行復習,為新知識學習掃清障礙,還要想一想舊知識與新知識有何聯系,從而延伸到新知識的內容,促進學習。并且思考自己碰到的疑難問題,與同學交流,思考同學的理解是否正確。3.“試”:嘗試著做一些聯系,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嘗試著做練習可以使學生明白一個知識點的實際應用,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做試題的時候還要注意的是不僅僅要看看這道題怎么做,還要嘗試著看下這道題怎么寫,嘗試著將解題步驟寫下來,在課上學生可以對比解題步驟,使學生解題更規范。
(二)布置預習內容
布置預習內容可以使學生的預習習慣持之以恒,使學生不至于蒙混過關。布置的預習內容不能僅限于看等一些看不見的、檢查不到的學習任務,要讓學生動起來,布置一些課前預習練習題或者動手操作的題目。1。3課堂檢查預習效果將課堂與課前預習聯系在一起,可以使學生自主完成預習。但是由于初中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受限,其在新知識上存在膚淺、淺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因此可以根據提問等方式來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習慣
初中生的數學思維習慣,是在他們平常的數學學習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思維方式,它反映出個體獨特的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自覺地驅動人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初中生的數學思維習慣體現在數學學習的各個層面和時期,主要是可以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猜想、分析、歸納等方式來使思維得到發展和提高。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注重基礎知識
有些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堅持去思考問題,缺少持久的毅力,這主要是他們對基礎知識沒掌握好。比如:求二次函數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問題,如果連公式如何代入都搞不清楚,就無法求區間函數的極值。因此,基礎知識很重要,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前提。
(二)學會準確審題
審題不認真,或者漏題等都會直接造成計算過程和結果的錯誤。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無論是在平時的練習或是在考試中,都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的思維習慣,做到逐字逐句精確到位,而且努力尋找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化繁為簡。
(三)培養提問和質疑的思維習慣
在提問問題上,教師不能光自己去提問,還要善于引導學生來提問,這樣學生的學習才能深入,主動性才能得到發揮,思維就能發展。即使是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新的視角去提,讓舊的問題富有創造性。質疑要講究深度和廣度,深度是指對質疑的問題答案要尋找最優的結果;廣度是指質疑的內容要包含課本、教師的看法和學生的看法。
三、認真完成作業
認真完成作業,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學生的作業不但反映學生知識的水平和教學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態度認真、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獨立完成、按時上交等。教師要經常表揚那些能夠克服困難并認真作業的學生,防止和糾正抄襲別人作業與馬虎了事的壞習慣。
四、整理錯題集
每個人都有思維定勢,所以第一次沒有做對的題目,雖然經過老師的講解,明白了這道題的解法,但是如果不及時整理這道題的思路及需注意的問題,那么第二次再遇到這樣的題型時,很可能還會犯與上次一樣的錯誤。所以,平時要把有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記下,經常看看,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五、教師要做好榜樣
初中生模仿能力特強,因此教師在解題時的良好習慣的榜樣作用很重要。比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自己也要經常畫圖、列示來建立數學模型。另外,教師的作業批改也要規范。
數學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下工夫,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這是對數學教師的基本要求。不過,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也需要他們長期不懈的努力,通過反復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而且好的數學習慣的養成還需要學生具有極大的信心、勇氣和決心,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參考文獻:
[1]林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上)[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林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趙春艷,姜秀波.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J].吉林教育,2004(10):13。
[4]章士藻.中學數學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