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萱
萬物應溯其本源,人類應順其自然。
“無事此靜坐”“春到花自開”闡明的是一種恬淡閑適、順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我們不必有揠苗助長般急于求成而違背自然的沖動,應放寬心態平常處之。
莊子可以說是倡導順其自然的鼻祖。據說,他的妻子去世后,惠子前來吊唁。莊子不但不哭,反而坐在尸體旁邊,敲著臉盆唱起歌來。惠子指責他這荒謬的行為,莊子淡然地答道:“一開始我也很悲痛,但是后來仔細想一想:人是怎樣來到這個世上又是怎樣離開的呢?原來人是由大自然中的氣即非生命物質變化而來的,氣聚成形,氣散則死。現在人已經死了,又變回了非生命物質。所以我敲著臉盆唱歌歡送我妻子重新回歸大自然。”人生在世,難免經歷生離死別,這些我們都無法控制和避免。順其自然獲得的是生活的坦然。
在《狼圖騰》中,畢利格老人為什么堅守對狼的尊敬?他極力反對人為干涉草原狼的世界,因為他懂得順其自然這個道理——狼、羊、人三者本該和諧共處,人類更不該去干預自然的生物鏈,殺狼保羊只會鑄成大錯。
同樣,順其自然也意味著不為無謂的瑣事去勞神費力。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順其自然是一種至雅的心境。梭羅道:“充滿自信地追求你的夢想,去過你夢想中的生活。當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宇宙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誰將百歲人間事,又換山中一局棋”的圍棋大師吳清源以棋法不定、順其自然、和諧無際而著稱,不拘泥于世俗瑣事,如溪谷清流。他的棋技就如人生一般自然灑脫,往往棋隨意走,令人捉摸不透。順其自然是一種怡然自得的心境。
在生活中,我們應有“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般豁達順心的雅靜,亦要不為雜亂瑣碎的繁雜世事而憂愁地詩意棲居。在長時間的創作之后,梭羅時常身心疲憊。他拋開一切的不愉快和煩惱,只身在瓦爾登湖畔,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魅力,尋找本真的生存狀態!因此,他遠離了紛擾,重塑自我,回歸自然!
素簡至上,順其自然。我們應順其自然地看待萬物,看那春風拂面花自開,用順其自然的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編輯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