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國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99-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睂W問,學問,應該是在問中學,學中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探究性學習的過程 。因而,在教學中,我們倡導交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權利,發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一、激發興趣,嘗試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課堂上如果處在激情狀態,對課文、對課堂表現出良好的精神狀態,對于教學的推進大有好處。在教學《黃河象》的時候,我調動一切激趣手段,把學生激勵到一定的激情狀態,問題就如泉涌般從童心中噴瀉而出。
課前,我要求學生收集大象以及大象生活環境的有關資料;收集化石的有關資料富有地域特點的熱帶森林,充滿活力的動物世界;千奇百怪的化石世界……或老師,或學生自己,以這樣的富有情趣的畫面、音像、文字,呈現給求知欲極強的學生面前。學生怎能不引起豐富的想象,心中怎能不頓生種種疑問呢?而童真之心,常理是:渴求得到疑問的答案,渴求表達“釋疑”這種欲望。
這樣,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讓學生嘗試著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應做的是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并不提出過多的要求。學生會在嘗試的成功中越發渴望提問,渴望表現了。
二、注重實踐,學會提問
教師為師者之本,就是善加引導,傳授一些“提問”的方法。學生的提問之源究竟在哪兒?在課本中,在學生的感悟里,在情感的體驗中,在思維的訓練中,在一切有益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中。教給學生一定的提問方法,有利于學生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尋疑興趣的提高;更有利于學生養成積極動腦、努力探究的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我就在學生“提問”的實踐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感知到:文本的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她”,可以洞察課文的“內心世界”。從這兒可以挖掘到“提問”素材;課前的預習提示、課后的思考設計,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提問”源和范例;作者反復描述、細心刻畫的章節,更值得學生仔細推敲、品味感悟。對文章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在情感、人生經驗等方面引起共鳴的,更可提煉出“提問”之金。“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對別人說的話是什么?”等充滿個性差異,注重人生體驗的“提問”,會讓學生都積極思考,努力參與,爭先表現的。
三、引進競賽,促進提問
課堂教學是一個展示學生才華、張揚學生個性的最佳平臺。為師者要搭建好這個平臺,營造出一個“爭先表現”的氛圍,讓學生常常處在“群體”動力的推動之下。鼓勵學生“提問”,設立“最佳提問獎”“提問擂手”“成功攻擂手”……競爭讓學生熱情高漲,競爭讓學生情智大增。這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提問”的興趣。
“最佳提問獎”是一個“榮譽”獎項,對學生的“提問”起到導向作用,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其價值就是看:是否能夠讓人展開想像之翼;是否能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充分張揚提問學生和答題學生個性;是否能夠言他人所未言,思他們所未思,具有創新精神……只要是具有這些特點的“提問”,就可以獲得“最佳提問獎”?!疤釂柪奘帧薄俺晒ダ奘帧笔且杂螒虻男问匠霈F的??梢苑中〗M、分任務進行競賽。
四、兼收并蓄,提升提問
學生會提問,并不能說明學生已經懂得“問題”也有“含金量”多少的問題。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要注意平時的“兼收并蓄”,搜集各種信息,是“提升提問”質量的重要工作。我在教學《豐碑》這篇充滿人文氣息,情感豐富的課文時,就讓學生搜集戰爭年代,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故事、資料;了解老一輩革命者他們革命的目的:“為勞苦大眾服務,解放全中國,使窮人翻身作主人,過上幸福生活”和為革命舍生忘死的故事;講自己在寒冷的冬天,衣服單薄時的感受……那些寒冷難忍的生活感受和體驗,對深入閱讀“軍需處長”凍死的那個場面,提出“軍需處長”舍生忘死是需要何等的毅力?學生敬佩之情自然而生;英雄故事、革命目的的了解,學生就能提出“軍需處長”為什么會舍生忘死的問題。對“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軍隊,還會屬于誰呢?”和“將軍的神情為什么會那樣變化?”等問題,理解得深刻?!败娦杼庨L”毅力何等堅強?為什么“勝利屬于這樣的軍隊?”“將軍神情變化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這些高質量的問題,就是“兼收并蓄”各類素材的好處。
五、積極評價,享受提問
渴望表現、渴望疑問的學生是稚嫩無比的“幼芽”,教師應當倍加呵護。合理地運用“評價激勵”機制,就能使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綻放;情感之水不懈泉涌。如果老師常用“你的想法很有創意!”“真不簡單,你為我們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等激勵性的評價,就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及時、恰當而有導向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自己的收獲。享受到“提問”的樂趣的學生是多么快樂!這時,你還能懷疑他們有顆“好奇、探索”的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