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 平
建設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的思考
◎ 景 平
根據協會統一安排,今年5至9月,西南聯交所承擔了協會《產權市場信息化建設》研究課題,對全國各產權交易機構做了系統性調研,形成《產權市場信息化建設研究報告》。借此,向各位分享對“建設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的八點思考。
產權市場的交易對象是“非標準化資產和權益”,交易方式采取的是“一對多、整體性、一次性交易”,業務模式是“第三方機構接受買賣雙方的委托撮合成交或者買賣雙方通過第三方平臺直接交易”模式,凡是具有以上特征的市場都應是“產權市場”。因此,產權市場的 “交易機構”并不只是產權交易機構,拍賣機構、公共資源交易機構、房地產及機動車中介服務機構等都屬于產權市場的組成部分。
2007年,產權交易機構用“敲鍵盤”代替“敲槌”的技術創新,使用網絡競價代替現場拍賣,規避了傳統拍賣的圍標、串標等弊病,且具有遠程競價、操作便利等優勢,能夠更好地發現國有資產價值,使拍賣機構逐步退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服務領域。目前,這種創新已經被公共資源交易機構、淘寶、京東以及垂直電商等平臺模仿、復制?;ヂ摼W、移動互聯網技術已充分發展的今天,產權行業整體對于新技術的創新使用和集成不足,面臨其他各類互聯網平臺的“入侵”,技術落后已明顯影響了各類交易機構的發展。

目前,產權市場中的交易機構大致分為產權交易機構、拍賣機構、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傳統房地產和機動車中介、消費品和服務領域電商巨頭、非標資產和權益領域的垂直電商等幾大群體,各群體間有合作、有競爭。產權市場中各類機構都在信息化發展中各自努力,但尚沒有機構跳出原有業務框架,站在整個產權市場角度進行思考和布局。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權市場整體不可避免地會走向“互聯網化”、“電商化”,并極有可能出現一個或幾個“一統江湖”的網絡巨頭。因此,建設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不能僅囿于單個產權機構內部的“電子化”或者限于產權交易機構之間的簡單“統一”,而應著眼于整個產權市場。
從產權市場統一平臺構建主體角度,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受制于體制機制,不具市場主體條件;拍賣機構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傳統房產中介和機動車中介,專注于自然人市場,公信力不足,口碑較差;電商類機構雖然具有資金、技術、客戶資源等優勢,但大多起源于消費品和服務基因,尚不完全適應非標準化資產和權益交易的要求。與以上機構相比,產權交易機構在政策紅利、公信力、機構覆蓋、交易經驗等方面具有其他群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果產權交易機構真正能做到“抱團建設、抱團發展”,這個優勢完全能夠彌補我們在信息化建設中技術、資本等短板。因此,以產權交易機構為主線來推動產權市場信息化并構建跨機構的統一市場平臺,是最貼合當前產權市場實踐的現實選擇。
信息化實質上是解決“連接”的問題,利用IT技術實現數據的電子化,通過網絡技術實現電子數據的高效傳遞,而連接的目的則是滿足用戶的“體驗”和“效率”,信息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回歸用戶、回歸業務,從業務模式設計和實現方式角度考慮是否滿足了用戶的優質體驗和更高效率。針對產權市場而言,產權市場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不是對現有業務流程的簡單電子化,而是對各交易機構自身變革、業務模式再造甚至顛覆的過程。因此,應摒棄原有“信息化僅是工具”的傳統思維,作為信息化平臺提供者更應緊緊把握業務模式再造,爭取信息技術創新帶來業務創新和迭代升級發展的主動權。
產權交易機構必須把準趨勢、著眼市場、認清本質,高起點系統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各產權交易機構必須突破自我的藩籬,通過貢獻智慧、資本、資源等多種方式共同參與;產權市場信息化建設需搭建一個網絡化、電商化的“第四方平臺”,并依托這個平臺兼顧各交易機構的個性化需求,滿足其他參與方的需求并為之提供良好的交易體驗。同時,這個平臺應尋求不同于各交易機構的業務和盈利模式,以保持平臺良好的自我運轉,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建設和運營,采用互聯網行業通行發展模式,通過資本運作實現倍增發展。
從產權市場的演進歷史看,傳統產權交易商業模式中,總體呈現“三角”利益模型,通過買賣代理傭金機制,交易服務機構在買賣代理中獲得傭金收入,這種商業模式是符合當前市場發展規律的。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建設方式,都應在協會的指導協調下,處理好各方的關系。產權市場統一信息化平臺,應達到不僅不損害各方現有既得利益,還應帶來增量利益的目的,以各方共同參與貢獻的交易項目和交易數據為基礎,與各交易機構一起加強業務創新,在交易服務鏈的上下游,延伸出新的業務模式,并與各機構一起面向全國推廣,做原來單一交易機構“想做而不能做”的業務,獲得創新業務收入,自行營造一種自求平衡和生存的商業模式。
以產權交易機構為主體實現產權市場的信息化,實質在于構建非標準化資產與權益(泛產權)領域的統一的“網絡化”和“電商化”交易平臺。產權交易機構需要放眼產權市場,吸引其他交易機構參與進來,共同做大產權交易規模,建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中的重要載體和實現手段,成為與阿里、京東等消費品交易市場相媲美的交易市場的另一級,促進包括企業國有資產在內的各類資源的更有效市場化流轉,更好地助推國企改革。
(本文為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董事長景平于2016年11月23日在成都舉辦的“產權交易市場服務國企改革創新論壇”上的發言稿。為方便閱讀文章略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