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銀花
摘要:本文以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當前存在問題以及局限性為切入點,就其問題的相應改進、解決思路與方法,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期望為提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推動企業財務狀況的改善與整體的發展壯大,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問題;對策
財務報表分析指的是分析人員基于企業的財務報表資料,就企業的相關財務狀況進行針對性、具體的研讀探究,以此準確了解、掌握到企業的資金運轉、經營生產情況等信息。財務報表分析作為獲取企業財務信心的重要途徑,在各類企業財務報表的處理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就需要相應就其分析工作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掌握,以推動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質量的優化提升,帶動企業的發展進步。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問題與局限性研討
(一)財務報表所存在的問題
1.企業會計政策會相應影響財務報表編制質量
企業的會計政策會在以下兩種情況發生變化:①當國家相應會計法律法規與行業規范制度發生改變時,企業就必須相應地對自身會計政策做出調整改進以適應大環境的會計規章變化。這是一種強制性的企業會計政策變化情況,企業必須依照國家與行業的相應法規制度方面的改變,進行自身會計政策的適應性調整,不過這類情況也是不容易發生的偶然事件。②企業自身進行的自主性會計政策調整,經由對企業會計政策的改進可令其在經營狀況、資金流轉方面獲得改善,以此推動企業的發展進步。各類不同的會計政策會令企業所編制的財務報表所反映的數據信息存在差異,而一旦財務報表所體現的信息與企業實際財務狀況存在差異,相應的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質量就難以保證。因此企業會計政策的變化會令其所編制的財務報表的數據信息出現偏差問題,需要在分析工作中進行密切注意。
2.企業財務報表數據信息存在滯后性問題
在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特別是資訊信息更新日漸頻繁的時代,企業的實際財務情況與經營結果可能在每個月,甚至每天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相應需要其財務報表在編制披露時,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當時的財務信息。但由于企業自身存在會計統計期間,相應財務報表的編制與披露都存在一個周期限制,進而令其財務報表無法盡快進行披露公開,延誤的財務報表會計信息的時效性。相應造成企業財務報表數據信息的滯后性問題,分析人員也難以針對時效落后的數據做出有效的研究判斷,以此影響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的成效質量。
(二)財務報表分析手段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企業在財務報表分析上所用的分析手段,主要有比率分析法與比較分析法兩類,但這兩類財務報表分析手段均各自存在一定的問題與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探討
比率分析法指的是企業將同時期的各類財務報表的數據信息做同步比較研究,并基于比率的形式做報表分析判斷的一類分析手段。其作為一種事后的財務報表研究措施,相應存在研究時僅注重某一個具體的比率值,而忽視企業的實際財務信息與經營狀況等問題。而且前文所提到的企業財務報表自身存在的問題缺陷,也會相應影響其報表數據信息的精確性與可靠性,而基于此類數據所做出的比率運算與研究也就存在分析偏差問題。
2.比較分析法的問題研究
比較分析法指的是經由對多組財務報表會計數據的比對分析以求出實際結果的研究手段,其分析措施相應要求所進行分析比對的數據信息之間必須存在可比性。但在實踐進程中所比較的數據信息往往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限制,比如所比較、運算數據的單位,比較運算的形式等,以此影響數據的實際比對與分析結果。往往在實際比較分析法運用進程中,對其比對數據要求其存在企業經營手段上的類似性、企業經濟條件的相似性、企業從事業務范圍的相似性等方面的限制,進而影響比較分析法在財務報表中的應用廣度。
二、財務報表分析問題的解決對策與手段探究
(一)針對財務報表問題的相應改進對策
進行預測財務報表的編制,以縮短財務報表的披露周期是企業處理財務報表問題最為有效的措施。財務報表是企業在每一個會計周期進行企業財務信息對外公布的重要方式,也是分析人員進行研究的關鍵性依據。預測財務報表與企業所用的傳統財務報表不同之處在于,預測財務報表主要為企業內部的分析人員所專門編制的,以此方便其進行有效的財務報表與會計信息的研究理解,進而為企業的經濟策略決策判斷提供精確、合理的分析結果支持。預測財務報表是對企業未來財務情況與經營狀態的預計、反應,因此可以視為企業的預算報表。
對預測財務報表的編制涉及多方面的環節、內容,以企業預測資產負債表為例,其編制手段就有銷售百分比與預算匯總法兩類措施。其中預算匯總法是依據一定的會計運算公式,進行企業資產負債金額的逐項運算,并將其與會計恒等式做比對,以此實現等式兩邊數據的平衡,具體編制運算所需的會計公式為: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銷售百分比法則是基于企業資產負債項目與其銷售額之間存在百分比率的假設,對企業資產負債的計算會依照其銷售額的增加而進行變更。因此該編制手段就需要先對企業的未來銷售額進行預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銷售額與資產負債項目之間的百分比關系運算,最后依照會計公式將此資產負債項目進行等式平衡與調整。
而在預測財務報表編制完成后,為有效解決財務報表的滯后性問題,就需相應提前財務報表披露、公開的時間,以保證所披露財務報表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具體的提前時間選擇上企業一方面需要依照國家的相關規定范圍,選取最為快捷的公布時間,以確保所披露財務報表數據信息的時效性。另一方面企業也應針對不同的時間狀況進行臨時性財務報表披露,比如企業將自身四個月之后的財務報表做提前樸素,就能為企業的分析工作與管理決策提供一個實時性的會計信息數據支持。
(二)強化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優化工作
為促進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質量的提升,還需對報表的分析指標進行改善優化,以保證報表分析結果的精確性與科學性。比如企業財務報表在盈利能力比率方面的指標主要有毛利率、營業利潤率等項目。其中營業利潤率是基于企業的主營業務所統計出的利潤率數據,但目前伴隨各類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已不再單一,諸多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已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使得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與營業外收入均獲得極大發展,營業外收入已成為企業利潤來源的重要渠道,若在對營業利潤率的統計工作中依然采用主營業務收入的形式進行測算,所得到的利潤數據就會與企業的實際狀況不一致。因此需要企業在進行利潤表編制工作時,精確劃分出主營業務收入與營業外收入的項目標準,并對二者進行營業利潤率的分別運算,以此得出企業的實際營業利潤數據。通過對此類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改進完善工作,確保財務報表所記錄會計信息精確無誤,進而促進報表分析質量的優化。
(三)針對財務報表分析手段問題的解決措施
比較分析法與比率分析法之間雖然各自存在一定的問題局限性,但彼此是存在相互聯系可以進行優勢互補的關系。因此企業分析人員可基于兩類分析手段單個運用存在一定問題的特點,在財務報表分析上進行二者的結合使用,讓分析人員既能基于企業的財務數據比率做經營狀況的比對分析。相應掌握企業在類似經營業務上的財務狀況,經由兩類分析手段的優勢互補,實現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結果的優化目標。
三、結束語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工作是極為細致而重要的財務研究任務,需要企業基于對自身財務報表及其分析工作問題的認識,采取相應措施解決企業在財務報表分析上的數據滯后性等隱患,以此推動財務報表分析水平與企業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范冬宇.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智富時代,2016,01:65-66.
[2]李群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120-121.
[3]陳世安.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局限性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3,03:115+228.
[4]房靜.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0,05:178.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