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妹
摘要:內部審計是我國審計組織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效發揮內部審計職能,在充分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的同時,還可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增加其價值。文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對內部審計環境進行剖析,以看清我國內部審計未來發展態勢。同時,文章認為我國內部審計未來的發展是機遇大于挑戰。
關鍵詞:內部審計;審計環境;SWOT 分析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審計是一種社會行為,審計環境制約著審計的發展,在審計環境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我國內部審計未來發展也會有所變革。同時,內部審計在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和改善公司治理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突出。
一、我國內部審計環境的SWOT分析
審計環境的持續變化要求內部審計不斷調整其未來發展方向。只有了解、分析審計環境的變化,積極應對挑戰,把握發展機遇,才能讓內部審計的實踐更好的服務于組織內部。本文接下來通過SWOT分析,指出我國內部審計環境的優勢、劣勢以及外部存在的機遇和挑戰,以期與其職能更好的結合,發揮更好的效力。
(一)內部優勢分析
1.內部審計的信息優勢。內部審計的核心競爭力是信息獲取能力。首先,內部審計在執行的過程中取得信息的渠道更多,即各類信息容易獲取。內部審計部門作為組織管理部門之一,與組織其他很多部門平行,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多。其次,內部審計能夠獲得更為詳實的信息。外部審計在獲取信息時,經常會面臨獲取不詳細或者不真實信息的情況,而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及時獲取組織的第一手資料。大數據時代的審計工作實施需要更多、更為詳盡的信息予以支持。
2.內部審計更具有實時性。內部審計部門設立的原因之一在于實時掌握各部門各作業的運作情況、發展動態,以便通過實施實時審計,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相對于外部審計而言,內部審計能夠實時監督組織內部運行,提高組織的運行效率,最大化的增加組織價值。
3.內部審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目前我國外部審計都是事后審計,進行事后監督,但隨著管理發展的需要,管理水平的提高,事后監督發揮的效果會越來越不明顯,此時,在事前的預防和事中的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及精力顯得極為重要。在對組織運行實施全面監督、全方位評價的過程中,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發現各流程環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建議,減少失誤,防止弊端,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促進組織的自我發展。
4.內部審計職能的多樣性。以風險管理和控制為作用點的內部審計,不僅遵循一般外部審計的操作流程,而且屬于組織內部的職能部門。內部審計深入到組織的各個環節,更多的為組織管理、變革而服務。在內部審計職能發揮的過程中,組織的運營流程、運營環境會有很大改善,而其最終會促進組織的良好發展。
(二)內部劣勢分析
1.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受限。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個人層面的客觀性,即內部審計人員應秉承公正、無偏的態度。另一方面指審計組織機構的獨立性,即其以不受羈絆的狀態完成企業所賦予的審計職責。而我國內審部門的設置普遍為單位負責人領導,其獨立性及權威性相對較弱。同時,內部審計人員本身為本單位職工,個人利益與單位利益休戚相關。因此,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有限的。
2.內部審計的角色定位問題。整個組織中,將內部審計所扮演的角色定位為專門找問題的部門,正是這種認知,使得內審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會經常面臨部門之間不配合、不協調的情況。這種看法在當前內部審計的環境中大量存在,使得內審工作難以持續進行。
3.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隨著內部審計由財務領域向經營和管理領域擴展,審計人員的知識構成應該是多元化的,不僅要懂財務、審計,還需要對經營管理、經濟法律等有一定的了解。但目前大多數的內審人員知識儲備不夠充足,難以適應大環境下對審計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外部發展機遇分析
1.信息化技術環境機遇。現代信息技術為組織帶來了管理上的便利,審計過程中的信息都由計算機按照程序指令完成,不但節省大量的信息處理成本,而且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人工處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有利于實時、準確的分享審計信息。正是由于審計信息化,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內部審計在組織各方面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2.內審地位不斷得到提高。發展的前提是認可、接受。近年來,隨著國際化程度的加深,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內部審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組織迫切的希望內部審計部門提供有用的內審信息,為他們規劃組織的戰略做進一步指導。正是這種強烈的愿景,內部審計為更多的人所認可、接納。
3.反腐倡廉背景下的技術補充。最近幾年,上市公司舞弊案層出不窮,這警醒著我們:構建一套完善的監督體系,是徹底解決管理過程中腐敗問題的關鍵。而這一監督體系中,內部審計的地位舉足輕重。國家審計具有特殊項目審計的特點,民間審計也傾向于會計報表項目的審計范疇,而內部審計的監督可以無處不在。將內審的優勢和特色貫穿于組織監督、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將反腐工作做到更為主動、更為深入。因此,內部審計協助執法,其職能會得到進一步拓展。
(四)外部挑戰分析
1.審計信息安全性受到挑戰。審計信息是審計過程的結果。信息化時代不僅給內部審計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樣將審計環境置于無邊的風險中,一旦信息安全出現問題,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突發狀況的出現極易造成信息丟失,暴露組織未來關注的領域、發展戰略,極大的困擾審計工作的深入進行。
2.復雜多樣的組織運行風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組織的發展會不斷壯大,組織所面臨的市場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會更加復雜、隱蔽、不易控制。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內部審計職責的構建。
3.對內部審計組織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組織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形成了更多的管理需求,如果內審的組織規模小,組織結構混亂,內部審計很難發揮其作用。因此,內部審計組織要從其最基本的結構設計入手,提高其審計能力。
4.對相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信息化的時代,對新技術、新思維要求更高,內部審計的模式會不斷轉變。而法律制度的出臺相對滯后,內審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僅依靠經驗準則進行審計工作,遠遠不能滿足發揮其職能的需要。其次,審計過程中,內審人員的合法權益也會缺乏合理的保障。因此,亟待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二、我國內部審計未來:機遇?挑戰?
根據上述對我國內部審計環境的分析,文章認為,我國內部審計未來的發展是機遇大于挑戰。主要原因如下:一,組織的結構設計是內部審計存在的關鍵。通過分析著名內部審計之父勞倫斯·B·索耶(Lawrence B.Sawyer,1989)的觀點,可以發現,內部審計可以有效支撐組織內部控制的執行,因此,內部審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經濟體制變遷的過程中,政府機構和經濟組織也在發生著變革。組織需要內審部門發揮其積極的監督職能,服務和維護組織的財經紀律、提高組織的經濟效益,不斷完善組織管理的作用。三,反腐是當前的熱議話題,審計作為反腐工具之一,也應充分發揮其作用。不但要加強外部審計的質量,而且要加強組織內部審計的構建,充分發揮其職能。總體而言,我國環境給予了內部審計極大的發展空間,內部審計將繼續發揮其職能,為組織的有效運行而服務。因此,可以預見,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將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馮守秀. 淺論審計環境變化及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J].南方論刊,2003 (10):32-33.
[2]勞倫斯·B·索耶.現代內部審計實務(上) [M].湯云為等譯.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5-6.
[3]張成浩.新形勢下我國內部審計的環境分析——基于SWOT分析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4(24):168.
[4]陳琳.大數據時代我國內部審計的環境分析——基于SWOT分析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174.
[5]馮均科.內部審計發展:邊緣化還是回歸[J].審計研究,2013(2):52-57.
[6]王兵,劉力云,鮑國民.內部審計未來展望[J].審計研究,2013(5):106-112.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