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鋒娟
摘要:非營利組織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角色,它和政府一樣都為社會提供服務,但是,同政府部門相比,非營利組織能夠更加貼近社會,更能夠發揮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效用。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功能作用,就必須盡快提升其運營效率、不斷改善其經營管理模式。本文將以紅十字會為例,對我國非營利組織中的內部控制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探討具體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紅十字會;內部控制問題;策略
隨著我國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在一些非營利組織中隱藏的問題逐漸暴露在廣大公眾面前,頻繁發生在我國非營利組織中的問題,使它的廉潔性受到質疑,究其實質,這主要是與這些非營利組織內部管理與控制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想維護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性聲譽、有效解決目前在非營利組織中存在的公信力問題,就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強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
一、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中國紅十字會是我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家非營利組織,在改革開放前,我國的非營利組織都是有政府出面籌資建設并進行統一管理的,官辦色彩濃厚,并數量較少。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各種民間非營利組織在逐漸放寬的社會監督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下逐漸產生。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的社會組織已經超過了50萬個。但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完善和快速發展,我國各種非營利組織的各種捐贈并沒有增加。這不僅與我國經濟受2008年去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有關,還同不斷爆發的各種丑聞有關。究其實質,主要是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出現了問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不斷惡劣
內部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和實施效率。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環境主要包括:為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提供完善的、嚴明的組織紀律,內部控制的結構框架,管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非營利組織管理的基調和方向。如:組織的管理理念、誠信原則、職業道德標準、組織機構的設置、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社會責任與組織文化等。但是,由于非營利組織的特殊性,內部控制意識不強,例如:有的非營利組織中將內部控制制度制定成冊,并要求單位員工積極學習,但是在具體的落實和執行中又存在流于形式、主觀性強等問題。有的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利用自己對單位內部資產的控制權,玷污了社會和政府對自己的信任,貪污公款、挪用資金、以權謀私等行為。這主要就是由于這些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差、思想道德價值觀不高等問題造成的。另外,非營利組織內部結構也尚不完善。例如:2011年,溫州市審計局就查出了溫州市紅十字會在組織結構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當第二年進行再次檢查時,這種狀況依然存在。由于編制少的問題,該紅十字會的出納一職是由臨時工來擔任的,會計由市衛生局來兼任。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舞弊事件的發生。
(二)預算管理不健全
財務預算作為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問題,其主要功能就是對公共資金進行合理的配置,使其能夠對非營利組織的履行情況進行良好地約束。預算管理不僅能夠促進非營利組織內部各方面充分發揮積極性,更能夠有效地促進非營利組織為能夠為社會公共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的現狀來看,大部分都認為預算管理就是簡單的進行預算的編制,而忽視了對預算的執行、評價、檢查與監督等環節。例如:各非營利組織所采用的預算方法并不統一,各職能部門資金的預算存在分割的問題,非營利組織內部的預算管理一片亂象;再如:還有的非營利組織中在進行預算編制時缺乏計劃性、完整性、科學性、正確性,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又缺乏執行性,隨意性較大。
(三)缺乏順暢的信息溝通
公開透明是一個非營利組織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在透明的溝通與交流中,非營利組織內部相互之間構建了信任的關系,這也為非營利組織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構筑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信息的溝通主要是由內部信息溝通、外部信息溝通共同構成的,但是,在非營利組織中信息溝通與反饋的情況并不容樂觀。例如:對于社會上的各種突發事件,在進行應急管理時必須同相關各方面之間進行有效地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實現與社會公眾的及時溝通。再如:社會公眾最關心的就是非營利組織中各項費用支出的情況,對籌集到的各種善款、資金的使用情況等諸多信息幾乎一無所知。善款信息的不透明一直以來就是影響紅十字會形象的詬病。
(四)缺乏完善的內部監督
就目前我國非營利組織內部監督機制的現狀來看,只有少數的非營利組織設立了獨立的監事會,但是真正能夠行使監事職責的監事會寥寥無幾。如:有的非營利組織已經在內部構建了一定的監督體系,包括紀委、監察、審計等不同的職能部門,并且在內部監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非營利組織所取得的這些成效是十分有限的,內部構建的監督和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權威性,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內容狹窄,從而造成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中的制衡作用未能得到全面發揮。可見,存在于非營利組織內部的控制監督體系,雖然能夠對組織正常的運營進行制衡,但是由于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內部控制制度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性,再加之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不到位,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決,必將對非營利組織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威脅。
(五)缺乏對風險的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我國非營利組織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巨變下得到了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非營利組織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由于政府投入資金的不足帶來了一系列資金需求膨脹的問題。有的非營利組織另辟蹊徑,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來實現資金的需求。資金的需求和貸款的增加使得很多非營利組織已經將一些有利可圖的商業活動視為重點工作,忽視了組織捐款活動,而對隱含其中的風險視而不見。
二、加強內部控制,提升非營利組織工作效率
(一)加強對非營利組織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
作為內部控制的基礎環節,內部控制的環境對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對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因此,非營利組織必須加強對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從組織的文化建設、治理結構建設與完善、人事政策等方面著手完善非營利組織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加強對非營利組織的預算管理
作為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活動中的中心環節,預算管理也是內部控制得以濕濕的重要保證。因此,這就要求非營利組織必須盡快加強預算管理活動,及時轉變觀念,樹立全面預算管理的思想,并以此為契機加強對組織內部各項收支活動的管理,以此來保證非盈利組織內部各項資金的合理、有效、科學適應,彰顯內部預算的約束性,從而增強組織的預算管理責任。紅十字會的每一項經營活動都會涉及到財務預算,因此,紅十字會必須加強預算的編制,確保每一筆預算的精細化,防止各種貪腐舞弊現象的發生;加強預算的審核,提高預算方案質量。
(三)加強對信息的披露
非營利組織的生命源泉是來自社會的公信力,也是保證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基本前提。而非營利組織公信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信息高透明度基礎上的。這就要求非營利組織必須將其財務信息、其他相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特別是要提高信息公開與披露的深度和廣度。
總之,隨著我國非營利組織近年來頻繁爆出的丑聞,紅十字會更是成為腐敗的特區,因此,必須針對非營利組織的現狀和特點加強對其的內部控制,加強非營利組織內部環境建設與完善、加強預算管理、加強信息公開透明、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加強監督和審計等,為保證非營利組織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田小露,丁宇.完善我國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機制[J].科技創業,2012(1):67-88.
[2] 王菲.我國非營利組織“公益產權”研究[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2(04): 41.
[3]張立民,李晗.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與審計[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1(03):3-10.
(作者單位:中國紅十字會杭州救災備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