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虹
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狀況調查研究
梁彩虹
專業認同感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因素。本研究的重點在于對研究對象的專業認同感進行數據的分析,以及對影響學生專業認同感的成因分析。旨在從英語專業學生認同感的角度,深入英語專業學生課堂,對不同年級學生對英語專業認同感進行深入的調查與研究,旨在為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完善提供意見和參考,豐富英語教育的研究。
高職院校 英語專業 專業認同感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學生的兩級分化比較嚴重。那么如何立足現實,結合實際情況充分開發挖掘英語教學資源,更好更快地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素質,這一系列問題都亟待研究。本研究以學生的專業認同感這個角度去研究當前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為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從而采取更合理的英語教學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認同感,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供有意義的建議。
1.對于認同的相關研究
國外對于認同是從從心理學和社會學這兩個方面研究。現代心理學意義上的“認同”(identity)一詞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是個體與一個人有情感聯系的最初表現形式。
艾里克森在弗洛伊德認同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同一性”概念,他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證依據,對同一性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并于1958年系統的提出了他的同一性發展理論(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根據艾里克森的理論,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認同感。自我認同感是一個復雜的內部狀態,它包括了我們的個體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過去與未來的連續性。
2.對專業認同的研究
國外對專業認同的研究往往是和職業認同結合起來。國內對于專業認同的研究時間不長,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對專業認同內涵的研究,王頂明將專業認同定義為學習者對所選專業的認可和接受,并愿意主動去探究,表現為學習者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在眾多專業中認同其中一專業,并希望自己在該專業中有所成就。安芹認為,專業認同是對自己專業工作所體現的社會價值的認同,以及有信心能夠從事自己的專業工作。
(一)研究問題
此次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采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旨在回答一下三個問題:
1)目前,本校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是什么?
2)針對影響學生專業認同感的因素,可以從那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二)研究對象
此調查研究以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外語系全日制學生為研究總體,由于大三學生已經離校實習,所以本研究主要以大一、大二的學生為樣本。本次調查工發放問卷122份,回收問卷117份,其中有效問卷115份,占發放總問卷的98%。樣本具體構成幾主要問題回答統計如下:
性別:男,20人,女,97人,共計117人。
年級:大一,58人,占50%;大二,59人,占50%。
所學專業是高考志愿的:調劑,8人,占6.8%;第一志愿,占64.1%;34人是第二或第三志愿,占29.1%。
錄取方式:73人正常錄取,占62.4%;4人降分錄取,占3.4%;38人補充錄取,占32.5%;其中有兩位同學沒填寫錄取方式,占1.7%。
(三)研究工具
此次調查研究主要是通過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進行收集資料。文獻研究法是通過收集大量文獻資料,研讀專業認同感相關文獻資料。并通過研讀了解到學者在專業認同感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并對所閱讀的文獻進行總結以及制定相關方案。
(一)問卷調查分析
問卷內容包含英語專業學生在專業定位、專業教育、專業前景三個維度的專業認同情況。
在專業定位方面,44.4%的學生表示對所選的專業比較了解;49.6%的學生表示比較樂意聽取跟專業有關的介紹;62.4%的學生表示對多學的專業感興趣;54.7%的學生表示自己的人生理想與英語專業一致;如果可以重新選擇,39.3%的學生表示還是會選擇英語專業;47.9%的學生平時看專業課外書籍或登錄相關網站的情況一般;47.0%的學生表示非常樂意告訴別人自己所學的是英語;51.3%的學生表示對所學的專業比較滿意;36.8%的學生表示非常樂意與別人談論自己的專業;55.6%的學生表示不清楚其他同學對所學專業是否感興趣;40.2%的學生表示比較樂意聽與專業相關的講座;當問到學生平時對英語專業的書籍是否關注時,46.2%的學生表示一般。從這些數據可以得出結論,整體上來說,學生對英語這個專業比較滿意。但是學生課后很少主動學習英語。
在專業教育方面,48.7%的學生表示本專業所開設的課程比較符合自己的期望;65.0%的學生表示對英語專業學習比較重視;54.7%的學生表示英語專業的學習有點意義;對于是否了解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48.7%的學生表示一般;63.2%的學生表示上課比較積極聽取、理解教師上課時對專業知識的闡述;34.2%的學生表示“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不符合自己的情況;36.8%的學生有時會評價本專業老師的專業素養;54.7%的學生表示老師所教的內容比較符合自己的期望;48.7%的學生表示當老師在課堂上提出教育領域的思考問題時會比較積極的進行思考;44.4%的學生表示對于不明白的專業知識,有時會詢問老師;對于是否積極完成本專業課的專業,52.1%的學生表示比較積極,能提前完成。從數據結果可以得知,學生對英語教育的現狀比較滿意。
在專業前景方面,51.3%的同學對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比較滿意;49.6%的同學示比較愿意在和英語有關的領域工作;47.0%的同學表示比較愿意到英語相關單位工作;42.7%的同學表示畢業后比較愿意繼續在英語專業領域深造;58.1%的同學表示社會對英語專業的認同程度比較高;52.1%的同學表示社會對英語的認同對自己從事英語相關工作的影響大;52.1%的同學表示英語相關工資待遇比較好;50.4%的同學表示工資待遇對自己從事英語相關工作的影響比較大;47.9%的同學表示當今高職英語專業的教學理論一般;43.6%的同學表示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學理念對自己從事英語相關工作影響比較大。
(二)問卷調查結論
通過對英語專業學生在專業定位、專業教育、專業前景三個維度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總體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仍需提高。此外,就業前景是影響學生專業認同感的主要因素,所學的專業就業前景好,得到社會的認可度高,學生就會有很好的專業認同感。總的來說,學習動機和專業認同感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可以說就業前景、學習條件和學習動機這幾個維度對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有著密切的關系。
專業認同感是影響學生學習動力,并影響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的重要原因,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要想解決這一現狀,需要學生、教師、學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加強專業思想的指導,穩固專業認同感基礎
入學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起點,專業思想是奠定學生專業認同感的基礎,構建學生的專業認同成為高職院校入學教育的根本任務。針對學生入學前對專業了解甚少這一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在學生入學時第一時間給予學生關于專業的導學,把專業的現狀以及發展情況、未來的職業選擇以及經濟特點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對所選專業有個全面的了解。在學生的學習期間,任課教師和相關教師和領導應全方位的強化學生的專業認同意識,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專業認同感。
(二)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是提升學生專業認同的有效途徑
學生的專業認同感深受教師專業水平業務的影響。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更有效的進行教學。總的來說,教師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專業的認知能力。我們都知道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保所有的教學活動是以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為目的,滿足學生提升自己職業能力的需要。對于英語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所設置一些實際運用的活動,比如多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進行對話,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改善啞巴英語這一現象。
(三)努力創造就業機會,鞏固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因此培養企業所需的人才是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就業形勢和就業前景往往是學生報考專業時考慮的一個主要因素,也是學生確立專業認同感的保障。因此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為學生創造就業機會,保障學生的就業,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是高職院校重視的重點問題。所以當今的很多高職院校都在完善校企合作這一領域。高校也應該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努力的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總的來說,通過分析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情況,得出就業前景是影響學生專業認同的主要因素。針對現在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專業思想的指導,穩固專業認同感基礎;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是提升學生專業認同的有效途徑;努力創造就業機會,鞏固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希望通過提高學生專業認同感,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
[1]杜靜.影響高校學生專業認同感的因素及對策分析 [J].教育科學,2015(11):211-212.
[2]馬海燕,張書穎,曹海英.高職院校學生專業認同感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職業教育,2012(7):146-148.
[3]何敏,劉孝亮.本科生專業認同現狀的研究[J].科教文匯,2016:25-26.
(作者介紹:梁彩虹,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助教)
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狀況調查研究--以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為例(2016kyxm023)最終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