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香
試論山西近代工業興起及影響
趙蘭香
在鴉片戰爭后,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洋務運動的誘導及失敗,山西晉商渠本翹于1902年創辦了雙福火柴公司,這是山西第一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在它成功運營的影響下,山西境內出現大量的火柴廠和其他類型的工廠。作為山西近代第一個民營的近代資本主義企業,它對20世紀山西工業化的發展具有歷史性的長久影響。
雙福火柴公司 背景 影響
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社會經濟一直以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為主,雖然在明清兩朝,中國某些局部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但始終未發展到獨立性格的程度。戰后,以英國為代表的外國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大肆掠奪中國的廉價原料和廣闊市場,使得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逐漸解體。當時開辦了各式各樣的民族企業,比如,1906年由楊子宏等人創辦的祁縣益晉染織廠、1909年劉篤敬投資成立的太原電燈公司及1902年渠本翹購買的雙福火柴公司等。然而創辦后成功運轉,并對近代山西工業產生重大影響的卻是渠本翹在1902年收購的雙福火柴公司。
1892年,洋務代表張之洞撥公款兩萬銀元,在太原城內的三橋街創辦火柴局。這是清政府在山西創辦的第一個官辦企業。該廠初期,由于生產全憑手工操作、且官吏貪腐,故其生產的火柴產量很少,每日僅五百筒,且質量較差。同時,由于洋火這種新鮮玩意兒剛傳入中國,人民大眾依舊習慣用火鐮、火石等傳統工具,故它的銷售市場十分有限。在胡聘之離任后,因其質量差,經營不善,虧損日益嚴重。
就在火柴局瀕臨倒閉之際,出身于晉商名家的渠本翹,由于他繼承了先輩的傳統,對商場中的人和事一向很留意。當時新式的取火工具雖不受百姓歡迎,但它確是一種較先進的取火工具。渠本翹敏銳地意識到了火柴工業的發展前途。于是,在1902年,他與同鄉喬殿森合資購買了晉升火柴公司。對機器設備進行添置和改造后,二人將“晉升火柴公司”改名為“雙福火柴公司”。因為官辦的火柴公司被渠、喬兩家收購,該公司性質遂變為商辦。公司起初由喬殿森擔當任總經理,全權負責公司的管理工作。在肇始階段,該廠由于沒有排桿機,雇工只有100多人,故每日只產四五十箱火柴。喬殿森深知產品質量對于企業生存尤為重要,便從大坂購進了蒸汽發動機、排桿機等先進的機器。他的做法,不僅使得“雙福”火柴質量得到提高,而且產量也增加了百十箱,同時銷售市場日益擴展,盈利倍增。到1912年前后,山西、陜西兩省境內的各官府都有銷售“雙福”火柴的商鋪。至此,新式的火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從1902年渠、喬兩人合資收購太原火柴局到1934年雙福火柴公司被軍閥閻錫山控制的西北實業公司收購的這段時間里,“雙福”火柴一直十分受歡迎。此后,因為喬殿森經營不善,致使公司破產,渠本翹便為其償還債務,故該公司成為他的獨資企業。由于他長期不直接經營企業,缺乏經驗,又找不到合適的經理,加之當時的苛捐雜稅,遂將其出售。
受雙福火柴公司的影響,引發了當時著名的晉商人士和其他社會人士投資開辦近代工業的熱情。首先,他們創辦了一批火柴廠。在1915年新絳縣創辦了燮昌火柴公司,該廠由吉莊官紳張貴貢建廠。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該公司后來遷到陜西華縣,并改名泰昌火柴公司。1917年平遙縣開辦了金林火柴公司,該廠由平遙的鄉紳、票號商合資6萬元創辦。這一時期,由于火柴銷路暢通、盈利頗多,這一時期便成為火柴工業的黃金時代,后來由于民國的苛稅而倒閉。1921年汾陽縣建立了昆侖火柴公司,該廠由武晰等7人組成的董事會,出資63000元開辦。1937年,日軍占領汾陽,該公司遂落入日本人手中,建國后并入平遙火柴廠。以及1923年絳州建立了毓華火柴公司,該廠由王廷甫等7人集資10萬元于1923年創辦。這個廠子在日寇占領新絳后,毀于戰火。除了這些廠子之外,還有1943年西北實業公司任命張建創辦的隰縣火柴廠、太岳解放區在高平縣建立的高平裕晉火柴廠、太谷縣成立的鳳山火柴公司等。此外,他們也投資于其他類型工廠,比如汾城人劉篤敬建起的太原電燈公司、渠本翹等人創建的保晉礦務公司等。因而,我們可以說,山西省境內開辦的第一家民族資產階級近代工業便是雙福火柴公司。作為山西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先驅,它在山西近代工業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企業都不能取代的。在它的影響下,山西的近代工業次第發展起來。
雙福火柴公司作為山西近代工業的先驅,在山西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該公司的創辦與帝國主義的入侵及由此帶來的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洋務運動的誘導和失敗相關聯。其次,概述“雙福”火柴的發展過程,其主要意義在于說明它對山西近代工業的影響。該公司開創了山西民族資產階級經營近代企業的先例,并促進了山西近代工業的發展。
[1]錢輝.《山西省火柴廠概述》.火柴工業,2003年
[2]楊大金.《近代中國實業通志(制造業)》.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作者單位:山東省巨野縣文昌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