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燦
民族舞蹈在幼兒文化教育中的應用與傳承
王光燦
在幼兒教育中,舞蹈教育必不可少,它可以有效提升幼兒藝術天賦,讓幼兒體會到藝術魅力,也可以提升幼兒美德教育。因此,舞蹈教育是幼兒園中各類教學活動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之一。本文以文化教育視角為前提,介紹了民族舞蹈在幼兒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并對其應用與傳承方式進行總結。
民族舞蹈 幼兒文化教育 美德
對于民族舞蹈來說,在中國具有悠久發展歷史,并且成為如今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民族舞蹈不僅能體現出我國各民族生活特點,也能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不同特性。在如今西方文化的大力沖擊下,我國必須將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做好幼兒文化教育,為我國文化傳承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我國有56個民族,各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俗習慣和文化信仰,并經過長期發展和演變,形成了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各民族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傳承下來,攜帶者民族自身文化特點以及生活方式,對我國歷史文化研究起著推動作用。由于各個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差異很大,所形成的舞蹈類型和表達方式千差萬別,但無論哪一種民族舞蹈,都包含著我國傳統文化。
將這種傳統文化應用帶幼兒文化教育中,根據舞蹈文化,學生們可以通過舉一反三,來了解我國歷史發展情況。舉個例子來說,在朝鮮族民間舞蹈中,很具有自然風情,他們在舞蹈中經常出現模仿鶴的行走和飛行,體現出朝鮮族對鶴的信仰。在幼兒學習朝鮮族舞蹈過程中,可以對鶴的神態以及意境進行聯想,通過“鶴步”學習來體會他們的傳統之美。
我國民族舞蹈最大的特點就是種類繁多,風格獨特,這其中寄托著很多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民族特點盡量直接用語言表述出來,以此將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全面呈現出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掌握不同的民族舞蹈風格特點,更能靈活的通過語言表述將民族文化傳遞到學生腦海中。
不同地域和民族,體現出不同的舞蹈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民族舞蹈價值不言而喻,在民族舞蹈傳承教育過程中,也要充分體現出民族文化特征。在幼兒民族舞蹈教育中,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一方面讓幼兒舞蹈動作達到相關標準,也要讓兒童們理解我國文化精髓,為文化傳承做出重要貢獻。
民族舞蹈作為我國重要傳統文化之一,與社會發展和政治文化變革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不僅能夠反映出社會現實,也能對促進教育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因此,有意識的舞蹈教育具有重要價值。另外,舞蹈和文化具有重要聯系,基本上所有民間的舞蹈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通過觀察和模仿,以及創新研究,將舞蹈中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通過現代方式進行表達,讓學生們體會到其中美感和價值,對于幼兒未來成長具有很高價值。
隨著人們對精神建設的不斷提高,讓健康生活在社會上得到較高重視,對于幼兒舞蹈教育普及也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在教育過程中,讓我國精神和文化,在現代依然可以產生了深遠意義。通過舞蹈教育和理解,可以領悟出我國傳統民族發展中的,是如何將民族特色和藝術結合到一起,在這其中,不僅能體現出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更能體現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變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民族舞蹈和適合在當代教育中開展,能夠陶冶學生情操,緩解學習壓力,讓學生理解美的真正含義。
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很多外國文化流傳到中國,這對我國傳統傳承來說,提出了嚴重挑戰,這也體現出了在幼兒長開展民族舞蹈教育的重要性,通過民族舞蹈教育,讓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實現傳承。另外,在幼兒文化教育中,舞蹈教學也要和其它學科教學聯系在一起,舞蹈本身具有較強綜合性,而且與美術、書法等藝術在發展中一直存在某種聯系,所以,舞蹈教學在幼兒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更加被突顯出來,只要做好幼兒文化教育,才能實現舞蹈藝術有效傳承。
對于21世紀中國發展來說,承載了歷史很多積淀,在任何事物變化中都存在很多內在聯系,舞蹈教學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一定會不斷的傳承下去。但是從新世紀文化發展格局來看,傳統文化在傳承工程中必將受到一定影響,為此,我國幼兒文化教育也要學會審時度勢,利用嶄新的文化思想,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不影響傳統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實現文化思想創新發展。
對于中國民間藝術來說,是我國民間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體現出了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因此,在幼兒文化教育民族舞蹈教學中,首先要保證讓幼兒了解民族傳統文化特點,將民間舞蹈風格特征發揚出來,讓幼兒在教育過程中受到良好文化熏陶,同時具具備傳承我國傳統文化能力,從根本上了解傳統文化內涵,領悟傳統民族精神,在幼兒認知的敏感期中,便讓他們領悟傳統文化真正含義。
[1]吳萍萍.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6,(10):135.
[2]于麗萍.學科建設視野下的少數民族舞蹈文化教育傳承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136-138.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