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賢
初中生養成教育初探
李炳賢
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的枝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有良好的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教師需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 培養 習慣
“養成教育”,在初中生的學習過程中十分關鍵,它的實質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良好習慣的訓練,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養成教育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如培養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等等。在基礎教育的初中階段,把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扎扎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意義重大。
“嚴師出高徒”。一個班級的習慣的好壞,班主任起決定性的作用。俗話說:“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作為教師,特別是當代教師再難也要向“人師”努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產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師要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不應該只教書,當“教書匠”。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認真探索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的規律,把“教書育人”切實裝到心里,落實到行動上,自覺站在育人的高度進行教學。在向學生播撒知識種子的同時播撒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良種。現代的學生除應具有扎實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健康的體魄,一定的勞動技能外,尤其要具有文明的養成教育。初中正是人生觀,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教師的教態具有極強的示范性,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一舉手、一投足,無不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學生是老師的影子”,為人師表,以身立教可以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這是教師職業特點決定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自身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重要的勞動工具和勞動手段。教師要把學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本身就應該是這種人。
1.強調校規,制定班規,規范養成教育。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應從學生的認知情況出發,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向同學宣讀《初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學校的規范。并根據本班的特點,增補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聯系實際逐一進行認真的學習、討論。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常規養成教育時,注重讓學生明確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盡管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寄希望開學的第一周、第一個月的宣傳教育活動就一勞永逸,要建立長效機制促進養成教育,使學生熟悉校紀班規。多數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地由“他律”發展為“自律”。
2.運用激勵機制,深化養成教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復抓,抓反復。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不但要通過愛的甘泉去進行入腦入心的澆灌,通過榜樣、示范的力量去爭取,通過同齡效應去幫拉,還應運用一定的激勵去鼓起他們奮進的風帆。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采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制定評價制度,落實養成教育。制定評價制度對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起著重要的導向和監督作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制定“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制度,開展“爭當小明星”的活動。每日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天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每周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周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文明之星”“口語交際之星”、“守紀之星”等。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里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必要時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
抓好初中生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百益無害。我校的走讀生,一早到校后不會主動在座位讀書,也不會主動交作業,而是結伴玩耍,尤其個別學生不僅自己不讀反而影響其他同學,還有些學生上課不認真,喜歡講小話,今天忘記帶作業,明天又忘記帶教科書,后天又忘記帶餐具,開學不到三周,學生忘記帶這帶那的事情幾乎天天有,這都是一種壞習慣的養成,如不及時糾正便會越陷越深。抓好養成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使學生受益終生,同時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就是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說就變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跡,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時候形成的習慣所支撐的。某種習慣形成之日,也就是某種性格形成之時。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作者單位:湖南省寧鄉縣蓮花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