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璐璐
淺談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的地域性設計表達
馬璐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的地域性表達逐漸被人們忽視,特別是在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的地域性表達中存在很多問題,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應強調地方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結合,使得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作品具有濃厚的地域性特色,充分體現當地文化內涵。
城市 濱水景觀 地域性
隨著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趨同,以及對個性的抹殺,使景觀設計出現了“趨同化”的現象。許多地區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已慢慢消失,景觀設計忽略了地域性的表達,特別是城市濱水空間的景觀設計。好的城市濱水空間設計不僅能夠增加人們對城市的依賴感和歸屬感,還能使城市的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
1.1 相關概念。城市濱水空間是城市中陸域與水域相連的區域,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是對這一區域空間運用景觀美學和技術手段進行空間組織和設計。地域性是指與一個地區相聯系或有關的本性或特性。包括它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
1.2 地域性設計要素。濱水空間景觀的地域性設計要素,主要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其中,氣候、地形地貌、植被、本土材料、民俗文化和歷史文脈等尤其重要。地形地貌是景觀設計最基本的場地和基礎,是濱水空間景觀地域性設計的基本元素;植被是構成城市濱水空間景觀地域性要素中最富于變化的因素之一,合理搭配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不同的材料能體現不同地域的景觀特色,合理選擇和利用本土材料也是表達濱水空間景觀地域性的手段和方法;民俗文化和歷史文脈是一個地區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沉淀積累形成的,更具有地域特色。
在我國當前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的地域性表達中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2.1 沒有很好地對本地的植物加以利用。植物是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并且受氣候的影響很大,在不同的氣候條件影響下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和特征。然而在部分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中并沒有對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植物配置不合理。
2.2 沒有深層挖掘傳統文化與民俗風情。在當前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中不僅沒有對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加以發揮延續。導致我們在進行濱水空間景觀設計時很少考慮到民俗風情活動,這是對當地歷史的不尊重,使得本應該繼承發展的優秀傳統文化面臨威脅,景觀地域性逐漸消退。
2.3 沒有正確的選取本土材料。在一些城市濱水空間的景觀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缺少對本土材料的利用,一味的強調對新材料的利用和新技術技的融入,這既是對當地資源的浪費,又是對景觀設計地域性表達的忽略。
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應強調地方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結合。設計時不僅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因素,如氣候、地形地貌和植被等,還應融入本地的、民族的、具有民俗風情的和歷史遺留文化等要素,合理的利用當地材料和應用適宜的技術,使得城市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作品具有濃厚的地域性特色,充分體現當地文化內涵。
3.1 理解自然,尊重自然環境,注重本土。自然界,作為一個實體的物質空間,是我們景觀規劃設計另一個服務對象,它與人類的活動密切相關。土地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景觀設計與土地密不可分,地域性濱水空間景觀設計應在遵循和合理利用原有土地的基礎之上,安排布置其他景觀元素,并對其加以改造。
3.2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城市濱水空間設計地域性表達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滿足人們精神與物質需求。地域性濱水景觀設計是在發展中尋求傳統與現代的平衡,用以塑造滿足人們使用的景觀空間,最終達到自然與人文的雙重價值。濱水空間景觀地域性設計應在尊重傳統觀念文化的基礎之上,融入現代的元素。使人們在景觀空間中能感覺到現代生活的節奏,又能使人們對傳統有一定的回憶和認識,使設計出的景觀空間更加親切貼近人們的生活。
3.3 人性化設計。設計的最終目的歸結為一點是“為人的設計”,因此,在城市濱水景觀地域性設計中,設計的出發點要立足于認得生活行為并把握住度的衡量,通過設計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濱水空間,增強空間的活力。地域性濱水景觀設計基于場地,融于本土景觀,最終的目的是改善生活的空間。
3.4 傳統資源與新資源的利用和改造。城市濱水空間地域性景觀設計探尋的是以可利用的、現存的、便捷的、合理的要素來塑造景觀空間,達到視覺審美、空間使用、環境改善的目的。設計時對本土材料的選擇和利用是保持地域特色的重要因素,既可以節約成本,有能充分體現地域性。地域性濱水空間景觀設計不僅關注傳統的要素,同時,與現代材料的結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利用資源,能夠達到節約的目的,以此實現濱水空間可持續性發展。
[1]翟連峰.小城鎮建筑風貌的地域性表達研究——以渝東南地區為例[D].建筑設計及其理論,重慶大學,2011年
[2]張娜.試論中國文化與景觀設計[J].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
(作者單位:云南省昆明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