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華山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詹華山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行業在新形式下也發生這日新月異的變化,高職院校作為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的練兵場,教學模式也要不斷的進行完善,從而培養出專業技能更強、符合社會需求的的復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就當前形勢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的改革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啟發。
高職院校 景觀設計 教育教學
從本質上來講,高職院校的景觀設計專業的主要目標便是培養出更多的、善于實踐的技術型人才,以培養出更具藝術修養的環藝類設計人才為教育主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提倡以技能為基礎,以藝術引導為教學理念,擁有者更有特色的教學體系。但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市場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注重書本的教學、機械式的訓練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人才需求,教育方面也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有效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構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景觀設計教學當中,教學定位不清晰、課堂時長不足、開課時間過晚、教學內容設置過于簡單等問題普遍存在。在很多高職院校教學當中,其教學內容就是大學課程的“濃縮版”和“精簡版”,而且在實踐教學方面,實踐的時間也過少,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不高。
2.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多年來,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都已經習慣了以教材內容為主要學習目標的學習形式,在課堂上老師總是以“滿堂灌”的方式為主,用“題海”的方式讓學生不斷練習,形式過于單一。在考察學生學習成果的時候,也往往采用塊體考試作為學習成績的評定。
3.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一般來說,課本的內容更新速度是有限的,而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以書本為中心進行教學,其教授的內容覆蓋面過小,并且也普遍存在內容滯后的問題。甚至有些老師對于教授的內容千年不變,固守自封,讓教學的內容過于單一。
4.教學環境過于單一
就目前來說,很多高職院校的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主要都是集中于教師之內,在實踐方面的教學環境過于單一,并且學生通常都是在課堂中以聽為主,并沒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的機會。
在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教學中,其課堂內容的設置應以設計領域的發展為基礎,順應社會的需求,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義縣崗位的技能型人才,這也要求培養出的學生需要擁有叫較強的實踐能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是提高現有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之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縮短課堂教學與工作的距離。
1.減少“照本宣科”,更多“實例教學”
實際上,實例教學方法就是創設出帶著真實問題的情景,它可以不是一個大的綜合性的項目,是從與知識相關的小問題的,小案例中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獨立地理解,提高認識,鼓勵團隊合作,通過實例來更好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高職教師主要起到提出問題與做出結果評價的作用,并且也要做好指導以及幫助的工作,將解決問題的主動權放在學生受傷,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工作任務”串聯“實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景觀設計項目,以某種形式提出,讓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如果缺乏串聯,容易導致教學內容缺乏連續性,學生的綜合能力就不能得到良好的鍛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也倡導典型的工作任務的引入,通過嚴格的執行任務,讓學生在項目的不同階段有第一手的經驗,也通過過程的執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景觀設計工作過程。通過完成項目、串聯案例教學,努力使景觀設計理論知識可以串成線,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明確的理解和掌握、控制,然后付諸實踐,形成一個上升通道,不斷提高。
就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發展的方向來看,教學方式的改革已經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當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者必須予以重視,并不斷的更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素質更高的職業人才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1]丁海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112-115.
[2]彭曉丹.新形勢下關于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改革的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54-55.
[3]宋珊.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6,01:157-158.
(作者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