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要求”
會議部署了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重點工作,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經濟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控、產權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業供求關系、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2017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積極有效 穩健中性
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去產能 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去庫存 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
去杠桿 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
降成本 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補短板 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
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通過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加強財產權保護
抓緊編纂民法典
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
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
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
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穩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
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基礎設施 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醫療教育 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s等公共服務水平
養老改革 加快出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扶貧開發 把功夫用到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上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
細化和落實承包土地“三權分置”辦法
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等改革試點
改革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提高供給質量,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發揚“工匠精神”
增強產品競爭力
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實現關鍵性突破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總體戰略: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
繼續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三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