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會學
馬忠生:馳騁煤海鋼鐵漢
◎文/樊會學
他叫馬忠生,是鐵法能源鐵煤集團大興礦綜掘二隊隊長。
1983年1月,他抱著用行動證明采煤同樣有出息、煤礦工人同樣有作為的想法來到煤礦。他時刻提醒自己:“龍馬自有千里志,不待揚鞭自奮蹄。”“帶兵”20多年,他馬不停蹄,攻堅克難,屢創佳績,即使患了“不治之癥”,也不肯離開井下,仍以“鐵人”般的意志摸爬滾打在掘進一線,先后榮獲鐵煤集團、鐵嶺市、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感動中國‘十大杰出礦工’”等稱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他用模范共產黨員無堅不摧的品行,堅守了那份初心。
有人說,馬忠生身上有著一絲不茍的作風,這一點兒也不溢美。2014年3月份,他率隊在北二902運順掘進,由于工作面臨近采空區,應力集中,巷道動壓大。為保證頂板安全,他多次與技術人員現場研究解決辦法。憑著多年的經驗,他果斷采用28.6毫米大直徑錨索支護,增大了支護強度,解決了打幫頂、過舊巷等難題。施工過程中,他叮囑大伙兒嚴格按設計施工,還跟著驗收員一米一米地檢查驗收工程質量,發現不合格的,不僅推倒重來,還不給工分。在他的“監工”下,誰也不敢有半點含糊,最終提前8天完成施工任務,實現了一次成巷,創出了單面日進尺15米的建礦最高紀錄。據統計,他帶領的掘進進尺已累計突破10萬米,不僅實現了安全生產,工程質量還達到優良品。
有人說,馬忠生身上有著頑強不屈的意志,這一點兒也不夸張。2007年,他被確診患上強直肥大性脊柱炎。為能夠照常下井,他把診斷書鎖在辦公室抽屜里。后來,腰椎骨第二到第五節嚴重變形,但他小痛不作聲、大痛不呻吟。為減輕病痛,他托人在沈陽買了內服藥和外用藥。每天堅持吃藥,后背貼滿膏藥。為防止井下煤塵侵入,他上班前在后背蒙上一層塑料薄膜,用膠布封嚴。病情發作實在受不了時,就用自己發明的“棒擊療法”——在井下用鍬把、在家中用搟面杖使勁往身上打,以此轉移注意力;“揮汗療法”——和工人一樣干活,一干上活兒啥都忘個一干二凈。前不久,他又患上了滑膜炎,走路針扎般疼痛。大夫建議他少運動,可他每天吃點藥,泡泡熱水澡緩解癥狀,仍堅持天天下井。他工作30多年,每年下井都達400多次,在井下累計走了10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兩圈半。
有人說,馬忠生身上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一點兒也不虛假。他的病情引起各級領導關注,都勸他離開井下,每次都被他婉言拒絕。公司組織先進人物到興城療養,點名讓他去,但他到療養院后,當天晚上還好,第二天就心不在焉了,像丟了魂似的,急得滿嘴是泡。第三天,他委托療友請假,天還沒亮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回來后,他連家都沒進就下井了,當領導問起時,他卻說是療養院同意的。后來,療養院發來通知單,領導才知道實情,把他好一頓埋怨。公司領導曾表示,請最好的專家、用最好的藥品、挑最好的病房,一定要治好他的病。公司總醫院通知他做好準備,以便預約沈陽醫大專家。可是,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直拖到現在。不僅如此,父親腦血栓到沈陽診治,他都沒能陪著去;妻子左臂骨折住院,他也沒在身邊守候;親友的大事小情,他更是很少參加,一心撲在工作上。回想起來,他也感到很愧疚。2016年,已經52歲的他符合了公司內部提前退養條件,家人勸他,朋友建議他,但一想起組織上的關心,自己還能發揮余熱,應該戰斗到底,他便毅然留在了井下。用他的話說:“我這個人閑不住,雖然身上有的零件已經不轉了,但只要一天不趴下,我就在井下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