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談話對今天遼寧的指導意義
25年前的那個春天,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解決了人們心中的困惑,堅定了大家的信心,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開啟了新的時代;25年后的今天,在遼寧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和政治生態遭受極大破壞的困難面前,在振興發展滾石上山、爬坡過坎,凈化修復政治生態的關鍵時期,重溫小平同志的南方談話,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對遼寧扎實推進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發展才是硬道理,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必須用發展去解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堅定不移地預防和懲治腐敗,反腐敗對經濟發展有利無害;經濟增長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和黨的建設要協調發展……
25年前的南方談話回答了當前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意義深遠。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首先需要的是堅定信心。
當年,小平同志指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基本路線”,而且“要管一百年”。今天,遼寧振興發展雖面臨諸多困難,但只要堅定信心,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將迎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小平同志講: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決不能掉以輕心。他鼓勵大膽嘗試: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業。
改革發展與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會一蹴而就,必須勇于探索,大膽嘗試,敢于擔當。
南方談話的精髓,就是既要堅持解放思想,又要實事求是。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和新創造。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遼寧振興發展面臨困難,全省上下須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開拓進取,在創新中實現歷史的新跨越。
目前,遼寧正經歷嚴冬,但冬天往往醞釀著生機。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本欄編輯/牛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