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首都體育學院北京100191)
第26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比賽對手犯規特征對比研究
□孫元(首都體育學院北京100191)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數理統計法研究第26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國外4支球隊的比賽,中國隊犯規所發生的區域、犯規所發生的人員以及犯規所發生的性質作出比較和分析。反映出犯規的時間上,中國隊主要集中在3、4兩節,國外球隊的犯規重要集中在1、2兩節。犯規的區域上,中國隊主要集中在籃下,而國外的球隊則有全場擴大的趨勢。
犯規時間犯規區域犯規人員犯規性質
1.1、研究對象
第26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菲律賓、阿聯酋、韓國、約旦的四場比賽。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宿州學院圖書館搜集相關文獻資料,通過在圖書館上CNKI查閱大量國內、外有關籃球犯規方面的學術論文,并對比賽規則做了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從眾多的相關資料中選擇了20余篇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專著或文章,為本研究的開展、分析與討論奠定了理論基礎。
(2)錄像分析法。
中國隊與國外4支球隊的比賽實況錄像進行反復觀看,采用了慢放、定格、和重放地方法對有關指標進行了技術統計。
(3)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1.5和Excel軟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頻數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等統計學分析。
2.1、中外男子籃球隊犯規次數特征比較分析
在籃球比賽中犯規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如果一個球隊沒有控制犯規的能力,毫無節制的犯規,在規則范圍內合理有效的犯規會對比賽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往往比賽的激烈程度越大則隊員的犯規次數會越多。運動員的個人犯規次數則不同,可以想象,一名主力隊員在犯規達到3次,甚至4次的情況下,其攻防能力就會大打折扣,也會影響整個球隊的實力。
結果顯示(表1),從全場比賽全隊犯規的中次數上看,中國隊與國外球隊差異不大。而從個別場次上看,如中國隊對菲律賓隊、韓國隊、約旦隊。犯規次數明顯少于對方。從主力和替補隊員犯規次數上看,顯示出了3個明顯的特征:(1)中國隊主力隊員的犯規次數明顯少于國外球隊主力隊員的犯規次數;(2)中國隊替補隊員的犯規次數明顯多于國外球隊替補隊員的犯規次數;(3)中國隊替補隊員的犯規次數高于主力隊員的犯規次數,而國外球隊替補隊員的犯規次數要少于主力隊員的犯規次數。

表1 第29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犯規性質特征統計一覽表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隊犯規次數主要集中在替補隊員身上,而國外隊員犯規次數主要集中在主力隊員身上。從中反映出中國隊主力隊員在比賽中負擔比較輕,隊犯規的控制能力較好。而替補隊員由于上場時間以及自身的技術等原因。造成中國隊上場隊員與國外球隊上場隊員的犯規次數有著較大的差異。很明顯中國隊主力隊員犯規次數較少,不但不影響個人在比賽中的對抗能力,而且還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中國隊的整體實力。
2.2中、外男子籃球隊犯規區域特征的比較分析
在四場比賽中防守犯規(150)占總犯規次數(158)的94%,通過隊防守犯規區域的統計,可以反映出不同區域對抗的激烈程度,也可以反映出個隊不同的防守重點、趨向和防守理念。為了能較清楚的顯示出各隊在不同區域的犯規次數特征,將場地分為六個區域,也就是籃球裁判所熟知的1區到6區。如結果顯示(表2):在158次的犯規中,一區犯規總數為1,占1%;二區犯規總數為21,占13%;三區犯規總數為14,占9%;四區犯規次數為12,占8%;五區犯規次數為97,占61%;六區犯規次數為13,占8%。顯示出比賽越接近籃下對抗程度就越高,比賽也越激烈。各隊的犯規次數特征也符合這個規律。

表2 第29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犯規性質特征統計一覽表
通過以上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中國隊隊員在籃下五區犯規次數明顯少于國外球隊隊員,而在其它的幾個區域犯規次數稍微多于國外的球隊。反映出中國隊和國外的防守重心主要集中與籃下。由于防守范圍小,外線防守松,因此,給內線造成的負擔過重。
防守的重點也由籃下向外擴展,很多優秀的球隊在球權轉換的同時,不是退(防),而是上(逼防),顯示出防守中帶有強大攻擊性的特點,他們把爭奪球權的重點從籃下逐漸向全場的范圍擴散,從而有效緩解了籃下的壓力。
不同位置、地點的犯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下一但犯規,常常伴隨著既得分、又罰籃,要比外線付出更高的代價。因此,想要緩解籃下的壓力就必須加強外線的防守,提高外線的對抗強度。在球還沒有傳到籃下,甚至還沒有進入到前場時就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守,這是現代防守意識必不可少的類容,也是現代防守發展的必然趨勢。
2.3、中、外男子籃球隊犯規性質特征的比較
通過對犯規性質的分析,可以反映出一名球員的犯規意識和在運用技、戰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依據規則,將主要犯規形式分為7種,并將每一場比賽中的每一次犯規根據裁判員的判罰進行了統計(表3),結果顯示,中、外男子籃球隊在拉人犯規上面不存在較大的差異,而在打手、推人犯規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表3 第29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對手犯規性質特征統計一覽表
國外球隊在打手犯規方面明顯多于中國球隊,在亞洲由于中國長期霸主地位,水平也比其他球隊的要高,所以國外球隊往往在防守中腳步跟不上中國球隊,失去了位置而不得已去打手、拉人。在撞人犯規上,一方面反映出中國隊隊員在合理利用技術上存在這問題;在比賽中制造對手犯規從而取得有效的得分,也會對比賽產生重要的影響。
(1)從犯規次數上看,中國隊主力隊員犯規次數比國外主力隊員犯規次數要少,這是中國隊此次亞錦賽全勝的原因之一;
(2)從犯規區域特征上來看中國隊和國外的球隊主要集中在籃下,體現出整個亞洲球隊防守外線的實力較弱;
(3)從犯規性質上來看,出現很多不應該的犯規動作顯示出我國運動員在技術運用和身體的合理運用方面以及控制犯規的能力、包括犯規意識以及制造犯規等方面要低于亞洲的國外球隊。不合理的犯規往往是導致比賽走向的因素,對于犯規的控制就相當于對于比賽的控制。
[1]董倫紅.從28屆奧運會評析看世界男籃強隊進攻特點[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1).
[2]張軍.從籃球規則的演變看籃球技、戰術的發展[J].湖北體育科技,2006,25(1).
[3]褚翔,張華江.論籃球比賽中攻擊性犯規行為的防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4).
[4]楊建軍.對第15屆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世界強隊進攻質量的對比研究[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7.
[5]王作燦.中國男子籃球隊運動員攻擊意識的文化學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1).
[6]李實,康菲,王俊智.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與世界強隊的身體對抗分析[J].體育學刊,2005,12(4).
[7]張聚民.第15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外男子籃球隊犯規特征的比較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3).
[8]李可可,葛耀,施鮮麗等.2005-2006賽季CBA參賽隊攻防能力分析[J].體育學刊,2007,14(2).
[9]中國籃球協會審定:籃球規則[M].北京:光明時報出版社, 2004.
G811
:A
:1006-8902-2017-(01)-ZQ
孫元(1990-),男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單位:首都體育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院籃球訓練理論與實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