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玉金++王趙童

摘 要 調查發現,在青年階段的大學生中,微信的使用比率居高不下。然而,微信對大學生來說,不僅有拓寬交友渠道,維護人際關系、便捷獲取信息、便捷消費和低成本創業等優點,還可能會產生過度依賴,影響現實社交、不良信息帶來的人格誤導、從眾心理,浪費時間等消極影響。文章以新疆大學生為例展開調查,經調查分析后,對高校、大學生及有關主管部門和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微信;大學生;影響;建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2-0028-02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通過網絡快速發送文字、語音等,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朋友圈”“公眾平臺”等服務插件。
根據騰訊發布的2015年微信使用用戶數據報告[1],稱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 000個,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微信到底對新疆的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哪些影響呢?基于此課題組在新疆的幾大高校做了數據調查與分析。
1 研究方法與目標
本調研小組向不同大學的同學們發放了共1 000份調查問卷,在分發問卷時考慮到了性別比例、族別比例以及學科性質的比例,在將回收的問卷錄入統計后,有效問卷數據共計931份。由于調查范圍廣泛、調查樣本豐富,所以結果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實際意義。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口頭訪談等方式了解大學生對微信各功能、服務的看法和使用情況,分析微信對大學生行為產生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并就如何使負面作用盡量減少且正確積極的信息更加有效的傳遞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
2 微信對大學生行為的積極影響
1)拓寬交友渠道,維護人際關系。據圖1顯示,大學生在使用微信時最常使用的功能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分別為建立、維護人際關系和刷朋友圈,選項占比分別為56.1%和49.9%。而與朋友圈相關的行為,不管是發朋友圈、點贊還是評論,也都含有維護人際關系的意義。
毋庸置疑,微信作為一款手機社交軟件,它在使用中有著很強的便捷性和及時性,也對大學生的社交行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雖然在調查中也有對我們表示“微信對他沒有產生任何影響”的同學,但在1 000名同學的調查樣本中,也只有少之又少的幾位同學。據調查數據圖2顯示,有64.9%的同學認為,使用微信對其產生的最大影響就是社交
方面。
2)微信內容豐富,便捷獲取信息。調查結果圖1顯示,大學生在使用微信時最常使用的功能的第二名是獲取信息,選項占比為53.4%。微信通過網絡可以快速發送文字、音頻、視頻等各種信息,而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等功能也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提供著大量信息,這使得大學生們坐在家中就可以尋找到大量的有關兼職、考研、演出、商品促銷等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訂閱相關服務或公眾號。
3)提供了便捷的消費平臺和低成本的創業渠道。許多商家看中了微信的傳播效果,紛紛利用微信這個平臺來打廣告、做營銷,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同學看中了朋友圈這個無房租、低成本、低風險的平臺,在大學生活中自己創業做起了“微商”,于是微信上各種內容各種形式的廣告日漸增多,同時也給大學生們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便捷的消費平臺和低成本的創業渠道。
3 微信對大學生行為的消極影響
1)過分依賴,影響現實社交。在回收的931份有效問卷中,有51.24%的477位同學表示在微信上的交流比與朋友在現實生活中的交流更多,這個數字剛剛超過半數,并不占絕對優勢,還有33.62%的同學在微信上的交流與現實中是差不多的,以及14.82%的同學在微信上的交流多于現實中的交流。
過分依賴微信,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的同學,會頻繁的掏出手機打開微信,即使沒有新的信息,也要打開朋友圈頁面刷上幾下,更為嚴重的同學,在微信上可以和別人從容的交流,但到了現實生活中,他們卻無法做到這一點。隨著網絡的發展和各種類型社交軟件的面世,部分同學走向了極端,成為被親近的人所擔心的“網絡中的社交高手,現實中的社交低能兒”。
2)信息繁雜,良莠不齊。微信上內容豐富,大學生們可以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微信的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但它的“監控”與“把關”功能卻十分不完善,如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甚至是一些被認證了的官方媒體公眾號上,有一些包含謠言的文章被堂而皇之的發布出來,更有甚者,模仿名人或機構向用戶騙取信息和錢財。
某些破壞分子也會通過微信向信息接受者傳播暴力恐怖音像視頻,嚴重影響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3)從眾心理,浪費時間。誠然,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率很高,但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同學是“被迫”使用微信的,原因不外乎:班群(學生會、社團)用微信通知事情,只能注冊一個加入;新老朋友見面都互相要微信號,只能申請一個。也有部分同學對微信是“深惡痛絕”,因為覺得微信像個“催債鬼”,覺得微信一響就是通知有新的事情要做。
根據調查,新疆大學生最常使用微信的時間段是臨睡前,有近73%的676名同學選擇了這個選項。眾所周知,睡前玩手機對人的視力、智力、皮膚、頸椎、生物鐘等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而這樣的微信使用習慣很難不影響到大學生們白天的學習生活和作息習慣。尤其是在強調活力的現代社會,因熬夜、失眠而導致白天昏昏沉沉、精神匱乏,進而產生更嚴重后果的已是數不勝數。
4 新疆大學生使用微信的策略建議
1)對新疆高校的建議。高校方面也應該利用微信的優勢,發揮微信平臺的作用,在提升大學生們網絡素養,引導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建立起大學生們關于學校的意見反饋制度,方便校方與同學們間的交流。
2)對新疆大學生的建議。微信,使溝通感情、獲取信息、塑造形象等過程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微信在促進同學們網上交流的同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學們過于依賴微信,從而造成實際社交中缺乏溝通能力的問題,合理控制自我,合理使用微信,合理安排時間,網絡只是途徑、微信只是手段,隔著屏幕的自信優雅遠比不上現實生活中的從容淡定。可以通過微信認識新朋友、聯系老朋友,卻不可忽視與朋友們的現實交往。
3)對相關主管部門和微信公眾號運營者的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應建立完善關于利用微信傳播違法有害信息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微信內容的監督體制。對微信上那些被頻繁舉報但用處不大的謠言文章和違法信息的發布者,應迅速刪除其文章,縮小影響范圍,按規定對發布者進行處罰。
對于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應關注所推送文章的內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標題公關”“營銷方式”等,標題可以有噱頭,但一味地做“標題黨”只會失去口碑,然后失去用戶。
不論是企業的公眾賬號還是用戶的個人賬號,都可以用一個正確的態度、合理的方式來使用微信,傳播有能量、有營養、有特色的新疆內容。讓微信能夠在弘揚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塑造新疆形象等方面產生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2015年微信用戶數據報告-騰訊權威發布[EB/OL].[2015-07-08].http://www.zhgov.com/webnews/267.html.
[2]徐靜.微信對大學生社交的影響[J].網絡時代,2013:39-40.
[3]金小方.微信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影響的調查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14,31(3):100-104.
[4]付平,孟薇.大學生微信用戶信息分享行為以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信息資源管理學報,2015(4):105-111.
[5]吳紅燕.大學生微信使用現況及其影響分析[D].寧夏:寧夏醫科大學,201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