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譯彬++孟康?オ?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本文從簡述四川省城市市政道路發展現狀,淺析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四川省在城市市政道路發展方面尚且存在的問題,并做到有的放矢、提出了有助于其未來興盛的建議。
關鍵詞:四川;市政道路;問題;建議
1背景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正逐步漸變為以工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第三產業)等非農業為主的現代城市型社會。為了更好完善這一轉變,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在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而大型城市人口過于集中,這樣直接面臨考驗的就是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市政道路。因此,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成長時,不得不重視城市基礎建設。
四川省地處中國西南腹地,是中國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是我國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作為西部大省,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如何完善城市基礎建設,加強市政道路管理有著重要意義。
2四川省城市市政道路發展現狀
城市市政道路是物質流動和人們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根本建設,是聯接城市各個功能分區和對外交通的紐帶[1]。針對四川省的市政道路調查了解發現:
(1)城市市政道路建設速度和人們生活需求之間矛盾日漸明顯。
目前四川省正處在城市化建設高速發展時期,城市人口密度高、數量大,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隨著四川省基礎建設的加快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將要吸納大量的農村人口在城市里居住,城市機動車輛數量增長過快,道路交通不堪重負。城市道路除了承擔很大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交通負荷之外,還要承擔步行交通的壓力。城市將面臨人口和車快速增長的雙重壓力,城市道路建設的速度和人們生活需求之間矛盾日漸凸顯。
(2)四川省各城市間市政道路發展程度不均衡。
四川省各城市間市政道路設施發展程度不均衡。大城市由于科技、經濟、技術發展的速度突飛猛進,其城市市政道路設施發展水平遠遠高于全省城市道路發展的水平,中等城市基本同全省城市道路發展水平保持一致,而小城市道路設施建設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如成都市與阿壩州的城市市政道路水平發展就存在明顯的差距。
(3)城市市政道路規劃不合理。
①道路結構不合理,功能混亂。
在四川省很多城市建設中,道路結構不合理,功能混亂。例如,城市大型公共建筑會引誘了大量車流、物流、人流,致使沿其建設的城市道路成了各種服務業、零售商業的聚集地。這樣,城市道路不但要承擔交通運輸功能,而且還需要承擔大量的城市生活功能。其結果不但使整個道路系統的運行效率受到了嚴重影響,而且還使城市道路使用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大大降低了。
②城市市政道路規劃缺乏長期性。
一個城市的發展結構、形態基本上均是由歷史形成的,舊的道路規劃對現在的城市的發展具有非常大影響。很多城市在進行城市道路規劃設計的時候,只從眼前情況出發,缺乏長期性,對于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預防性的考慮,以致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同時在城市道路的發展上沒有考慮配套措施,如城市雨天排水不暢,道路經常維修卻沒有得到改善。
(4)道路承載力不足,未達到使用年限。
最近幾年來,由于城市機動車輛數量增長過快,道路交通不堪重負。一方面,生活中的部分超載情況對城市道路承載力具有一定影響。雖然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安全系數較高,部分超載不一定直接對城市市政道路造成破壞,但它卻大大加速了城市市政道路的損壞。另一方面,對城市道路不及時的養護和維修也是導致道路提前破壞達不到使用年限的重要原因。
3對四川省城市市政道路發展的建議
(1)充分考慮人們生活需求。
市政道路規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城市道路是服務于人們生活,應該保證人們出入的便利、安全、舒暢,根據人們需要進行城市道路建設。當然,在城市道路建設中不應只考慮大多數人群的需要,更應考慮到弱勢群體的特殊原因的需求。所以在城市道路建設中更應考慮弱勢群體特殊的需求,結合發展需要進行市政道路建設。
(2)優化投資結構解決區域差別化對待。
四川省各城市間城市道路發展狀況是不平衡的。為了使各城市的市政道路的均衡發展,各政府部門應優化投資結構,明確道路建設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投資有所傾斜,促進城市項目發展。在資金使用上應該偏重于道路維護,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率。
(3)道路規劃明確道路功能。
在市政道路規劃時,應該根據建設地方的周圍環境、地形地質和行人及車輛的多少來設計。比如在大型公共建筑旁建設道路,應充分考慮大型公共建筑對商業、服務業的影響,明確道路交通功能,以及加強配套措施建設。盡量在提供城市休閑娛樂服務的同時,還明確了城市道路的功能,提高了城市道路的安全性 。 (4)規劃設計具有長期性。
四川省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城市發展較快,日新月異,市政道路的規劃設計必須擁有長遠的遠光和考慮,市政道路系統必須具有更新能力,能夠隨著城市的拓展和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城市中心山于已經成形,很難有較大變化,郊區等周邊地區必須留有足夠調整改變的空間,以備以后城市拓展之需要。道路規劃時應該充分考慮到未來城市可能遭遇到的各種情況,比如高鐵站的建設,應該充分考慮這一需要。
(5)加強道路養護、維修
根據城市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應采用不同的養護和維修對策,建立一個全面完善的城市市政道路維護系統。當城市市政道路結構性能良好破壞不太嚴重時,可以采取預防性養護,當城市市政道路破壞嚴重和結構強度不足時,我們就需要重新罩面或補強。只有認識到在不同的城市市政道路性能期需及時應用不同的維護措施,這樣的城市市政道路維護策略才會有效。
4總結
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非城市建設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轉變帶來了城市發展空間的變化與拓展,促使城市人口增加[2]。從而出現了一系列城市道路發展的問題:與人們生活需求之間矛盾日漸明顯、各城市間市政道路發展水平不平衡、城市市政道路規劃不合理、道路承載力不足,未達到使用年限等。基于此針對性地提出了有助于其未來發展的建議,從而促進城市市政道路發展,更好地為我國新型城鎮話建設工作做出貢獻。
基金項目:西華大學2016年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基于ANP城市基礎設施(市政道路)承載力評價體系研究——以成都市為例”,項目編號:ycjj2016108。
[參考文獻]
[1] 韓瑞.淺談城市道路發展現狀與趨勢[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22).
[2] 崔麗娜. 我國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發展現狀及問題初探[J].城鄉治理與規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4.09.13.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工程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